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來教育研究中的意識形態(tài)問題
[Abstract]:The ideological problem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is one of the three major problems of education in the 20th century. Ideological issues are related to legitimacy, conflict of power, style of debate, and so on. In recent 30 years, educational research has experienced different research orientations such as politicization, science and pluralism. The ideological problems exposed include weak consciousness of discipline independence, lack of academic position, poor educational thought and lack of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ideology itself. The solution to these problems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that must be faced by the expansion of educational and academic territory.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critical, suspension and integration research.
【作者單位】: 蘭州大學教育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30年來教育研究的中國經驗與自主性問題研究”(09YJA88010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10LZUJBWZY019)
【分類號】:G40-0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魏宏聚;猜想與反駁——論教育研究中的教育批判[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年23期
2 葉瀾;中國教育學發(fā)展世紀問題的審視[J];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3 傅維利;教育研究原創(chuàng)性探析[J];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4 柳海民,李偉言;教育理論原創(chuàng):缺失歸因與解決策略[J];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5 侯懷銀;20世紀上半葉中國學者對教育學學科獨立性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錢雯;;文化詩學:理論、方法及局限[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2 馬啟民;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三次文化變革[J];北方論叢;2003年01期
3 田友誼;教育研究:走向生活體驗——馬克斯·范梅南教育學研究方法論探微[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4 王鑒;教學論的表述危機與研究轉型問題[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4年02期
5 朱旭東;教育學視野中的學術規(guī)范[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年02期
6 李霞;隱蔽課程建設之簡要考察[J];畢節(ji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7 陳業(yè)奎;;圖書館學專業(yè)學術評價的難點[J];圖書與情報;2006年02期
8 郝明君;現(xiàn)代課程的意識形態(tài)分析[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9 鄧治文;論文化認同的機制與取向[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10 高宏宇;;社會學視角下的城市空間研究[J];城市規(guī)劃學刊;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王健;;明清江南士紳的祠祀觀念:以蘇松為中心的考察[A];社會·歷史·文獻——傳統(tǒng)中國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2 萬力維;;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礙創(chuàng)造[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君仁;花兒王朱仲祿[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2 趙雪綱;論人權的哲學基礎[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黃忠敬;知識·權力·控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4 邵陵;反省與求證:四川藏區(qū)教育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5 胡位鈞;現(xiàn)代國家中的政治溝通[D];復旦大學;2003年
6 葉信治;提高大學課程實踐自覺性的哲學探討[D];廈門大學;2003年
7 畢天云;社會福利場域的慣習[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吳玉榮;互聯(lián)網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建設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9 李彥榮;中國中小學課程改革的文化路向[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10 堯新瑜;學校道德課程理解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艷;戰(zhàn)后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差異與共識[D];河北師范大學;2002年
2 陸春萍;失落的聲音[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3 謝紅仔;小學英語課程實施現(xiàn)狀探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4 潘梅芳;論張愛玲小說中的西方形象[D];暨南大學;2003年
5 辛治洋;論阿普爾教育理論的批判性[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6 樊改霞;多元文化中學生交往的比較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7 席琴;關于我國教育學專業(yè)發(fā)展的研究[D];河南大學;2003年
8 寧彥鋒;課程創(chuàng)新的教師動員:路徑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9 段慧蘭;論德育話語及其更新[D];湖南師范大學;2001年
10 顧志紅;新課程的教師培育[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智運,胡德海;對教育本質的再認識[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4年04期
2 王策三;保證基礎教育健康發(fā)展——關于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提法的討論[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3 方展畫;教育理論研究的認識定位問題[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5年02期
4 鄭金洲;“元教育學”考辨[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5年03期
5 郭元祥;教育學范疇問題探析[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5年03期
6 吳黛舒;;文化學和教育學中的“文化”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年03期
7 馮建;走向生命關懷的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8 劉世;論教育學的人本性和科學性——關于教育學理論品性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9 徐玉斌,劉雪娉,胡進朝;論教育學與教育實踐——對近二十年來我國教育學研究的思考[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1期
10 薛曉陽;價值中立與教育研究的學術立場[J];教育科學;2003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萬作芳;論教育異化[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江蘇教育研究》2011·7A要目[J];江蘇教育研究;2011年20期
2 顏雯;;淺析博物館網絡教育[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1年08期
3 ;《江蘇教育研究》2011·6B要目[J];江蘇教育研究;2011年18期
4 劉旭東;吳原;;教育研究的傳統(tǒng)與科學化[J];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5 ;校長語出驚人:教育就是今天睡好覺明天不跳樓[J];旅游時代;2011年07期
6 申衛(wèi)革;;教育學知識的實踐理性及其對教育研究的啟示[J];教育探索;2011年07期
7 李先智;;教師參與教育研究的特點與方法[J];中國成人教育;2011年14期
8 ;《江蘇教育研究》2011·6A要目[J];江蘇教育研究;2011年18期
9 ;《江蘇教育研究》2011·8B要目[J];江蘇教育研究;2011年24期
10 孫寶春;;回歸村莊[J];基礎教育;2006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情;;學!霸偕a理論”本土化的幾個問題[A];和諧共生:2007年全國博士生(教育類)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鄧友超;;莊澤宣及其《教育概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郭紅霞;;“質的研究方法”文獻綜述[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4 何志均;;民辦教育是教育經濟學應特別關注的領域[A];2006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5 王倫信;;論教育研究實證化趨勢在近代中國的發(fā)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6 傅維利;;教育研究原創(chuàng)性探析[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3—2004年度)[C];2003年
7 楊善發(fā);;試論夸美紐斯的教育研究法——類比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8 五中心理教育課題組;;教育行動研究:由被動科研走向自主科研——南京五中心理教育研究的轉向[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9 丁榕;;建立中學生心理素質檔案的實踐探索[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發(fā)展(下冊)[C];1999年
10 于洪卿;;西方教育科學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探究[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范南虹 通訊員 張亞平;省教育研究培訓院慶祝建院20周年[N];海南日報;2009年
2 李廣 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育研究繁榮背后的四大精神失落[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李茂;把教育研究放在顯微鏡下[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4 尚志鵬;市老區(qū)教育研究會確定今年支教重點[N];三峽日報;2008年
5 王喜旺;談教育研究中的四“通”[N];光明日報;2002年
6 王兆t,
本文編號:244781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447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