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技術的本質探討
本文關鍵詞:教育中技術的本質探討
【摘要】:教育中技術的本質是對教育系統(tǒng)的利人的能動性改造,是人的價值體現,是歷史的、生成的。在技術、人、教育的關系中,人是目的,教育是手段,技術是環(huán)境條件;人為了生存和發(fā)展需要教育,技術服務和服從于教育發(fā)展的需要,教育提供了人和技術發(fā)展的空間。必須從人的本質力量的角度來理解教育系統(tǒng)的技術的價值,以"以人為本"為準則不斷調節(jié)技術與人的各種具體關系,從而促進技術、教育與人的同步發(fā)展。
【作者單位】:
【關鍵詞】: 教育與技術 技術的本質 以人為本
【分類號】:G40-057
【正文快照】: 在技術哲學研究領域,技術和社會的關系是普遍關注的話題,最有代表性的觀點是技術決定論和社會建構論。技術的二重性特征(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決定了技術決定論和社會建構論的觀點各有其合理性,又有片面性。不能只強調某一個方面,而需要從社會與技術的互動過程中把握兩者的關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吳國盛;技術與人文[J];北京社會科學;2001年02期
2 王嘯;“人是價值的存在”及其教育學意蘊[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3 王海霞;科學技術的本質、價值基準及其人文價值目標[J];科學管理研究;2005年05期
4 李宏偉;技術的價值觀[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5年05期
5 王樹松;簡論技術價值合理性[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4年12期
6 朱葆偉;關于技術與價值關系的兩個問題[J];哲學研究;1995年07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于秀彬;;科學與技術關系的演進歷史探究[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2 白臣;劉志江;;青少年誠信教育探微[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3 陳越紅;裴磊;;電影聲音技術:人類思維的外化顯現[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4 殷華成;;科學、技術的歷史發(fā)展及當代反思[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5 林魯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道德需要與層次[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5年10期
6 劉美鳳;王春蕾;徐恩芹;;信息技術教育應用的必要性及其評判標準[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7 巨乃岐;關于技術理性的幾點思考[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8 巨乃岐,邢潤川;廣義技術初探——試論技術的四種基本形態(tài)[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9 趙修渝;朱玲;;對多媒體技術教學運用的哲學反思[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10 張禮建;;基于人文向度的技術創(chuàng)新路徑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王大洲;關士續(xù);;走向技術認識論研究[A];第八次哈爾濱“科技進步與當代世界發(fā)展”全國中青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2年
2 王治東;;技術哲學研究的一種新進路——馬克思生存論的視角[A];山西大學2008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科學技術哲學)[C];2008年
3 謝魁;;軍事技術發(fā)展趨勢的理性內蘊[A];山西大學2008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科學技術哲學)[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君玲;網絡表達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2 劉翔;漢字生成系統(tǒng)構建探索[D];西南大學;2011年
3 徐紅梅;民族服飾文化傳承中的圖像記錄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4 牛文明;學科和課程的分化與綜合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李宏巖;在鄉(xiāng)土與高雅碰撞中再生[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6 吳立忠;當代社會形態(tài)的基本特征與運行機制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7 趙洪武;技與道—中國傳統(tǒng)技術話語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8 刁建新;文化傳承與多元化建筑創(chuàng)作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9 陽光輝;科技創(chuàng)新市場的國家干預法律機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10 衛(wèi)才勝;技術的政治[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存在經驗的缺位與對策[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2 張菲菲;技術現代性困境與出路[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3 陳婷;生物技術發(fā)展困境及其人文反思[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4 羅云;舍勒技術哲學思想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5 戴軼;以“尊重”為價值取向的課堂文化構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孫瀟柳;科技發(fā)展與文化進步互動機制的案例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7 李麗妹;山寨文化與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8 王露;我國工程師倫理理論與實踐初探[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9 張宗學;滇越鐵路與近代云南社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10 謝勇軍;滇越鐵路與近代云南經濟若干問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遠德玉;技術過程論的再思考[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2 楊耀坤;科學合理性是多方面聯系的總和──略論科學合理性的內涵結構(科學合理性問題系列論文之二)[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1999年03期
3 歐陽康;合理性與當代人文社會科學[J];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04期
4 ;20年來我國價值哲學的研究[J];中國社會科學;1999年04期
5 H.西格爾;十日;;評勞丹的規(guī)范自然主義[J];哲學譯叢;1992年01期
6 方朝暉;技術哲學與技術的價值——對技術價值的哲學思考[J];哲學研究;1990年05期
7 何中華;論作為哲學概念的價值[J];哲學研究;1993年09期
8 朱葆偉;關于技術與價值關系的兩個問題[J];哲學研究;1995年07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杜愛華;;淺談柔性管理在教育系統(tǒng)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J];濟寧師范?茖W校學報;2006年01期
2 賀才樂;胡志群;;生態(tài)思想政治教育系統(tǒng)構建初探[J];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業(yè)教育;2010年02期
3 ;眉山市東坡區(qū)教育局 以人為本,育人至上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J];四川教育;2009年05期
4 顧伯平;;以人為本 科學施教 為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作出新貢獻——在中國生命、生存、生活教育論壇上的致詞[J];云南教育(視界綜合版);2009年06期
5 徐宏偉;潘孝貴;;略論我國地(市)級“體教結合”的幾個理論問題[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6 朱永海;張新明;;論教育信息系統(tǒng)的演進——兼論教育信息生態(tài)的形成[J];中國遠程教育;2008年07期
7 張維紅;;關于高考招生錄取程序中公平問題的思考[J];湖北招生考試;2009年36期
8 錢虎;;武隆縣教育系統(tǒng)如何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J];決策導刊;2008年01期
9 李崇仙;;以人為本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02年11期
10 馬學才;;以人為本加速學校發(fā)展[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02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s,
本文編號:86553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865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