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自殺行為與風險決策的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17 09:25
研究背景與目的在中國高校中,自殺是影響最嚴重的一類突發(fā)公共事件,同時也是大學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在我國,15-34歲群體中,自殺已經(jīng)成為排位第一的死亡因素。有研究證實,決策缺陷會增加青少年對自殺行為的易感性。Nock等人在Lancet Psychiatry雜志發(fā)表的The psychology of suicidal behavior—文中提到自殺未遂患者存在明顯的決策受損現(xiàn)象。自殺行為,其本質上屬于風險決策,可以看作是個體為獲得一時解脫而做出的對個體極其不利的一種決策,是風險決策的極端例子。為了早期預防和制定有效的干預措施,明確大學生自殺行為的風險決策特點尤為關鍵。研究一開展了大學生自殺行為與風險決策關系的調查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自殺行為的特點,探究風險決策與自殺行為間的關系,探討自殺意念大學生、自殺計劃大學生與自殺未遂大學生風險偏好的差異以及風險偏好與總體自殺風險的關系;研究二開展了自殺行為大學生的風險決策任務研究,探討自殺意念組、自殺未遂組與健康對照組之間風險決策的差異,探討單相抑郁自殺行為者與雙相情感障礙自殺行為者風險決策的差異,探討自殺行為組的風險決策與總體自殺風險、抑...
【文章來源】:南方醫(yī)科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3-1氣球范式流程圖??Fig.3-1?the?flow?graph?of?Balloon?Analogue?Risk?Task??3.1.3.4研究訪談者與研究主試??
氣球平均吹氣數(shù)在兩組上則是呈正態(tài)分布,除正反饋后未爆氣球平均吹氣數(shù)不??是方差齊性,其余且方差齊性。??如表3-6和圖3-4所示,三組在總吹氣球數(shù)、吹爆氣球個數(shù)、總盈利、調整??后的平均吹氣數(shù)上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兩兩比較中,比起健康對照組,單雙相??自殺行為者均表現(xiàn)出顯著差異。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調整后的平均吹氣數(shù)??指標上
??如表3-7和圖3-5所示,三組只在負反饋后未爆氣球平均吹氣數(shù)上存在顯著??性差異,事后比較發(fā)現(xiàn)單雙相自殺行為者在負反饋后未爆氣球平均吹氣數(shù)上均??高于健康對照組。??表3-6三個組在BART風險尋求傾向指標的比較??Tab.3-6?Comparison?of?risk-taking?tendency?among?healthy?controls,?unipolar?depression??suicidalgroupandbipolar?disorder?suicidal?group????M±SD?F7H?P?成對比???較??總吹氣球數(shù)?①健康對照組?108.50土33.99?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學生生命意義感在負性生活事件與自殺風險間的調節(jié)與中介作用[J]. 肖蓉,賴巧珍,趙久波. 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 2018 (03)
[2]中文版抑郁量表信效度研究的系統(tǒng)綜述[J]. 孫曉艷,李怡雪,余燦清,李立明.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7 (01)
[3]抑郁障礙患者自殺行為研究進展[J]. 劉曉靜. 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3(04)
[4]真實和虛擬金錢獎賞影響風險決策行為[J]. 徐四華,方卓,饒恒毅. 心理學報. 2013(08)
[5]以自殺人際理論為基礎的大學生自殺預防體系構建[J]. 張姝玥,程詩婷. 中國電力教育. 2012(34)
[6]Buss和Perry攻擊問卷中文版的修訂和信效度[J]. 李獻云,費立鵬,張亞利,牛雅娟,童永勝,楊少杰. 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 2011(10)
[7]框架效應發(fā)生機制的辨優(yōu)啟發(fā)加工[J]. 段錦云,王重鳴. 心理學探新. 2011(01)
[8]自殺的病因學和現(xiàn)象學研究[J]. 石惠,陳屹. 科技信息. 2010(22)
[9]焦慮自評量表在精神疾病患者中的因子結構研究[J]. 王文菁,許明智. 廣東醫(yī)學. 2009(10)
[10]簡明國際神經(jīng)精神訪談中文版的臨床信效度[J]. 司天梅,舒良,黨衛(wèi)民,蘇允愛,陳景旭,董問天,孔慶梅,張衛(wèi)華.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9(07)
博士論文
[1]中國大學生自殺行為流行現(xiàn)況及三因素預警系統(tǒng)的初步研究[D]. 趙久波.南方醫(yī)科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自殺風險評估量表在住院抑郁障礙患者中的臨床應用研究[D]. 趙瑜.湖北中醫(yī)藥大學 2018
[2]沖動性對風險決策影響的實驗研究[D]. 王玉潔.廣州大學 2013
[3]對抑郁癥患者自殺意念及相關因素的認知心理干預研究[D]. 朱麗君.山西醫(yī)科大學 2011
[4]個體和情景因素對風險決策行為的影響[D]. 艾勤.江西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441529
【文章來源】:南方醫(yī)科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3-1氣球范式流程圖??Fig.3-1?the?flow?graph?of?Balloon?Analogue?Risk?Task??3.1.3.4研究訪談者與研究主試??
氣球平均吹氣數(shù)在兩組上則是呈正態(tài)分布,除正反饋后未爆氣球平均吹氣數(shù)不??是方差齊性,其余且方差齊性。??如表3-6和圖3-4所示,三組在總吹氣球數(shù)、吹爆氣球個數(shù)、總盈利、調整??后的平均吹氣數(shù)上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兩兩比較中,比起健康對照組,單雙相??自殺行為者均表現(xiàn)出顯著差異。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調整后的平均吹氣數(shù)??指標上
??如表3-7和圖3-5所示,三組只在負反饋后未爆氣球平均吹氣數(shù)上存在顯著??性差異,事后比較發(fā)現(xiàn)單雙相自殺行為者在負反饋后未爆氣球平均吹氣數(shù)上均??高于健康對照組。??表3-6三個組在BART風險尋求傾向指標的比較??Tab.3-6?Comparison?of?risk-taking?tendency?among?healthy?controls,?unipolar?depression??suicidalgroupandbipolar?disorder?suicidal?group????M±SD?F7H?P?成對比???較??總吹氣球數(shù)?①健康對照組?108.50土33.99?5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學生生命意義感在負性生活事件與自殺風險間的調節(jié)與中介作用[J]. 肖蓉,賴巧珍,趙久波. 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 2018 (03)
[2]中文版抑郁量表信效度研究的系統(tǒng)綜述[J]. 孫曉艷,李怡雪,余燦清,李立明.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7 (01)
[3]抑郁障礙患者自殺行為研究進展[J]. 劉曉靜. 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3(04)
[4]真實和虛擬金錢獎賞影響風險決策行為[J]. 徐四華,方卓,饒恒毅. 心理學報. 2013(08)
[5]以自殺人際理論為基礎的大學生自殺預防體系構建[J]. 張姝玥,程詩婷. 中國電力教育. 2012(34)
[6]Buss和Perry攻擊問卷中文版的修訂和信效度[J]. 李獻云,費立鵬,張亞利,牛雅娟,童永勝,楊少杰. 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 2011(10)
[7]框架效應發(fā)生機制的辨優(yōu)啟發(fā)加工[J]. 段錦云,王重鳴. 心理學探新. 2011(01)
[8]自殺的病因學和現(xiàn)象學研究[J]. 石惠,陳屹. 科技信息. 2010(22)
[9]焦慮自評量表在精神疾病患者中的因子結構研究[J]. 王文菁,許明智. 廣東醫(yī)學. 2009(10)
[10]簡明國際神經(jīng)精神訪談中文版的臨床信效度[J]. 司天梅,舒良,黨衛(wèi)民,蘇允愛,陳景旭,董問天,孔慶梅,張衛(wèi)華.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9(07)
博士論文
[1]中國大學生自殺行為流行現(xiàn)況及三因素預警系統(tǒng)的初步研究[D]. 趙久波.南方醫(yī)科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自殺風險評估量表在住院抑郁障礙患者中的臨床應用研究[D]. 趙瑜.湖北中醫(yī)藥大學 2018
[2]沖動性對風險決策影響的實驗研究[D]. 王玉潔.廣州大學 2013
[3]對抑郁癥患者自殺意念及相關因素的認知心理干預研究[D]. 朱麗君.山西醫(yī)科大學 2011
[4]個體和情景因素對風險決策行為的影響[D]. 艾勤.江西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44152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34415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