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學生文化智力與文化適應及其挫折感的關系研究
本文關鍵詞:青少年學生文化智力與文化適應及其挫折感的關系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為了考察在穗新疆內(nèi)高班青少年的文化智力、文化適應和挫折感心理品質的總體狀況,本研究通過問卷調(diào)查法收集數(shù)據(jù),使用統(tǒng)計分析方法探討了三個變量的基本情況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具體內(nèi)容與結果如下: 文化智力是指人在新的文化環(huán)境下,收集和處理信息,做出判斷,制定有效行為以適應新文化的能力。文化智力關注個體在陌生情境的表現(xiàn)性,具有情境性、可發(fā)展性與多維性。文化智力是跨文化適應研究的新指標。文化智力可以說是智力的一個維度,是一種適應智力,通過后天的教育與培訓可以得到提高。文化智力是一個個體差異的分類變量,它與一般智力一樣,是跨文化適應性的一個預測指標,并不是在某一具體文化情境中產(chǎn)生的實際互動結果。而文化適應則是指個體在跨文化情境互動中由于各種變量作用產(chǎn)生的一系列認知、情感和行為的變化,文化適應從這個意義上說是一個結果變量。在文化適應過程中,適應情況各有差異,在適應中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因此本研究選用挫折感作為結果變量,進一步探討文化智力與文化適應之間的關系。新疆內(nèi)高班是我國“智力援疆”教育政策實施項目之一,內(nèi)高班青少年中的維吾爾族學生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有著自己的民族語言,,宗教信仰、民族服飾,跟漢族有著文化對比的差異,因此,本研究選取新疆內(nèi)高班青少年作為研究對象,重點比較內(nèi)高班漢族學生與以維吾爾族學生為代表的少數(shù)民族學生在文化適應與挫折感方面的差異,考察文化對心理的影響。 第一部分選用唐寧玉(2008)修訂的文化智力量表,通過訪問兩所中學內(nèi)高班負責人,確定該量表的理解性與可行性,調(diào)查新疆內(nèi)高班青少年文化智力總分以及在各維度上的差異。分析了文化智力在性別、年級、民族、家庭經(jīng)濟情況、來自區(qū)域、父親文化程度、母親文化程度變量上的差異性,結果發(fā)現(xiàn)文化智力在這些變量上都呈現(xiàn)一定的特點。元認知和動機性文化智力表現(xiàn)出的差異最為顯著。漢族青少年與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青少年在元認知性文化智力上存在極顯著差異,漢族青少年與回族,回族與維吾爾族及哈薩克及其他民族的元認知性文化智力及文化智力其他各維度均沒有顯著差異。 第二部分對新疆內(nèi)高班樣本291份量表測量,分析青少年學生在文化適應各維度上的差異性。結果顯示,文化適應在性別、年級、家庭經(jīng)濟狀況、來自區(qū)域、父親文化和民族變量上具有顯著影響。漢族青少年與維吾爾族青少年在主流文化認同維度上存在極顯著差異,漢族青少年和回族青少年與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在漢語熟悉與理解力上存在極顯著差異。 第三部分引入生活事件量表測量被試的挫折感。分析青少年學生在不同挫折事件中的表現(xiàn),得出學習壓力是青少年學生首要的挫折事件,其次是健康適應因子,受懲罰因子對學生造成的挫折感最低。漢族學生相對于其他少數(shù)民族學生來說,在人際關系上有著一定困惑。不同年級,不同民族青少年的挫折感表現(xiàn)不同,高中二年級是青少年學生挫折反應轉折點;刈迩嗌倌暝诳傮w挫折感受上顯著低于其他民族,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青少年在學習壓力上表現(xiàn)出較大的壓力,與其他民族存在顯著差異。 最后,本研究分析文化智力、文化適應、挫折感三者之間的關系,將挫折感作為文化適應的外顯指標。筆者首先應用結構方程模型對修訂的文化適應量表進行驗證,結果顯示,修訂量表具有可信度和有效性。筆者運用逐步回歸分析文化智力、文化適應和挫折感三者之間的關系,結果發(fā)現(xiàn),文化智力對文化適應有顯著影響,也對個體挫折感有顯著影響。更進一步說,元認知性文化智力和動機性文化智力對學校教育認同以及個體挫折感有著顯著影響。主流文化認同和漢語熟悉與理解力不能顯著預測個體的挫折感。通過中介效應檢驗發(fā)現(xiàn),文化適應在文化智力與挫折感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
【關鍵詞】:文化智力 文化適應 挫折感
【學位授予單位】:廣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B844.2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6
- 引言16-17
- 第一章 文獻綜述17-36
- 1.1 文化與文化適應17-26
- 1.1.1 文化17-20
- 1.1.2 適應與文化適應20-22
- 1.1.3 文化適應相關模型理論22-25
- 1.1.4 文化適應的測量與研究方法25-26
- 1.2 文化智力26-33
- 1.2.1 智力26-28
- 1.2.2 文化智力的概念28-29
- 1.2.3 文化智力的結構29-32
- 1.2.4 文化智力的測量32
- 1.2.5 文化智力的相關研究32-33
- 1.3 挫折及其研究33-35
- 1.3.1 挫折(Frustration)的概念33-34
- 1.3.2 挫折產(chǎn)生的原因34
- 1.3.3 挫折的理論簡介34-35
- 1.4 新疆內(nèi)高班概念界定35
- 1.5 以往研究的不足35-36
- 第二章 研究目的、意義和研究設計36-43
- 2.1 研究目的36
- 2.2 研究意義36-37
- 2.2.1 理論意義36
- 2.2.2 現(xiàn)實意義36
- 2.2.3 教育意義36-37
- 2.3 研究思路與研究假設37-39
- 2.3.1 研究的總體思路37
- 2.3.2 研究假設和內(nèi)容37-39
- 2.4 研究方法39-42
- 2.4.1 研究對象39-41
- 2.4.2 研究工具41
- 2.4.3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方法41-42
- 2.5 研究進程與思路42-43
- 第三章 文化智力在不同變量上的差異比較與分析43-59
- 3.1 青少年學生文化智力的總體狀況44
- 3.2 文化智力在性別變量上的差異44-45
- 3.3 文化智力在年級變量上的差異45-47
- 3.4 文化智力在家庭經(jīng)濟狀況變量上的差異47-49
- 3.5 文化智力在來自區(qū)域變量上的差異49-50
- 3.6 文化智力在父親文化變量上的差異50-53
- 3.7 文化智力在母親文化變量上的差異53-56
- 3.8 文化智力在民族變量上的差異比較分析56-59
- 第四章 青少年學生文化適應量表修訂及差異分析59-70
- 4.1 在穗新疆內(nèi)高班青少年文化適應量表的修訂59-62
- 4.1.1 初試問卷編制59
- 4.1.2 項目分析59
- 4.1.3 在穗新疆內(nèi)高班青少年文化適應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59-60
- 4.1.4 在穗新疆內(nèi)高班青少年文化適應量表驗證性因子分析60-61
- 4.1.5 在穗新疆內(nèi)高班青少年文化適應量表信效度分析61-62
- 4.2 文化適應在性別變量上的差異62-63
- 4.3 文化適應在年級變量上的差異63-64
- 4.4 文化適應在家庭經(jīng)濟狀況變量上的差異64-65
- 4.5 文化適應在來自區(qū)域變量上的差異65
- 4.6 文化適應在父親文化變量上的差異65-67
- 4.7 文化適應在民族變量上的差異比較分析67-70
- 第五章 青少年學生生活事件挫折感特點70-78
- 5.1 青少年學生生活事件挫折感基本情況70-73
- 5.2 不同年級青少年學生挫折感差異比較73-75
- 5.3 不同民族青少年學生挫折感差異比較75-78
- 第六章 文化智力、文化適應和挫折感關系的研究78-82
- 6.1 文化智力、文化適應與挫折感的關系78-79
- 6.2 文化智力對挫折感的影響及其比較79
- 6.3 文化適應在文化智力影響個體挫折感的中介效應檢驗79-82
- 第七章 結果討論與結論82-93
- 7.1 在穗新疆內(nèi)高班青少年文化適應問卷的修訂與結構研究分析82-83
- 7.2 在穗新疆內(nèi)高班青少年文化智力差異比較結果83-86
- 7.2.1 在穗新疆內(nèi)高班青少年文化智力在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上的差異83-85
- 7.2.2 不同民族青少年文化智力差異比較分析85-86
- 7.3 青少年學生生活事件挫折感特點分析86-87
- 7.4 文化智力、文化適應和挫折感的關系研究87-90
- 7.4.1 在穗新疆內(nèi)高班青少年文化適應問卷的修訂87
- 7.4.2 文化智力與挫折感的關系87-88
- 7.4.3 文化智力與文化適應的關系88-89
- 7.4.4 文化智力對挫折感的作用機制——文化適應的中介效應分析89-90
- 7.5 主要結論90-91
- 7.6 研究不足與未來研究設想91-93
- 7.6.1 研究不足91
- 7.6.2 展望91-93
- 參考文獻93-97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公開發(fā)表的學術論文97-98
- 附錄98-99
- 致謝9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賢臣,劉連啟,楊杰,柴福勛,王愛禎,孫良民,趙貴芳,馬登岱;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編制與信度效度測試[J];山東精神醫(yī)學;1997年01期
2 杜威·佛克馬;美國與歐盟日漸疏離嗎?——關于文化的概念與文化差異的思考[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4年02期
3 何順果;陳繼靜;;神話、傳說與歷史[J];史學理論研究;2007年04期
4 賈曉波;心理適應的本質與機制[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5 楊寶琰;萬明鋼;;文化適應:理論及測量與研究方法[J];世界民族;2010年04期
6 董莉;聞素霞;;維吾爾族大學生的壓力特點[J];新疆職業(yè)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7 胡興旺,蔡笑岳,吳睿明,李紅,張志杰;白馬藏族初中學生文化適應和智力水平的關系[J];心理學報;2005年04期
8 聶衍剛;林崇德;彭以松;丁莉;甘秀英;;青少年社會適應行為的發(fā)展特點[J];心理學報;2008年09期
9 余偉,鄭鋼;跨文化心理學中的文化適應研究[J];心理科學進展;2005年06期
10 高中華;李超平;;文化智力研究評述與展望[J];心理科學進展;2009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學義;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文化智力的測量及其與文化適應的關系研究[D];廣州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青少年學生文化智力與文化適應及其挫折感的關系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1869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18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