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網絡環(huán)境下的教師角色定位
本文關鍵詞:多媒體網絡環(huán)境下的教師角色定位
【摘要】:隨著Internet網絡的出現(xiàn),網絡與多媒體相結合實現(xiàn)了網絡信息傳輸?shù)亩嗝襟w化。在教育領域中,由于多媒體網絡技術能將語音、文本、圖像及視頻等多種媒體綜合在一起,直接刺激人的多種感官,并且還能按超文本、超鏈接方式組織各種學科知識,提供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以"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它強調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處于中心位置,教師圍繞著學生的"學"而服務。對教師的角色需重新定位。
【作者單位】: 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關鍵詞】: 多媒體網絡 教師 角色定位
【基金】:2009年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甘肅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義務教育經費保障問題研究”(課題編號:GSBG[2009]GXG206)
【分類號】:G434
【正文快照】: 一、關于多媒體網絡教學當書本、黑板、圖片、模型等傳播媒體得到組合時,確立了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 書本 課堂”,并且以“教師的教”為中心。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的講授以及黑板粉筆的應用,系統(tǒng)地把書本知識傳遞或灌輸給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是主動施教者,學生是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麗平;;青少年網絡成癮的教育對策[J];電化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松巖;基于Internet的足球戰(zhàn)術教學與訓練信息交互平臺的開發(fā)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年09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鄧鵬;游戲成癮機理及其在娛教設計中的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徐連玉;普通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網絡化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與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2 夏霰芳;新課標下語文課堂教學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3 王星飛;基于網絡的課程資源開發(fā)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4 田華;基于網絡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5 范佩芳;高職教育中英語網絡課程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曉東;椒江“星級教師”制實踐[J];中小學管理;1999年12期
2 郭天華;也談“教師跟班走”的利與弊[J];中小學管理;1999年12期
3 葉賓;;教師的“苦”與“樂”[J];師道;2011年Z1期
4 毛志成;;教師的魅力[J];河北教育(教學版);2011年01期
5 俞琳;促進教師群體的健康成長[J];基礎教育;2004年05期
6 蘇小霞;如此選聘老師值得商榷[J];基礎教育;2004年08期
7 王峰;;肺腑之言變“彌天大謊”的背后[J];基礎教育;2006年01期
8 鞠瑞利;趙麗敏;;“教師心理成長工作坊”[J];基礎教育;2006年01期
9 張興武;教師三愿[J];中小學管理;1995年10期
10 梁文斗;;談談“教師的心”[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1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秀榮;;談教師對學生的愛[A];教研擷華——青海師大附中建校45周年論文集[C];1999年
2 趙鳴九;;大學青年教師16種個性因素的比較研究[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3 卞玉潮;;維護學生的尊嚴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A];河南省學校管理與學校心理研究會第九次年會交流論文論文集[C];2004年
4 盧毅勤;;教師在心理活動課中的定位[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5 潘小莉;;教師對學生的“偏愛”及其影響淺析[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6 徐燕萍;;教育是農業(yè),教師當何為?——論生態(tài)教育環(huán)境中教師的“整體教育”職能[A];葉圣陶德育思想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劉友仁;;論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意識的更新[A];2001中國電子教育研究論文集[C];2001年
8 蔣晉紅;;實施素質教育 教師是關鍵[A];2001中國電子教育研究論文集[C];2001年
9 王金道;;不同類型學校教師健康狀況的多緯度分析[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10 余崢嶸;;做一個“會說話”的老師——淺談教師課堂語言的運用[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寬寧;教師課程理解中的自我關懷[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郭朝紅;影響教師政策的中介組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周潤智;被規(guī)約的教師職業(yè)[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4 王延文;教師專業(yè)化的系統(tǒng)分析與對策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5 羅儒國;教師教學生活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鮑道宏;教師課程理解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常亞慧;沉默的力量[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8 金美福;教師自主發(fā)展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9 馮茁;論教育場域中的對話[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10 趙荷花;學習的教學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時春;靜悄悄的革命:教師對課程的重建[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唐穎萍;多媒體網絡環(huán)境下合作學習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3 李秋穎;教師成為研究者:現(xiàn)實與展望[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4 焦麗敏;論教師的情緒管理[D];湖南大學;2008年
5 吳璜;在研究中認識新的自我——關于“教師成為研究者”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姜淑穎;教師個性化教學的形成[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7 劉浩;關于教師人力資源管理的若干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8 朱賽紅;教師與家長互動關系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9 辛麗春;論教師對教材文本的解讀[D];曲阜師范大學;2005年
10 張金芳;教師校本課程開發(fā)能力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7745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774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