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教育政策價值取向的偏差與糾正
本文關鍵詞:我國教育政策價值取向的偏差與糾正
更多相關文章: 教育政策 價值取向 公平機制 教育改革 政府職責 教育公平 教育資源配置 運行機制 偏差 非義務教育
【摘要】:我國教育政策價值取向近年來出現(xiàn)了一些偏差,這不僅直接導致了教育的不公平,而且還加劇了社會的不公平。針對我國教育政策價值取向出現(xiàn)的偏差,必須通過確立公平的教育政策價值取向、建立公平的教育政策運行機制、深化教育改革、強化政府職責等措施加以糾正。
【作者單位】: 空軍工程大學理學院;
【分類號】:G520
【正文快照】: 公共政策的本質是社會利益的集中反映,這一本質決定了公共政策必須反映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關注社會公平問題。教育政策作為公共政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公平應該成為其基本的價值取向?v觀我國教育政策的實施過程,我們發(fā)現(xiàn),近年來,我國教育政策的價值取向出現(xiàn)了偏差,偏離了公平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韓麗;;腐敗與執(zhí)政成本相關性及對策分析[J];法制與經(jīng)濟;2006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任慶國;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政策框架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姚荔青;中國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的政府治理[D];蘇州大學;2006年
2 吳端端;預防政府重大投資項目決策失誤的法律機制構建[D];福州大學;2006年
3 耿娜;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背景下我國鄉(xiāng)村治理的困境及對策研究[D];河南大學;2007年
4 唐李;當代農民的生育情況及差異原因分析[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5 王劍;略論我國公民的遷徙自由權[D];蘇州大學;2006年
6 馬軍惠;中國政府環(huán)境保護管理體制的改革完善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尼·紹爾揚,黃坤坊 ,蔡振生;南斯拉夫教育理論和政策的一些問題[J];比較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2 天野郁夫 ,司蔭貞;教育的國際動向[J];比較教育研究;1980年05期
3 司蔭貞;西歐的就業(yè)與教育政策[J];比較教育研究;1980年06期
4 宮坂廣作 ,辛華;對現(xiàn)代教育的批判性探討[J];國外社會科學;1980年12期
5 瞿葆奎;鐘啟泉;;教育政策與教育科學[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0年06期
6 孫文龍;;英國保守黨的教育政策[J];外國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7 梁忠義;;戰(zhàn)后日本國民經(jīng)濟計劃中的教育政策和計劃及其實施[J];外國教育研究;1980年03期
8 杜伯奎;;教育在發(fā)展國民經(jīng)濟中的作用——應該重視教育經(jīng)濟學的研究[J];學術研究;1980年02期
9 趙相國;對教育科學研究中幾個問題的認識[J];麗水師范?茖W校學報;1981年02期
10 T·烏馬洛夫 ,許洪聲;印度的教育政策[J];比較教育研究;198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子良;;韓非法思想的價值取向[A];三晉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專集[C];1998年
2 楊洪承;;聞一多的詩歌文化精神論——從詩人文化價值取向談起[A];聞一多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C];1999年
3 姚培清;;文化出形象,文化出效益——淺談“小紹興”的商業(yè)文化[A];海派商業(yè)文化論文集[C];1995年
4 張惠娜;;知識經(jīng)濟與縣級圖書館[A];福建省圖書館學會“知識經(jīng)濟與圖書館服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5 陳曉敏;耿玉昆;;略談企業(yè)精神的建構[A];公關與企業(yè)發(fā)展——名牌戰(zhàn)略與企業(yè)發(fā)展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1997年
6 姚秋杰;;論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價值觀建構[A];高舉旗幟 繼往開來——吉林省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二十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7 殷越男;;企業(yè)理念是企業(yè)致勝的法寶[A];社會主義與市場經(jīng)濟——全國社會主義與市場經(jīng)濟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1999年
8 李黎明;;試論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與為人民服務[A];社會主義與市場經(jīng)濟——全國社會主義與市場經(jīng)濟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1999年
9 呂美生;;論方東樹《昭睞詹言》——兼評“桐城詩派”的百年走勢與價值取向[A];“新中國文學理論五十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10 李潤新;;論當代社會儒家價值觀的意義[A];儒學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化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帆;對于中國地下經(jīng)濟的粗略估計[N];天津工商報;2000年
2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師 陳立思;如何看待國外思想政治教育?[N];北京日報;2000年
3 謝少華;當今國外教育政策研究特點述要[N];中國教育報;2000年
4 袁振國;教育政策研究的新視野[N];中國教育報;2000年
5 厲以寧;教育事業(yè)與資本市場[N];中國教育報;2000年
6 許冰梅;評合同法的價值取向之一——鼓勵交易[N];法制日報;2000年
7 張炯;文學評論與價值取向[N];光明日報;2000年
8 西北師范大學高教所 安心;西部高等教育宏觀管理制度的價值取向[N];光明日報;2000年
9 本報記者 金振蓉;楊振寧談百年科技發(fā)展與教育改革[N];光明日報;2000年
10 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 戴玉忠;司法公正的價值取向與保障機制[N];人民法院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旭東;現(xiàn)代課程的價值取向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0年
2 李家成;關懷生命[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3 傅建明;我國小學語文教科書價值取向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4 溫奉橋;現(xiàn)代性視野中的張恨水小說[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5 吳玢鋒;黨的政策運行過程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3年
6 王春燕;中國學前課程百年發(fā)展、變革的歷史與思考[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7 周建平;追尋教學道德[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8 祁型雨;利益表達與整合[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9 周彬;教育政策基礎的經(jīng)濟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10 沈志莉;發(fā)展性高等教育評價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艾秀梅;當代大眾文化價值取向的現(xiàn)實透視[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2 賈啟鴻;跨文化交際失誤與外語教學[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3 王明星;論特定范圍內的無限度正當防衛(wèi)[D];鄭州大學;2000年
4 彭波;關于思想政治課價值取向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5 何小忠;教育理論與實踐及其關系的嘗試性建構[D];曲阜師范大學;2000年
6 向仁富;北洋政府時期北京國立八高校教師索薪運動[D];四川師范大學;2001年
7 石義斌;經(jīng)濟全球化與當代中國的價值觀念變遷[D];中共中央黨校;2001年
8 王麗霞;守望民間[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9 陳碧云;魯迅對病態(tài)人格的刻劃給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10 宋丹蕾;中國傳統(tǒng)價值觀念及其當代轉向[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124804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1248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