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網(wǎng)絡時代英語混合式教學的局限及對策
發(fā)布時間:2022-07-13 16:28
"線上+線下"為特征的混合式教學為英語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更加開放與直觀、自主與互動,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仍面臨整合式學習體驗感不強、學習者主體性和個性化尚未彰顯、評價手段單一且內(nèi)在激勵欠缺等問題。要真正發(fā)揮英語混合式教學的作用,應先明確泛在網(wǎng)絡中"混合"的原則,并在此基礎上從教學過程的整體連續(xù)性、師生角色及職責的定位、評價機制的多元程度等角度,對其提出具體的對策和改進措施。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英語混合式教學的內(nèi)生性局限
1. 整合式學習體驗感不強
2. 學習者主體性和個性化尚未彰顯
3. 評價手段單一且內(nèi)在激勵欠缺
二、泛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深化英語混合式教學改革的三原則
1. 多維交互的混合原則
2. 以人為本的混合原則
3. 控制過程的混合原則
三、泛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突破英語混合式教學局限性的對策
1. 提升混合式教學過程的整體連續(xù)性
2. 正確調(diào)適和定位師生在混合式教學中的角色及職責
3. 完善有效適度的混合式教學評價機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互聯(lián)網(wǎng)+”視域下繼續(xù)教育泛在學習資源建設模式探索[J]. 付雨朦,張一春,范文翔. 中國成人教育. 2018(18)
[2]基于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共同體探究[J]. 陳娟文,王娜,李金玉. 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 2017(09)
[3]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探析[J]. 楊芳,魏興,張文霞. 外語電化教學. 2017(01)
[4]混合式學習探究[J]. 杜世純,傅澤田. 中國高教研究. 2016(10)
[5]高等教育現(xiàn)代化視域下慕課的批判性分析[J]. 張繼明. 電化教育研究. 2016(03)
[6]混合式學習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五種假設[J]. Rebecca Launer,康文霞. 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 2011(01)
[7]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對教育技術(shù)的新啟示[J]. 雷鋼. 中國電化教育. 2010(06)
[8]體驗式大學英語教學的多元評價[J]. 金艷. 中國外語. 2010(01)
[9]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shù)理論的新發(fā)展[J]. 何克抗.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05(09)
本文編號:3660375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英語混合式教學的內(nèi)生性局限
1. 整合式學習體驗感不強
2. 學習者主體性和個性化尚未彰顯
3. 評價手段單一且內(nèi)在激勵欠缺
二、泛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深化英語混合式教學改革的三原則
1. 多維交互的混合原則
2. 以人為本的混合原則
3. 控制過程的混合原則
三、泛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突破英語混合式教學局限性的對策
1. 提升混合式教學過程的整體連續(xù)性
2. 正確調(diào)適和定位師生在混合式教學中的角色及職責
3. 完善有效適度的混合式教學評價機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互聯(lián)網(wǎng)+”視域下繼續(xù)教育泛在學習資源建設模式探索[J]. 付雨朦,張一春,范文翔. 中國成人教育. 2018(18)
[2]基于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共同體探究[J]. 陳娟文,王娜,李金玉. 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 2017(09)
[3]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探析[J]. 楊芳,魏興,張文霞. 外語電化教學. 2017(01)
[4]混合式學習探究[J]. 杜世純,傅澤田. 中國高教研究. 2016(10)
[5]高等教育現(xiàn)代化視域下慕課的批判性分析[J]. 張繼明. 電化教育研究. 2016(03)
[6]混合式學習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五種假設[J]. Rebecca Launer,康文霞. 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 2011(01)
[7]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對教育技術(shù)的新啟示[J]. 雷鋼. 中國電化教育. 2010(06)
[8]體驗式大學英語教學的多元評價[J]. 金艷. 中國外語. 2010(01)
[9]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shù)理論的新發(fā)展[J]. 何克抗.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05(09)
本文編號:366037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36603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