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為師?——《師說》中的“師道不傳”的問題辨析
發(fā)布時間:2021-01-03 01:49
《師說》中所提到的"師道",是先秦時期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教育實踐活動所沉淀下的智慧遺產(chǎn)。然而漢以降,"師"作為"道"的體現(xiàn)者、傳播者、捍衛(wèi)者等身份的不斷缺失,以及"道"自身所出現(xiàn)的危機,使得傳統(tǒng)師道的社會價值屢遭挑戰(zhàn),直至不傳;诖,韓愈嘗試尋求解決"師道不傳"的理論與現(xiàn)實路徑:一是"師"要樹立威嚴,履行新的使命與職責;二是"道"要與時俱進,重新構(gòu)建其傳承脈絡(luò)與體系;三是以"文"作為師道傳承的有形載體。韓愈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chǔ)上更新原有的師道內(nèi)涵,以期實現(xiàn)"師道有傳",進而促成尊師重教的新局面。
【文章來源】:教師教育研究. 2019年05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不傳的“師道”是什么?
二、師道為何會不傳?
(一)“師”的問題
(二)“道”的問題
三、“眾”的問題
四、師道如何才能有傳?
(一)賦予“師”以威嚴與使命
(二)“道”的與時俱進
(三)以“文”為傳承載體
五、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傳統(tǒng)教師文化的特點與意蘊[J]. 蔣純焦. 教師教育研究. 2019(02)
[2]宋明理學師道觀論說[J]. 徐公喜. 孔子研究. 2015(05)
[3]中國古代師資文化要義——“師說”辨析[J]. 陳桂生,張禮永. 教育研究. 2015(09)
本文編號:2954072
【文章來源】:教師教育研究. 2019年05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不傳的“師道”是什么?
二、師道為何會不傳?
(一)“師”的問題
(二)“道”的問題
三、“眾”的問題
四、師道如何才能有傳?
(一)賦予“師”以威嚴與使命
(二)“道”的與時俱進
(三)以“文”為傳承載體
五、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傳統(tǒng)教師文化的特點與意蘊[J]. 蔣純焦. 教師教育研究. 2019(02)
[2]宋明理學師道觀論說[J]. 徐公喜. 孔子研究. 2015(05)
[3]中國古代師資文化要義——“師說”辨析[J]. 陳桂生,張禮永. 教育研究. 2015(09)
本文編號:295407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29540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