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霸權到共享:知識經(jīng)濟時代課堂話語的對話性
本文關鍵詞: 霸權 話語共享 知識經(jīng)濟 話語對話 出處:《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4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傳統(tǒng)課堂教師話語霸權剝奪了學生的話語權利,使課堂失去生機與活力。知識經(jīng)濟時代信息技術沖擊動搖了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的權威地位,后現(xiàn)代知識觀為教師反思和審視自身角色提供了新的視角,對話式教學從根本上讓教師制造的話語霸權被削弱,讓學生"說話"的權利得以實現(xiàn)。
[Abstract]: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er discourse hegemony deprives students of their discourse rights and makes the classroom lose vitality and vitality.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has shaken the authoritative position of teachers as knowledge imitators. The postmodern view of knowledge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eachers to reflect on and examine their own roles. Dialogue teaching fundamentally weakens the discourse hegemony created by teachers and realizes students' right to "speak".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
【基金】:2013南京師范大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研究”(SZJ13102) 南京師范大學黨的十八大精神專項研究課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視閾下高校師生關系與師德建設研究”(SBD1309) 南京師范大學2012-2014年度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項課題“網(wǎng)絡時代主體間性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S2012B010) 2013年江蘇省學校黨建研究課題“微時代高校學生黨建的途徑與載體研究”
【分類號】:G4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吉標;;教師話語霸權的危害、成因及消解[J];教育導刊;2006年07期
2 王永祥;;強勢話語的弱勢化與弱勢話語的強勢化——如何實現(xiàn)課堂場域教師話語的對話性[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2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振軒,徐葉;海德格爾視野里的現(xiàn)代技術與人類命運[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2 張傳開,余在海;本體論的爭論與實踐范疇的深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3 汪明明;丁磊;張新喜;;提升給水排水管網(wǎng)課程教學效果的方法探討[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4 陳波;;人類教育終生化與陶行知的終生教育思想[J];愛滿天下;2003年02期
5 孫強;;伽達默爾與中國道家美學觀念的異同[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10年06期
6 馮雯;;淺析教育研究范式的演進歷程[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7 孫立梅;;談師范院校學生資料積累技能訓練[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8 張俊;“視域融合”及其現(xiàn)代性意義檢審[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9 張學中;;中國共產(chǎn)黨人學習思想的文化底蘊[J];保定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10 趙光武;后現(xiàn)代哲學的反基礎主義與復雜性探索[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員;建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經(jīng)驗[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教學論本土化問題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3 劉翔;漢字生成系統(tǒng)構建探索[D];西南大學;2011年
4 王天平;追尋完整的人[D];西南大學;2011年
5 應方淦;基于生活世界視角的成人學習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王洪明;從“管理”到“輔導”:班級變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鄧睿;我國中學教師職業(yè)成就感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薛原;生命化教育視野下中學體質(zhì)健康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劉耀明;論教學的差異性均衡[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林成堂;教師的感情表演規(guī)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郝彥君;中學語文教學中的語感培養(yǎng)[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牛欣;新時期以來張愛玲形象的重構[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王艷;20世紀90年代國外高校女性教職工狀況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4 顧劍峰;高中數(shù)學“導研型”課堂教學模式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5 蔣連香;關于教育懲戒的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D];蘇州大學;2010年
6 朱干香;中職學校政治課堂動態(tài)生成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7 葛娟;論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D];蘇州大學;2010年
8 秦秋萍;“自然發(fā)展”視域下的學前美術教學探索[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李怡;論教育懲罰在高校中的合理使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龔莎莎;高等職業(yè)技術學?谡Z教學研究探索[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石中英;波蘭尼的知識理論及其教育意義[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年02期
2 馮永剛;;芻議德育教師話語霸權[J];江蘇高教;2007年05期
3 趙敦華,江立成;后現(xiàn)代哲學與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終結[J];哲學研究;1994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文琴;基于語境的教材評價模式的構建[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忠敬;意識形態(tài)與課程——論阿普爾的課程文化觀[J];外國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2 王躍軍;我看知識經(jīng)濟與素質(zhì)教育[J];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2004年03期
3 于蘭;;創(chuàng)新型教師的素質(zhì)及其培養(yǎng)[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4 林國建;;淺析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人本教育[J];平頂山工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5 陳良;陳加奇;;試論創(chuàng)新教育的基本培養(yǎng)目標[J];黃石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6 黎萍;張曉杰;;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教學科研管理[J];天津科技;2008年02期
7 李桃;趙巖;;論知識經(jīng)濟背景下的教育轉型[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07期
8 李乃新;;知識經(jīng)濟時代對素質(zhì)教育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要求[J];網(wǎng)絡財富;2010年14期
9 戴小武;楊國科;;論教育與知識經(jīng)濟的結合[J];絲綢之路;2010年20期
10 劉伯彬,高朝廷,鈕志東,劉萬鋒;更新教育觀念迎接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到來[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99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郭永江;;論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素質(zhì)教育效能[A];邁向新世紀[C];1999年
2 何君陸;;加大教育投入、促進生態(tài)海南的構建[A];海南省“人才發(fā)展與榮辱觀建設”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于凌宇;;知識經(jīng)濟呼喚創(chuàng)造教育[A];濮陽市首屆學術年會論文選編[C];2006年
4 畢誠;;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與教育創(chuàng)新[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溫晉芳;;教育——為迎接知識經(jīng)濟時代奠基[A];社會主義與市場經(jīng)濟——全國社會主義與市場經(jīng)濟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1999年
6 紀玉山;王欣華;;面迎知識經(jīng)濟時代應大力發(fā)展教育產(chǎn)業(yè)——兼論吉林省教育產(chǎn)業(yè)化的戰(zhàn)略取向與對策分析[A];回首50年 展望新世紀——吉林省紀念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理論研討會文集[C];1999年
7 李康;;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 促進青少年全面發(fā)展[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8 燕慶明;;實施教育創(chuàng)新工程 迎接知識經(jīng)濟時代[A];2002中國未來與發(fā)展研究報告[C];2002年
9 吳玉厚;王寶金;王素君;曹傳明;;國際國內(nèi)教育新理念的研究[A];中國建設教育協(xié)會2002年立項研究課題論文集[C];2003年
10 蘭家隆;陸德全;覃慶國;;創(chuàng)新教育淺析[A];跨入新世紀——電子信息類專業(yè)教學改革之路[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央黨校研究院碩士研究生 尹永純;更新教育觀 擁抱知識經(jīng)濟時代[N];大眾科技報;2001年
2 王元芳;推進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教育產(chǎn)業(yè)化改革[N];湖南經(jīng)濟報;2003年
3 閻愛云;教育和經(jīng)濟須比翼齊飛[N];發(fā)展導報;2002年
4 范金定 彭靈麗;金融教育如何面向知識經(jīng)濟時代[N];金融時報;2000年
5 蔣建華;科學知識霸權與被壓迫知識的解放[N];中國教育報;2002年
6 陳言;知識經(jīng)濟時代不需要“知識血統(tǒng)論”[N];山西發(fā)展導報;2000年
7 李林霞;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遺憾[N];山西日報;2003年
8 陳勇;面向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教育改革[N];青海日報;2000年
9 張思寧;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全程助學體系”[N];遼寧日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李茂 編譯;在知識經(jīng)濟時代教育是跨越國界的公共產(chǎn)品[N];中國教師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胡春光;學校生活中的規(guī)訓與抗拒[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2 范庭衛(wèi);教學過程理論研究[D];蘇州大學;2003年
3 黃林芳;教育發(fā)展機制論[D];復旦大學;2005年
4 王守法;高等教育對經(jīng)濟發(fā)展的貢獻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5 應建慶;教育中的知識合法性[D];復旦大學;2011年
6 徐冰鷗;阿普爾批判教育哲學思想研究[D];山西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紹鋒;基于知識管理的教育管理系統(tǒng)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2 周明明;教育公平與社會公平[D];山東大學;2009年
3 孫翠菊;論我國的科教興國戰(zhàn)略[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陳子君;教師勞動的性質(zhì)與價值創(chuàng)造[D];曲阜師范大學;2008年
5 薛競秀;知識經(jīng)濟時代教育產(chǎn)業(yè)化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6 張海紅;知識貧困的現(xiàn)狀分析與教育治貧的策略建議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黃濺華;以人為本的班級管理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8 蔣露茜;女性主義視野中的教育領導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9 廉飛;基于WIKI的教師知識管理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10 李巖;知識經(jīng)濟下的創(chuàng)新思維教育[D];廣西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53279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532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