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饋頻率對追蹤任務技能學習影響的實驗研究
【圖文】:
2.2 獲得階段從圖1可見,練習階段,組間差異顯著F(3,44)=9.51,P<0.05。經LSD法檢驗,相對頻率50%組、相對頻率75%組以及相對頻率100%組的操作績效明顯好于相對頻率25%組,而三組之間無顯著差異,但是隨著相對頻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金亞虹,章建成,孫耀華,任杰;延遲結果反饋對追蹤任務技能學習的影響[J];心理科學;2001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金亞虹,章建成,任杰;任務復雜程度對結果反饋時間點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08期
2 何振強;太極拳教學新探索[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3 蔡正新;盧高峰;;反饋頻次對羽毛球技能學習效果的影響[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4 金亞虹;運動技能學習中影響自身覺察錯誤能力形成的若干因素研究——從結果反饋時間點適宜值的視角[J];體育科學;2005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許麗梅;運動技能學習的反饋效果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燕成,段運勝;對動作技能學習中“找感覺”的剖析[J];體育師友;2002年05期
2 虞明蔚,黃超群;體操教學中的“遷移”及其運用[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1年01期
3 王松;淺析體育課教材安排與內在生成性動作技能學習的關系[J];九江師專學報;2001年05期
4 李振波;動作技能學習理論述評[J];職教通訊;1998年08期
5 肖甫喬,肖化移;關于動作技能學習的評價[J];現(xiàn)代技能開發(fā);1999年08期
6 鐘秉樞;動作技能的學習與程序教學[J];安徽體育科技;1984年02期
7 劉速;;動作技能形成理論中的認知論觀點述評[J];體育科學;1985年04期
8 彭艷;在體操教學訓練中掌握動作技能的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9 王穗蘋;動作技能學習的遷移研究[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6期
10 邵國華;蒙格;;動作技能遺忘研究綜述[J];科教文匯(上半月);200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方志偉;陳勇;宋金綱;楊蘊;馬育林;;1074例軟組織肉瘤發(fā)病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屆骨科學術會議暨第一屆國際COA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2 熊立文;;關于枚舉歸納法的幾種理論[A];邏輯今探——中國邏輯學會第五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6年
3 方志偉;陳勇;宋金綱;楊蘊;馬育林;;1074例軟組織肉瘤發(fā)病分析[A];第四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陳小惠;陳劍夫;;基于平行Boltzmann機的機動多目標數(shù)據(jù)關聯(lián)問題研究[A];1995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5年
5 石巖;;中國高水平射擊運動員訓練方法的心理學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6 穆艷玲;;體育教學仿真系統(tǒng)的初探[A];2006年全國體育儀器器材與體育系統(tǒng)仿真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6年
7 沈玉梅;;對初始歸納概率本性的探討[A];1994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4年
8 康國軍;房德斌;佟文琪;;電磁頻散規(guī)律對多頻地下電磁探測的影響及校正[A];1998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8年
9 潘,
本文編號:256283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2562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