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定課程:內(nèi)涵、價值和發(fā)展路徑
本文選題:師定課程 切入點:內(nèi)涵 出處:《教育學術月刊》2012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師定課程"是指由教師個人對學校正式課程的內(nèi)容進行理解、加工并實施的課程。"師定課程"與"教師的課程"、"師本課程"、"生本課程"和"校本課程開發(fā)"之間有一定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師定課程的提出有其特殊的時代背景,其研究有利于拓寬課程研究的學術視野,提高法定課程的實施效果,促進中小學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師定課程的發(fā)展路徑包括提升教師的課程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營造合作的教師文化、提供有效的專業(yè)指導、加強師定課程的管理。
[Abstract]:The term "teacher-determined curriculum" refer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s of the formal school curriculum by the individual teacher,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 between "teacher curriculum" and "teacher curriculum", "teacher-oriented curriculum", "student-oriented curriculum" and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is conducive to broadening the academic horizon of curriculum research, improving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statutory curriculum and promot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eacher-determined curriculum includes improving teachers' curriculum literacy and arousing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participation. Create a cooperative teacher culture, provide effective professional guidance, an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eacher courses.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分類號】:G42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陳佑清;;“師本課程”簡論[J];湖北教育(教學版);2007年01期
2 姜新生;;從個人主義到自然合作:教師文化的理性建構[J];教師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3 崔允o7;;課程實施的新取向: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J];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4 馬云鵬;課程實施及其在課程改革中的作用[J];課程.教材.教法;2001年09期
5 于海波;;教師課程實施能力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1年12期
6 石鷗;;試論教師傳授教學內(nèi)容時的失真現(xiàn)象[J];上海教育科研;1995年07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本報記者 翟帆;[N];中國教育報;2005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歐光琳;;班主任對學生的心理懲罰及其避免[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S1期
2 王守恒;關于教育社會學研究本土化若干問題的思考[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3 殷世東;教師專業(yè)化的困惑及其對策[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4 阮成武;走向共生:教師教育與基礎教育關系的重構[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5 梁占歌;張振華;;建構主義思想對體育教育的啟示[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6 汪昌華;;論班級弱勢學生群體的社會資本缺失[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7 方體躍;;淺談教師的職業(yè)倦怠[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8 胡艷濤;;農(nóng)民工子女就學問題分析[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6年02期
9 查嘯虎;教育機會均等的歷史演進與現(xiàn)實思考[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10 周元寬;論教學過程中教師權威的消解[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曾曉東;;“擇!毙袨榕c義務教育公共利益空間的“重構”[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王靜;;工程力學課堂中師生心理因素[A];力學與工程應用(第十三卷)[C];2010年
3 易全勇;侯玉娜;;蟻族的生態(tài)特征及社會流動——兼對《蟻族:大學畢業(yè)生聚居村實錄》一書的述評[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4 諶安榮;;《學記》和諧教學思想及其當代價值[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5 張朝珍;;論教師教學決策思想的歷史嬗變及啟示[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羅曼;;貴州民族地區(qū)留守兒童教育環(huán)境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分析[A];“和諧發(fā)展與貴州小康社會建設”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白昊;;社會變遷中的教師角色透視[A];“改革開放30年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劉春花;;教師文化:教師專業(yè)成長之應有視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會第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陳焱焱;;試論德育中的教師權威[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10 蔡彬;;基于師范性與實踐性相統(tǒng)一的高職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A];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學優(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傳友;北京奧運會社會價值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2 向海英;學前教育課程創(chuàng)生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周曉紅;教育代價論[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楊洋;求同存異:在沖突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D];南開大學;2010年
5 王屯;大學社會評價中的符號資本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金世余;我國中小學音樂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雷冬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預期目標的偏離與調(diào)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8 方成智;艱難的規(guī)整[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9 鄭爽;我國教師教育者開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10 吳洪富;大學場域變遷中的教學與科研關系[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曾煥平;農(nóng)民工子女義務教育階段教育公平的實證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許翠冉;黑龍江省普通高中選修Ⅰ課程實施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孫麗影;幼兒教師課程權力個案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賈麗穎;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文化的重新理解與建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呂云濤;學校教育中不當懲罰問題探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董嬌;普通高中主科科任教師威信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徐艷君;初中教師間競爭關系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宮偉偉;促進高中生個性發(fā)展的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實踐[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韓冬雷;論高中歷史校本課程開發(fā)中的實施策略[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10 劉s,
本文編號:163668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636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