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CL的學習活動設計與實施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BCL的學習活動設計與實施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在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之下,新技術為教育領域創(chuàng)造了新的機遇,帶來了新型的學習方式,推動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在這樣一個網絡普及的時代里,從網上學習(E-Learning)到混合式學習(Blended Learning),從面對面的協(xié)作學習(F2FCL)到計算機支持的協(xié)作學習(CSCL),個體的學習方式也隨之發(fā)生改變,以適應學習的新環(huán)境;旌鲜綄W習的思想因傳統(tǒng)課堂學習和網上學習具有各自的優(yōu)勢而產生并被廣泛應用于教育中,混合式協(xié)作學習(Blend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簡稱BCL)是受混合式學習的啟發(fā)而誕生的一種新的協(xié)作學習的方式,它是利用“混合式學習”的思想將面對面的協(xié)作學習和計算機支持的協(xié)作學習這兩種協(xié)作學習的方式進行結合;旌鲜絽f(xié)作學習注重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并重,注重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境與網絡教學環(huán)境的互補,注重學習共同體和多種學習要素的有效利用,以促進學習績效最優(yōu)化為最終目的。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內容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提出的。本文的研究重點和研究關鍵是該如何設計混合式協(xié)作學習中的學習活動。 本論文主要分為六個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論述了研究背景、與混合式協(xié)作學習相關內容的研究現(xiàn)狀、研究的目的與意義以及內容與方法。本文運用了文獻法、實驗研究法、調查法、訪談法等研究方法,以研究如何設計科學有效的基于BCL的學習活動。 第二部分主要論述基于BCL的學習活動概念界定以及其優(yōu)勢與特點。通過對混合式協(xié)作學習的相關文獻進行的理論研究,對混合式協(xié)作學習、學習活動以及基于BCL的學習活動的概念進行了界定,明確了基于BCL的學習活動的構成要素有學習主體、教師、活動任務、活動規(guī)則、活動組織形式、活動成果、活動評價、活動環(huán)境等,充分考慮并利用傳統(tǒng)課堂環(huán)境與網絡學習環(huán)境的優(yōu)勢是設計好學習活動的關鍵。 第三部分主要論述基于BCL的學習活動的理論基礎。混合式協(xié)作學習是以活動理論、以學習活動為中心的教學設計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動機理論和群體動力學為理論基礎,闡述了每個理論的主要內容以及該理論對設計基于BCL的學習活動所存在的影響。 第四部分主要論述基于BCL的學習活動設計。學習活動設計的主要內容是活動任務、活動流程、活動規(guī)則、活動評價這四個方面,圍繞這四個主要內容,遵循一定的設計原則,依據(jù)已有的學習活動設計框架、混合式學習模式、協(xié)作學習模式和混合式協(xié)作學習模式,歸納總結出基于BCL的學習活動設計框架,并對設計框架的每個內容進行了詳細的解釋說明。 第五部分主要論述基于BCL的學習活動的實施。根據(jù)基于BCL的學習活動設計框架對該課程的協(xié)作學習活動進行了具體設計,以《多媒體技術》課程為例,在具體課程中進行了設計方案的實施,以驗證其適用性和有效性。通過對實施效果的檢驗,結果表明基于BCL的學習活動設計框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開展混合式協(xié)作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能力,學習積極性,混合式協(xié)作學習適合在教學過程中推廣。 第六部分主要論述研究總結以及所存在的不足之處。對論文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之處進行了總結,為后續(xù)研究提供了理論與實踐基礎。
【關鍵詞】:混合式協(xié)作學習 學習活動 協(xié)作學習 設計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434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12
- 圖目錄12-13
- 表目錄13-14
- 1 前言14-28
- 1.1 研究背景與問題的提出14-17
- 1.1.1 研究背景14-16
- 1.1.1.1 從網上學習到混合式學習14-15
- 1.1.1.2 從面對面的協(xié)作學習到計算機支持的協(xié)作學習15-16
- 1.1.2 問題的提出16-17
- 1.1.2.1 教學模式的改革16
- 1.1.2.2 教學現(xiàn)狀16-17
- 1.2 國內外研究綜述17-26
- 1.2.1 國內外關于協(xié)作學習的研究17-21
- 1.2.1.1 對協(xié)作學習定義的研究17-18
- 1.2.1.2 對協(xié)作學習的理論基礎研究18-19
- 1.2.1.3 對協(xié)作學習模式的研究19-21
- 1.2.1.4 對協(xié)作學習活動設計的研究21
- 1.2.2 國內外關于混合式學習的研究21-24
- 1.2.2.1 對混合式學習定義的研究21-23
- 1.2.2.2 對混合式學習模式與實踐的研究23-24
- 1.2.3 國內外關于混合式協(xié)作學習的研究24-26
- 1.3 研究目的與意義26
- 1.3.1 研究目的26
- 1.3.2 研究意義26
- 1.3.2.1 理論意義26
- 1.3.2.2 實踐意義26
- 1.4 研究內容與方法26-28
- 1.4.1 研究內容26-27
- 1.4.2 研究方法27-28
- 2 基于BCL的學習活動基本概述28-32
- 2.1 基于BCL的學習活動概念界定28-30
- 2.1.1 混合式協(xié)作學習(Blend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28
- 2.1.2 學習活動28-29
- 2.1.3 基于BCL的學習活動概念界定和構成要素29-30
- 2.1.3.1 基于BCL的學習活動的概念界定29
- 2.1.3.2 基于BCL的學習活動的構成要素29-30
- 2.2 基于BCL的學習活動的優(yōu)勢及特點30-32
- 2.2.1 交互方式的互補31
- 2.2.2 學習環(huán)境的融合31-32
- 3 基于BCL的學習活動的理論基礎32-37
- 3.1 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32-33
- 3.2 以學習活動為中心的教學設計理論33
- 3.3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33-34
- 3.4 學習動機理論34-35
- 3.5 群體動力學(Group Dynamic S)35-37
- 4 基于BCL的學習活動設計37-51
- 4.1 學習活動設計的主要內容37-38
- 4.1.1 活動任務或主題設計37-38
- 4.1.2 活動基本流程和步驟38
- 4.1.3 活動監(jiān)管規(guī)則38
- 4.1.4 活動評價規(guī)則38
- 4.2 基于BCL的學習活動設計原則38-40
- 4.2.1 混合性原則39
- 4.2.2 “雙主”原則39
- 4.2.3 學習目標導向原則39-40
- 4.3 基于BCL的學習活動的前端分析40-44
- 4.3.1 學習者個體特征分析40-41
- 4.3.2 學習對象分析41-43
- 4.3.3 BCL的環(huán)境分析43
- 4.3.3.1 課堂學習環(huán)境分析43
- 4.3.3.2 網絡學習環(huán)境分析43
- 4.3.4 學習活動小組組織策略43-44
- 4.4 基于BCL的學習活動設計框架44-51
- 4.4.1 課堂協(xié)作活動與網絡協(xié)作活動設計45-49
- 4.4.1.1 課堂協(xié)作活動設計45-46
- 4.4.1.2 網絡協(xié)作活動設計46-47
- 4.4.1.3 混合式協(xié)作活動設計47-49
- 4.4.2 活動評價49
- 4.4.3 活動成果分享49-50
- 4.4.4 課程總結性評價50-51
- 5 基于BCL的學習活動的實施51-79
- 5.1 實施對象分析51-53
- 5.2 《多媒體技術》課程分析53-54
- 5.3 課程實施環(huán)境分析54-55
- 5.3.1 多媒體教室54
- 5.3.2 實驗專用機房54-55
- 5.3.3 網絡學習平臺環(huán)境55
- 5.4 課程協(xié)作學習小組組織55-56
- 5.5 基于BCL的學習活動的實施56-67
- 5.5.1 課程第二章-“多媒體計算機系統(tǒng)”的具體實施56-62
- 5.5.1.1 課程第二章教學目標分析56-58
- 5.5.1.2 課程第二章的混合式協(xié)作學習活動58-62
- 5.5.2 課程第四章-“音頻媒體及應用”的具體實施62-67
- 5.5.2.1 課程第四章教學目標分析62-63
- 5.5.2.2 課程第四章的混合式協(xié)作學習活動63-67
- 5.6 實施效果檢驗67-79
- 5.6.1 課程后測問卷調查及結果分析67-76
- 5.6.1.1 課程后測問卷組成67-68
- 5.6.1.2 樣本采集68
- 5.6.1.3 調查的基本結果68-76
- 5.6.2 實驗學生訪談及結果分析76
- 5.6.3 實驗結果檢驗結論76-79
- 6 結束語79-81
- 6.1 研究總結79-80
- 6.2 研究不足之處80-81
- 參考文獻81-85
- 附錄85-90
- 附錄一85-87
- 附錄二87-90
- 致謝90-92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92-9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彭紹東;;利用任務驅動與混合學習策略提高網絡異步學習績效[J];中國遠程教育;2011年09期
2 李克東;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基于協(xié)作學習的教學設計[J];電化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3 謝舒瀟,黎景培;網絡環(huán)境下基于問題的協(xié)作學習模式的構建與應用[J];電化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4 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fā)展(上)[J];電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5 黃榮懷;馬丁;鄭蘭琴;張海森;;基于混合式學習的課程設計理論[J];電化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6 喬愛玲;王楠;;網絡環(huán)境中的學習活動設計模型及相關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7 柴少明;趙建華;李克東;;基于活動理論的CSCL協(xié)作意義建構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8 董宏建;金慧;秦彩霞;孫振天;;網絡課程中協(xié)作學習環(huán)境的設計框架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9 張艷;閉海;;基于現(xiàn)有Internet環(huán)境下混合式協(xié)作學習的探討[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10 楊莉娟;活動理論與建構主義學習觀[J];教育科學研究;2000年04期
本文關鍵詞:基于BCL的學習活動設計與實施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775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77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