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手段三維評價模型的構建與應用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new teaching means,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view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to procee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probability of the use of the teaching means, th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students' value to the teaching means, etc. A three-dimensional integrated teaching method evaluation model is constructed,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 by practical application.
【作者單位】: 河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系;
【基金】:河南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現(xiàn)代教育媒體的歷史沿革與現(xiàn)實思考”(項目編號:2010B520010) 河南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高校多媒體教學質量發(fā)展現(xiàn)狀研究”(編號:112400450460)資助
【分類號】:G4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駱斌;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上的應用[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1995年03期
2 梁宏,張成武;教學手段的現(xiàn)狀及變革[J];廣州大學學報;2000年04期
3 黃勛敬;Internet環(huán)境下的網(wǎng)絡教學[J];教育信息化;2001年03期
4 忽西鳳;;發(fā)揮多媒體語言實驗室優(yōu)勢的思路與對策[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S1期
5 潘璐璐;;學習理論在多媒體和CAI中的應用[J];臨滄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6 尤玲;;不容忽視的教學手段—提問[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3年05期
7 孔彥;;對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8 林科學;;論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有機結合[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6期
9 畢志偉;周軍;;教學手段升級談[J];中國大學教學;2007年04期
10 謝斌;;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新課程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08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曉虹;;淺談計算機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2 鄢曉英;孫鐵軍;;論啟發(fā)式及創(chuàng)新教育的若干問題[A];第十四屆全國圖學教育研討會暨第六屆制圖CAI課件演示交流會論文集(上冊)[C];2004年
3 邊文鳳;;關于多媒體教學的幾點思考[A];2006力學教學與教學改革交流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田淑敏;江占民;;“管理心理學”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改革[A];都市型高等農業(yè)教育教學改革論文專輯[C];2007年
5 高艷俠;;對數(shù)字化環(huán)境中教學的幾點認識——數(shù)字化教學手段分析研究[A];教育技術應用與整合研究論文[C];2005年
6 葛焱;;細談電化教育在中學教學中的應用——談中學使用電教媒體教學出現(xiàn)的問題及對策[A];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新模式研究[C];2006年
7 張劍平;;我國遠程教育亟需研究的若干問題[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上冊)[C];2001年
8 沈占會;;利用網(wǎng)絡開展教師繼續(xù)教育模式的探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9 沈占會;;利用網(wǎng)絡開展教師繼續(xù)教育模式的探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10 閔娟;;現(xiàn)代教育技術如何應用于課堂[A];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新模式研究[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 陳如平;教學手段拒絕“孰優(yōu)孰劣”簡單判斷[N];中國教育報;2006年
2 記者 楊志琴;把教育打造成閃亮品牌[N];阿勒泰日報;2009年
3 浙江省紹興縣秋瑾中學 陳愛娟;教學需要才是第一位的[N];中國教育報;2006年
4 ;深化教育體制改革 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手段[N];上饒日報;2005年
5 商丘市技工學校 梁素霞;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應注意的幾個問題[N];商丘日報;2006年
6 江蘇省邳州市王杰中學 栗寧;眼光還要向前看[N];中國教育報;2006年
7 記者 王瑤;豐富教學手段 共享教育資源[N];大同日報;2009年
8 史小彩;芻議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N];太行日報;2010年
9 本報通訊員;普及遠程教育 更新教學手段[N];涼山日報(漢);2010年
10 韓婧;IT培訓步入“衛(wèi)星時代”[N];北京人才市場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澤清;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教育特性探析[D];東北大學;2010年
2 娜斯佳(Zheldak Anastasiia);近20年俄羅斯教學論研究和教學實踐改革[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2年
3 王列盈;論“中體西用”觀對中國早期教育現(xiàn)代化的影響[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汪瀟;淺析教學手段的發(fā)展[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2 陳蓉;績效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4年
3 譚琦丹;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非通用語教學中的應用與發(fā)展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08年
4 水無砥;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在文化傳遞領域的運用[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5 林國曼;河北省中小學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現(xiàn)狀的調查與分析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6 劉文昌;多媒體視聽要素對高中學生識記水平影響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7 杜娟;信息技術與高中歷史教學整合的理論與實踐[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8 余致曉;論教學美及其創(chuàng)造[D];西南大學;2006年
9 文芝玉;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整合模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10 王源;師范院校《現(xiàn)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的問題與對策[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38745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387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