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聚類分析對區(qū)域教育綜合發(fā)展水平評價
本文關鍵詞:基于主成分聚類分析對區(qū)域教育綜合發(fā)展水平評價
【摘要】:選取21個代表四川教育綜合發(fā)展水平的指標,構建了一個四川教育綜合發(fā)展水平的評價指標體系.通過主成分分析、聚類分析建立了評價模型,對四川教育綜合發(fā)展水平做了全面深入的評價,揭示了四川教育發(fā)展中的不足,指出了今后四川教育發(fā)展的努力方向.
【作者單位】: 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基礎部;
【關鍵詞】: 主成分分析 聚類分析 教育評價
【分類號】:G471
【正文快照】: 進入21世紀后,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持續(xù)快速發(fā)展,我國的教育也在持續(xù)快速的發(fā)展,總體上來說,義務教育基本普及,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的教育全面推進,高等教育也逐步進入大眾化階段.但是,在發(fā)展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教育不公平問題尤為突出,東、西部教育差距比較大.而在西部,本身由于經(jīng)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岳斯瑋;胡燦;;基于主成分分析對四川10年來城市發(fā)展評價[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2期
2 李瓊;;區(qū)域職業(yè)教育發(fā)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湖南職教[J];職教論壇;2008年15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吉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河南省各城市綜合實力評價[J];河南科學;2009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玨;我國教育評價存在的問題[J];安順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2 劉瑩;走出教育評價的誤區(qū)[J];河北成人教育;1994年02期
3 李吉會;當前我國教育評價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J];教育科學研究;1995年02期
4 由淑春;搞好教育評價 促進素質教育[J];黑河教育;1999年06期
5 姜寬榮;運用教育評價 提高辦學水平[J];中國成人教育;2000年07期
6 李子江,周建剛;教育評價發(fā)展的問題與展望[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6期
7 龐守興;教育評價中的量化質疑[J];教育導刊;2000年Z1期
8 劉國男;教育評價應“以人為本”[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9 壯草;教育評價中應注意的問題[J];教育導刊;1987年01期
10 宗秋榮;教育評價[J];中國遠程教育;1991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娜;李建偉;余鵬;;大學生幸福內(nèi)隱觀的調(diào)查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2 王蕾;;我國大規(guī)模教育評價項目探究與實踐[A];全國教育與心理統(tǒng)計與測量學術年會暨第八屆海峽兩岸心理與教育測驗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3 李峰;辛濤;;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數(shù)學成績的比較——傾向分數(shù)在大規(guī)模教育評價中的應用[A];全國教育與心理統(tǒng)計與測量學術年會暨第八屆海峽兩岸心理與教育測驗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4 陳燕紅;;古為今用:陶行知教育評價思想初探[A];全國教育與心理統(tǒng)計與測量學術年會暨第八屆海峽兩岸心理與教育測驗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5 侯光文;;關于教育評價元評價的探討[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6 齊梅;;考試與教育評價理論的沿革[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7 齊梅;;考試與教育評價理論的沿革[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較研究(含比較教育等)[C];2009年
8 陶巖;孫成起;;21世紀基礎教育質量評價的思考[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上冊)[C];2002年
9 孟慶茂;劉紅云;;多層線性模型在教育評價中的應用——教師教學效果評價問卷測試結果分析[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10 陳錄生;;對教師素質評價的一些意見[A];全國第六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8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孟輝(作者單位:唐山市路北區(qū)團結樓小學);運用教育評價激勵學生進步[N];河北經(jīng)濟日報;2004年
2 賈永脈;臨澤著力構建教育評價新機制[N];張掖日報;2010年
3 賈永脈;臨澤著力構建教育評價新機制[N];張掖日報;2010年
4 賈永脈;臨澤著力構建教育評價新機制[N];張掖日報;2010年
5 賈永脈;臨澤著力構建教育評價新機制[N];張掖日報;2010年
6 賈永脈;臨澤著力構建教育評價新機制[N];張掖日報;2010年
7 賈永脈;臨澤著力構建教育評價新機制[N];張掖日報;2010年
8 賈永脈;臨澤著力構建教育評價新機制[N];張掖日報;2010年
9 賈永脈;臨澤著力構建教育評價新機制[N];張掖日報;2010年
10 賈永脈;臨澤著力構建教育評價新機制[N];張掖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儉;基于價值尊重與價值認同的教育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沈志莉;發(fā)展性高等教育評價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3 張向眾;學校轉型時期的教育評價功能變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張雨強;開放題編制的理論與技術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孫繼紅;我國區(qū)域教育發(fā)展狀況評價的實證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6 黎志華;教師教育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李曉純;教育、人力資本、經(jīng)濟增長——理論闡釋和實證檢驗[D];吉林大學;2009年
8 俎媛媛;真實性學生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張愷;基于DEA和多元智能的教育信息管理理論與模型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10 丁婧;功能層面的教育信息化評價標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家美;教育增值評估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2 金添;國際文憑項目學生評價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8年
3 葉鵬;灰色系統(tǒng)理論在教育評價中的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4 陳慶;創(chuàng)造教育的評價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4年
5 錢建芳;師生對話式教學及相關環(huán)境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肖全民;素質教育評價機制試構[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7 柳穎;縣域教育評價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8 吳蘭平;教育系統(tǒng)及教育評價的復雜性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
9 吳彩霞;非規(guī)范性學生評價價值取向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10 倪國輝;績效分析在網(wǎng)絡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79668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796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