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背景下學科帶頭人的角色定位
本文選題:學科帶頭人 + 新課程實施。 參考:《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年06期
【摘要】:正從一般意義上說,學科帶頭人理當是在本學科學術積累、教學智慧與實施技能諸方面有特長者。他對本學科教學深有研究,但他不僅僅是學科教學的純研究者;他擅長本學科教學,但他不僅僅是狹隘意義上的所謂教學能手。在新課程實施的背景下,學科帶
[Abstract]:In a general sense, the subject leader should be a person with special abilities in the academic accumulation, teaching wisdom and implementation skills of the subject. He has a deep research on the subject teaching, but he is not only a pure researcher in the subject teaching; he is good at the subject teaching, but he is not only a so-called teaching expert in a narrow sense. In the contex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subject belt
【分類號】:G42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慶典;;要認真識別與克服新課程課堂教學中的某些假象[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年06期
2 朱元元;;新課程實施中部分教師消極對待行為的原因分析[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3 ;拓展學術視野 優(yōu)化教育品質[J];現(xiàn)代教學;2011年06期
4 高玉平;;納溪區(qū)打古鎮(zhèn)教師隊伍現(xiàn)狀及建設的調查報告[J];瀘州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01期
5 尹瑤芳;;豐富培訓形式 提高區(qū)骨干教師培訓有效性[J];現(xiàn)代教學;2011年06期
6 李玲;趙千秋;;教研員專業(yè)發(fā)展的困境與對策[J];教學與管理;2011年22期
7 黃春燕;教師多元評價策略之我見[J];基礎教育;2005年09期
8 李源田;楊冰;;培育農(nóng)村“種子教師”,助推城鄉(xiāng)教育統(tǒng)籌發(fā)展——重慶市對“國培計劃”的理論認識與實踐探索[J];人民教育;2011年11期
9 陳夫義;;突出重點 擴大亮點 突破難點——2011年度海南省教研工作報告[J];新課程(綜合版);2011年06期
10 陳公泉;;新課程實施背景下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挑戰(zhàn)與策略[J];甘肅科技;2011年1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殿奎;;在新課程實施中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2 邵武市實驗小學課題組;黃新凱;;構建和諧校園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研究課題結題報告[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3 戴建鋒;;張謇教育思想對新課程實施的啟示[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4 徐兵強;;網(wǎng)絡課堂教學,切勿帶傷上路——新課程下對網(wǎng)絡課堂教學的爭議和反思[A];校園文學編輯部寫作教學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李茂森;;校本研修,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助推器[A];2007“校本培訓”主題論壇論文集[C];2007年
6 楊應元;;民辦教師評價體系[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周學山;;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創(chuàng)造最佳的教育效果[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寧夏卷)[C];2010年
8 解國柱;;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民辦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積極構建與新課程改革相適應的教師評價體系[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羅國鳳;;淺談借鑒多元智能理論構建校本培訓機制的策略[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10 朱承敏;;民辦學校教師人力資源配置的問題與對策[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小兵;家校聯(lián)動,新課程一路走好[N];中國教師報;2005年
2 見習記者 丁雷;每年50萬重獎教學“大拿”[N];大連日報;2006年
3 北京教育學院 郭世安;學科帶頭人要真正發(fā)揮引領作用[N];中國教育報;2007年
4 本報記者 李建平 周玲玲;管理:如何為新課程實施提供保障[N];中國教育報;2004年
5 劉可欽;新課程實施中的教師行為要求[N];中國教育報;2003年
6 馬云鵬 唐麗芳;新課程實施的問題與對策[N];光明日報;2002年
7 王瑩;新課程實施后的再思考[N];中國教師報;2006年
8 記者 李桂敏;市教師進修學院送教下鄉(xiāng)促進新教改[N];盤錦日報;2008年
9 蘇軍;以點帶面促進新課程實施[N];文匯報;2003年
10 黃海亞;找尋新課程實施中的合力[N];中國教師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晉銀峰;新課程實施中的教學文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張新海;新課程實施中的教師阻抗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3 王平;課程改革中的文化適應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姜榮華;課程實施程度的評價工具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一丹;新課程實施中教師適應過程的調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2 陳曦;新課程實施中的校長角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3 邵乃旭;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專業(yè)自主權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7年
4 高永勇;新課程背景下校長的學校文化建設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5 林菲菲;新課程背景下情境教學的比較教育初探[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6 鄭敏;合作的專業(yè)建構策略對教師新課程適應性影響的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7 董靜;新課程實施背景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需要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8 楊娜;新課程實施中的教師文化適應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9 龔陽春;新課程實施下的學校管理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4年
10 黃國寶;試論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86929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1869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