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與生活”關(guān)系之再思考——兼論“德育就是生活德育”
本文關(guān)鍵詞:“德育與生活”關(guān)系之再思考——兼論“德育就是生活德育”
【摘要】:生活是德育的根基,而不僅是德育的手段,生活與德育具有本體的關(guān)系。德育不是"回歸"生活,而是"建構(gòu)"生活;不是回歸"現(xiàn)實生活",而是建構(gòu)"可能生活"。德育不是建構(gòu)"所有生活",而是建構(gòu)"道德生活"。德育不僅關(guān)注道德"生活內(nèi)容",而且關(guān)注"道德生活方式"。因此,德育就是生活德育,是個體在完整的生活內(nèi)容中,以道德的生活方式,自覺建構(gòu)一種道德生活。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中小學生公民身份認同與當代公民教育建構(gòu)”(10JJD880009);2011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NCET-11-0989)
【分類號】:G41
【正文快照】: 20世紀90年代,隨著對知性德育脫離生活的批判,“德育回歸生活”的理念得以凸顯。新世紀以來,在這一理念的基礎(chǔ)上繼而提出了“生活德育”的思想,并在新一輪義務(wù)教育階段品德課程改革中得以貫徹。德育走向生活,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認同,但還存在著諸多分歧和模糊認識,需要進一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馮文全:關(guān)于“生活德育”的反思與重構(gòu)[J];小學德育;2010年08期
2 李鈺;;透視韓劇中的生活德育[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9年05期
3 張忠華;耿云云;;實踐性:生活德育的本質(zhì)特征與根本途徑[J];教育導(dǎo)刊;2009年08期
4 丁飛標;鄭國民;;構(gòu)建“生活德育”新體系的思考和實踐[J];教學與管理;2011年19期
5 劉鐵芳;面向生活 引導(dǎo)生活——回歸生活的德育內(nèi)涵與策略[J];教育科學研究;2004年08期
6 周小李;;論生活德育理念及其現(xiàn)實困境[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7 王瑋;;論美學精神與生活德育的契合[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8 張忠華;李明睿;;生活德育:我們研究了什么[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09年04期
9 宋艷;回歸生活德育的實踐途徑[J];安康師專學報;2005年01期
10 張忠華;耿云云;;對生活德育理論研究的反思[J];教育科學研究;2009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伯興;;試述生活德育的特性[A];江蘇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30周年慶祝大會論文集[C];2010年
2 尹紅霞;;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實效的關(guān)系研究[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通訊員 萬傳文 柏依樸;讓德育看得到[N];常德日報;2006年
2 合肥師范學院教育系 韓傳信;教師是“會說話的教科書”[N];中國教育報;2007年
3 山東省臨朐縣龍泉小學 潘福芹;運用信息技術(shù)重建學生課堂生活[N];中國教育報;2007年
4 ;做人教育[N];中國教師報;2005年
5 貴州省商業(yè)學校團委 任萍;關(guān)注學生的生活德育教育[N];經(jīng)濟信息時報;2007年
6 程少堂;第三只眼睛看課改[N];深圳特區(qū)報;2004年
7 本報記者 王慶華 通訊員 郭自強;課程改革:為紅山區(qū)教育插上騰飛的“翅膀”[N];赤峰日報;2006年
8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教育局局長 詹和祥;抓住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 推進素質(zhì)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6年
9 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qū)教育局 邱子華;新課程需要務(wù)實高效的教研機制[N];中國教育報;2007年
10 福建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教授,教育部新課程教學專業(yè)支持工作項目組組長 余文森;“三維目標”就像一個立方體的“長、寬、高”[N];中國教育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薛曉陽;學校制度情境中的學生道德生活[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喻學林;學校道德教育的有限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3 劉黔敏;德育學科課程:從理念到運行[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4 唐本鈺;學校教育中的道德價值生成[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青竹;學校生活德育尋索[D];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2 王瑋;美學精神與生活德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3 李恒川;陶行知生活德育思想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4 高月萍;班級里的道德生活[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5 王玲;情境德育——走向?qū)嵺`的生活德育模式[D];蘇州大學;2009年
6 康衛(wèi)忠;生活世界中的個體道德生成[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7 韓偉偉;回歸生活: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論探析[D];華僑大學;2012年
8 楊松峰;論價值商談型道德教育[D];河南大學;2007年
9 魏筠;學校道德信仰教育的缺失與重塑[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何琴;交往行為理論與德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13751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137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