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大學生的情緒調節(jié)策略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付祉云;佘雙好;;大學生認知情緒調節(jié)策略特點及啟示[J];當代青年研究;2010年02期
2 展寧寧;;大學生情緒調節(jié)策略與人際關系困擾及生活滿意度的關系[J];石家莊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3 賈海艷,方平;青少年情緒調節(jié)策略和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J];心理科學;2004年05期
4 王力;陸一萍;李中權;;情緒調節(jié)量表在青少年人群中的試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7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麗芳;王瑞;鄭日昌;;大學生孤獨感、應對策略與氣質類型的關系[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7年02期
2 王立菲;郭成;馮正直;彭文勝;;不同作業(yè)環(huán)境下軍人情緒調節(jié)方式特點[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1年22期
3 陳靜;;關于親子關系及其對青少年心理發(fā)展影響的研究[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4 胡群英;謝秀東;;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家庭氛圍的關系[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5 王國榮;;青少年消極情緒、情感的預防和干預——以一起自殺事件和三起殺人事件為例[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6 曹亮;徐悅;陳勤鋒;;大學生情緒調節(jié)策略與心理健康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14期
7 徐永亮;陳延東;;情緒干預對中學體育弱勢群體影響的研究[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9期
8 張玉娜;馮娜娜;王曉莉;;青少年認知風格與情緒調節(jié)策略的關系[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12期
9 李堅敏;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對兒童社會化發(fā)展的影響[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5年04期
10 李沿穎;;近十年國內兒童自我調節(jié)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11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雷鳴;PTSD大學生的認知情緒特征與心理復原[D];西南大學;2011年
2 李改;情緒反應的動力性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3 劉啟剛;青少年情緒調節(jié):結構、影響因素及對學校適應的意義[D];吉林大學;2009年
4 朱艷新;大學生情緒調節(jié)策略的結構、特點及有效性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慧珍;初中生情緒調節(jié)策略的結構及其與親子依戀、學校適應的關系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2 郝均倩;聾人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對其學校適應性的影響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3 劉濤;初中學困生情緒表達和調節(jié)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4 張富花;情緒調節(jié)策略對生氣情緒的調節(jié)作用[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5 石磊;父母行為方式、兒童情緒性及其情緒調節(jié)的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梁賢英;大學生雙向情緒調節(jié)策略的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1年
7 彭潤雨;網絡游戲成癮大學生社會技能與情緒調節(jié)的關系[D];浙江師范大學;2011年
8 謝芳;高一學生心理健康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應對方式的關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丁相玲;中學生情緒調節(jié)困難特點及教育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吳慶興;青少年焦慮的發(fā)展與家庭功能、依戀質量的關系[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偉亞;劉陽;;我國情緒調節(jié)研究內容與方式的變遷及展望[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2 王志梅;初中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調查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年06期
3 李建明,李凌,檀立,金曉華,袁愛珍,張金鳳,王淑娟;284名護士生活滿意度調查研究[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0年01期
4 魏義梅;付桂芳;;大學生情緒調節(jié)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年02期
5 劉啟剛;李飛;;大學生認知情緒調節(jié)策略對抑郁和焦慮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年07期
6 王春花;;大學生情緒調節(jié)方式與生活滿意度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09年03期
7 關曦;;青少年的認知型情緒調節(jié)方式及其教育啟示[J];文教資料;2007年05期
8 鄧麗芳,鄭日昌;大學生的情緒向性、表達性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3年02期
9 呂勤,王莉,陳會昌,王莉,陳欣銀;父母教養(yǎng)態(tài)度與兒童在2~4歲期間的問題行為[J];心理學報;2003年01期
10 郭小艷;王振宏;;積極情緒的概念、功能與意義[J];心理科學進展;2007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魏義梅;大學生抑郁的心理社會機制及認知應對干預[D];吉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春花;大學生情緒調節(jié)方式與生活滿意度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岱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中國科技信息;2011年03期
2 曹春和;;淺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校醫(yī);1993年Z1期
3 本刊編輯部;;創(chuàng)新方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時代命題[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年11期
4 陳婧;;當代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實踐之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年07期
5 薛曉靜;安云芳;;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探討[J];改革與開放;2011年12期
6 楊海燕,姜媛;情緒調節(jié)策略與記憶研究進展[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7 李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學研究[J];婁底師專學報;2004年03期
8 楊世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析[J];教育與職業(yè);2004年17期
9 趙金愛,陳煥珍;面向新世紀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5年05期
10 孫抱弘;;在反思中把握發(fā)展走向——首屆大學生研究學術論壇暨“大學生心理健康及干預策略”研討會述評[J];當代青年研究;2006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英武;方平;車宏生;;情緒調節(jié)策略對決策的影響[A];全國教育與心理統(tǒng)計測量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2 賴海雄;馮淑蘭;;論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yè)委員會全國第七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暨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論文集[C];2001年
3 賈曉明;肖文英;;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與實踐[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4 張金彥;姚海田;;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認識[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5 程康;于立東;;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體系[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6 周玲;劉佛軍;;淺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設置和教學[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7 李序科;;家庭因素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A];邁向21世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心理咨詢學術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8 方鴻志;;讓快樂伴你成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讀本[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5-2006年度][C];2008年
9 陳會昌;王莉;;2歲兒童在實驗過程中的情緒調節(jié)策略及其與行為抑制性的相關[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10 侯沛勇;楊尚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管見[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yè)委員會全國第七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暨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論文集[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到底多少大學生有心理問題?[N];中國教育報;2001年
2 ;心理健康教育“瓶頸”在哪?[N];中國教育報;2001年
3 李幻;白居寺:平和之寺[N];西藏日報;2008年
4 高廣志 徐宜軍 劉秀昊;“怯于心理咨詢”就是心理問題[N];新華每日電訊;2002年
5 本報記者 霍霞;記者體驗九分鐘電話催眠[N];北京科技報;2004年
6 周清春;神奇催眠法:三分鐘把你放倒[N];科技日報;2004年
7 肖旭 陳正權 張靜 宋蔓四川大學;玉樹震后心理重建可借鑒汶川經驗[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8 畢俊成 朱志栓;“玉樹需要我”[N];中國煤炭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趙乃林;我們找到了在“前線”的感覺[N];遼寧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喬云雁;情緒性青少年情緒調節(jié)策略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丹;青少年情緒—行為問題、家庭功能、認知性情緒調節(jié)策略及其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李冬梅;青少年心境動態(tài)發(fā)展特點及不同調節(jié)策略對其心境變化影響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4 朱艷新;大學生情緒調節(jié)策略的結構、特點及有效性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5 劉海燕;青少年恐懼情緒再評價調節(jié)腦機制fMRI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6 李改;情緒反應的動力性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7 魏義梅;大學生抑郁的心理社會機制及認知應對干預[D];吉林大學;2007年
8 鮑立銑;上海刑警情緒及情緒調節(jié)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方平;初中生自我調節(jié)學習發(fā)展特征及相關因素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賢英;大學生雙向情緒調節(jié)策略的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1年
2 劉紅梅;中學生情緒調節(jié)策略特點及其與人際關系的相關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3 周碧薇;不同情緒調節(jié)策略對中性教育材料記憶的影響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4 胡靜;視障青少年的情緒調節(jié)策略、依戀及其關系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張富花;情緒調節(jié)策略對生氣情緒的調節(jié)作用[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6 閆娜;不同情緒調節(jié)策略對反應抑制的影響[D];西安體育學院;2011年
7 張芳;不同情緒調節(jié)策略下情緒對注意網絡的影響[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8 張萌萌;愉悅情緒調節(jié)策略的實驗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2年
9 李娜;習慣性情緒調節(jié)策略對風險決策的影響[D];杭州師范大學;2012年
10 賈海艷;青少年情緒調節(jié)策略和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58698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586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