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遠程培訓中在線參與度的分析與計算
本文關鍵詞:教師遠程培訓中在線參與度的分析與計算
【摘要】:教師遠程培訓中在線學習參與度是遠程培訓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它既可以評價學員學習參與情況,又是實現過程性評價的重要一環(huán)。如何分析在線參與度將是遠程培訓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通過制定參與度的評價指標將有利于指導和規(guī)范學員的行為表現。本文介紹了遠程培訓中的在線參與度,從表層和深層兩個層面分析在線參與度的分析和計算,并且設計了參與度分析評價表,并通過具體實例來展示在線參與度的分析和計算,嘗試將學員的參與情況以雷達圖來進行表征,讓學員了解自己的學習表現。
【作者單位】:
【分類號】:G451.1
【正文快照】: 前言基于網絡環(huán)境的遠程培訓不同于傳統的面對面培訓,它更強調的是一種參與性、分享性和貢獻性,是一種過程性和參與性的學習。這種基于網絡形式的培訓不能像面對面培訓一樣較為直觀地獲得學員的學習參與情況,從而比較客觀公正地評價學員的學習參與度。對于遠程在線培訓來說,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群;論習得性失助在教育活動中的負面影響及防范[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4期
2 耿德紅;;積極開展課外活動 全面提高中學生的英語素質[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3 相華利;論譯者對翻譯的操控現象[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4 吳冬芹,周彩英;淺析沉浸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J];安康師專學報;2004年06期
5 謝璞,胡敏;試論物理教學方法[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年01期
6 胡安琦;論體育教學中的思維[J];安徽體育科技;1998年01期
7 楊曉軍;;體育教學中社會認知規(guī)律的應用分析[J];安徽體育科技;2006年05期
8 韓琴;胡衛(wèi)平;周宗奎;;國外對課堂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造性問題提出能力的影響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9 鄧玉,孫喬,劉東輝;“羅斯法”在普通高校跨欄跑教學中的實驗研究及其啟示[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6年04期
10 關學雷,王智明;普通高校足球選項課中足球意識的培養(yǎng)[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甘國平;;科普資源利用與未成年人科學素質培養(yǎng)[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四)[C];2007年
2 王麗萍;;概念圖的理論及其在化學復習中的應用[A];甘肅省化學會成立六十周年學術報告會暨二十三屆年會——第五屆甘肅省中學化學教學經驗交流會論文集[C];2003年
3 胡婉媚;王洪明;;荊州部分地區(qū)中學生化學學習動力的調查與分析[A];湖北省中學化學“兩學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文件和論文集[C];2007年
4 邰麗萍;;信息技術與中職學校禮儀課程整合的模式探究[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周靜;;我國普通高校音樂欣賞教材取樣分析與編寫問題探討[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6 張丁;黃益明;;聾生的社會交往障礙和構筑聾生適應社會交往的良好心理基礎[A];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三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姚靜;情境問題教學對學生數學認知的作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2 趙建華;Web環(huán)境下智能協作學習系統構建的理論與方法[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3 鄒玉玲;主體性體育及其課程觀探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4 王兄;基于圖式的數學學習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宋曉平;數學課堂學習動力系統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6 黃遠振;生態(tài)哲學視域中的中國外語教育[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7 馬莉;運動技術理念的隱喻與詮釋[D];北京體育大學;2005年
8 劉合榮;事實與價值[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9 陸書環(huán);數學史上的“問題解決”及其HPM視域下教學策略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俞遠光;中學化學演示實驗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2 康午生;中學生化學實驗技能的形成與訓練的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0年
3 李英翠;教育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的文化生境[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4 魏峰;大學生人格五因素及其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5 戴風明;蘇北農村初中數學學習困難學生的情況分析與對策研究[D];揚州大學;2001年
6 郭德紅;論教學論學派[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7 高彥文;中美中小學教育現狀的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8 潘龍剛;語感、語言意識與語文教學論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9 秦喜超;現代中學化學教師素質的初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10 黎丹;主體性化學課程教學探索[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席玉生,莊正;教師培訓“兩忌”[J];中小學管理;1999年11期
2 楊淵云;周航;;始終把教師培訓貫穿于廣西教育的全過程[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1年08期
3 丹林;;循序漸進:有效教師培訓的必然要求[J];中國教師;2011年11期
4 喬立維;;教師培訓與教師成長[J];學周刊;2011年25期
5 胡國軍;;學習“課堂互動”理論 創(chuàng)新教師培訓課堂[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1年08期
6 肖萬祥;;論終身學習背景下教師培訓機構的職能轉型[J];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研究);2011年07期
7 金輝;;休閑培訓的可行性淺探[J];生活教育;2011年14期
8 李娟;張家銘;;甘肅省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fā)展策略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9 黃利發(fā);;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全面的教師培訓、鞏固與支援計劃[J];現代教育技術;2011年05期
10 王換超;張慶秀;;依托“國培計劃”探索優(yōu)化教師培訓的有效途徑[J];中小學電教;2011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蔚東英;王民;;中國大陸地區(qū)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教師培訓現狀研究[A];2007年海峽兩岸環(huán)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畢玉海;;教師角色與教師培訓[A];跨世紀園丁工程論叢[C];2000年
3 陳駒;;教學設計訓練: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有效途徑[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4 ;增強教師培訓實效性 促進教師自主成長[A];河北省教育廳2009年繼續(xù)教育工作會議暨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2009年年會交流材料匯編[C];2009年
5 馬世新;馬學戈;方大鵬;;發(fā)揮網絡優(yōu)勢,實施遠程教育,推進教師培訓[A];走進新教育:黑龍江省教育學會“十五”教育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成果集[C];2006年
6 鄭雁;鄭旖旎;章蘇靜;;教育信息化調查研究報告[A];中國教育技術協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7 陳自和;;利用網絡資源 探索教師培訓新模式[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8 ;構建研訓教一體化教師培訓體系 促進縣域教師專業(yè)發(fā)展[A];河北省教育廳教師繼續(xù)教育與教師培養(yǎng)模式改革研討會暨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2010年年會交流材料匯編[C];2010年
9 陳自和;;利用網絡資源 探索教師培訓新模式[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10 ;明確思路 夯實基礎 扎實推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A];河北省教育廳教師繼續(xù)教育與教師培養(yǎng)模式改革研討會暨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2010年年會交流材料匯編[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廣東省中山市教師進修學!≮w龍山;教師培訓“非常6+1”[N];中國教育報;2005年
2 江蘇省張家港市沙洲小學副校長 陳惠芳;教師培訓 且行且思[N];中國教育報;2005年
3 浙江省奉化市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 周建國;教師培訓要“看人下菜碟”[N];中國教育報;2005年
4 楊義龍;教師培訓莫“走樣”[N];大理日報(漢);2005年
5 記者 李鴿;拉薩市城關區(qū)教師培訓中心建成[N];西藏日報;2009年
6 趙龍山 廣東省中山市教師進修學院副教授;香港教師培訓的啟示[N];中國教育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解艷華 輯;納雍教師培訓:需要的是一種精神[N];人民政協報;2010年
8 特約記者 令治清 通訊員 湯奮林;澤普 建立教師培訓長效機制[N];喀什日報(漢);2010年
9 劉希文;正鑲白旗投入120萬元用于教師培訓[N];內蒙古日報(漢);2010年
10 記者 阿天梅;教師培訓平臺多 整體素質穩(wěn)步升[N];柴達木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詹青龍;信息技術教師培訓模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張生;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下基于學習活動的形成性評價的理論與實踐[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3 于維濤;縣域教師發(fā)展支持體系建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杜靜;英國教師在職教育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5 馬艷芬;教師教育發(fā)展困境的制度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6 馬敏;PCK論[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Florida Khumbo Banda(麗達);馬拉維杜馬西學院遠程教育學習支持系統研究:對變革的啟示[D];西南大學;2012年
8 張超;教師遠程培訓的學習干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孫穎;從自在到自覺[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孫傳遠;教師學習:期望與現實[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道鳴;基于Web的科學教師培訓系統的研究與開發(fā)[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2 邱曉丹;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能力發(fā)展的有效途徑:行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潘岳祥;新教師入職教育的模式構想與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4 高玉英;中美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標準》比較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5 王永平;參與式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6 劉娜;基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階段的教師培訓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7 黃娟;項目管理在教師遠程培訓中的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羅小華;地方教師培訓管理有效性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9 楊英;參與式教師培訓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年
10 于沛東;農村教師培訓中遠程學習支持服務系統的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21528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1215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