教學活動人化回歸的現(xiàn)實挑戰(zhàn)與實現(xiàn)方式
發(fā)布時間:2021-09-01 12:31
作為充滿人性的人類實踐活動,教學活動在現(xiàn)實中出現(xiàn)人性缺失,導致人的片面發(fā)展甚至異化發(fā)展。這迫切需要教學活動從"物性"回歸"人性",從片面地遵循人性回歸完整地依于人性,從而促進人的完整性生成。強勢的社會需求與觀念和偏離人性的教學認識使得教學活動人化回歸面臨巨大的現(xiàn)實挑戰(zhàn)。教學活動人化回歸的理論取向是:在立場上依于人類本性而促進人的完整性生成,在方向上利用人類本性中生物性和文化性之間的統(tǒng)一和矛盾,分別引導人的完整性生成和激發(fā)人化回歸的教學動力?剂拷虒W活動的現(xiàn)實合理性,在方法論層面引導教學活動人化回歸的實踐方式可以是:貼近教學活動的人性本質、弱化教學活動人化回歸的外來干擾,利用教學活動的操作定義、構建教學活動人化回歸的變革路徑,結合教學活動的復雜境遇、提升教學活動人化回歸的有效程度,從而依于人類本性促進深度的教學創(chuàng)新。
【文章來源】:教育研究與實驗. 201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教學活動人化回歸的現(xiàn)實挑戰(zhàn)
(一) 強勢的社會需求與觀念侵蝕著教學活動人化回歸的實踐根基
(二) 偏離人性的教學認識弱化了教學活動人化回歸的理論指導
二、教學活動人化回歸的理論取向
(一) 回歸的立場是依于人類本性而促進人的完整性生成
(二) 回歸的方向是利用人類本性中生物性和文化性之間的統(tǒng)一和矛盾
三、引導教學活動人化回歸的實踐方式
(一) 貼近教學活動的人性本質, 弱化教學活動人化回歸的外來干擾
(二) 利用教學活動的操作定義, 構建教學活動人化回歸的變革路徑
(三) 結合教學活動的復雜境遇, 提升教學活動人化回歸的有效程度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教育究竟是什么——教育與社會的關系再審思[J]. 吳康寧. 教育研究. 2016(08)
[2]追尋人類本性的“類哲學”[J]. 胡海波.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1998(01)
本文編號:3376985
【文章來源】:教育研究與實驗. 2018,(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教學活動人化回歸的現(xiàn)實挑戰(zhàn)
(一) 強勢的社會需求與觀念侵蝕著教學活動人化回歸的實踐根基
(二) 偏離人性的教學認識弱化了教學活動人化回歸的理論指導
二、教學活動人化回歸的理論取向
(一) 回歸的立場是依于人類本性而促進人的完整性生成
(二) 回歸的方向是利用人類本性中生物性和文化性之間的統(tǒng)一和矛盾
三、引導教學活動人化回歸的實踐方式
(一) 貼近教學活動的人性本質, 弱化教學活動人化回歸的外來干擾
(二) 利用教學活動的操作定義, 構建教學活動人化回歸的變革路徑
(三) 結合教學活動的復雜境遇, 提升教學活動人化回歸的有效程度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教育究竟是什么——教育與社會的關系再審思[J]. 吳康寧. 教育研究. 2016(08)
[2]追尋人類本性的“類哲學”[J]. 胡海波.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1998(01)
本文編號:337698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376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