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課程改革_新課程改革人本路向檢視.pdf
本文關鍵詞:新課程改革的人本路向檢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新課程改革的人本路向檢視
教育學原理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范涌峰
指導教師廖其發(fā)教授
摘 要
只有不斷地反思才能進步,因此,反思任何時候都不能停止,因為我們一直
在追求進步。新課程改革實施至今,在理論上出現(xiàn)過幾次大的爭論,在實踐上也
出現(xiàn)了諸多問題,為此,,我們極有必要在新課改實施九年后的今天對其進行全面
的反思。本研究正是基于筆者實踐性的教育研究立場,抓住課程改革的靈魂一課
程價值取向進行反思,試圖對新課程改革的人本化價值取向進行較為深入的反思
與重構。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觀點如下:
第一部分為新課程改革人本化的現(xiàn)實表征。通過對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特征的
概括,從理論與實踐層面論述了新課程改革的人本化表征:以課程標準代替教學
大綱:課程目標追求人的自我實現(xiàn)和自由解放;課程結構與內容對生活世界的強
烈關照;宣揚學生主體性的教學觀和師生觀;著眼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課程評價。
論證了新課程改革的人本路向。
第二部分為新課程改革人本路向的回眸與反思。首先對新課程改革人本路向
的源頭或者說軌跡作了簡要概述,認為“人本"價值取向在我國經(jīng)歷了80年代的
“發(fā)芽一至lJ90年代的“開花"再到新世紀課程改革“結果"的發(fā)展過程。進而分
析了新課程改革人本化的動因,認為從現(xiàn)實動因來說,新課程改革遵循人本路向
是中國社會政治民主化、經(jīng)濟市場化、文化多元化發(fā)展的產物和傳統(tǒng)教育對學生
主體性的壓抑等方面原因造成的.;從理論動因來說,則是知識觀的后現(xiàn)代轉向和
我國教育理
本文關鍵詞:新課程改革的人本路向檢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8816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188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