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主題圖書裝幀設計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21 17:36
文章旨在研究博物館主題圖書裝幀設計的價值和策略。博物館主題圖書是發(fā)掘博物館IP的內容形態(tài),其裝幀設計能夠促進讀者對博物館館藏資源的深度解讀。立足當下將文博圖書做美做精,發(fā)揮主題圖書的優(yōu)勢,需采用創(chuàng)新策略為閱讀增值,注重國風插圖的繪制、書法字體的特殊應用、信息可視化的版面編輯、整體形態(tài)的設計,以期達到閱讀與認知的轉化、文化啟蒙與傳承的閱讀目的,全面提升博物館主題圖書裝幀設計的整體品質,重塑閱讀體驗,實現(xiàn)文化要素的時代轉碼以及深化文博教育邊界的多重價值,促進博物館主題圖書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文章來源】:編輯之友. 2020,(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博物館主題圖書裝幀設計的現(xiàn)狀及問題
二、注重博物館主題圖書裝幀設計的現(xiàn)實價值
1.裝幀設計助力文博IP圖書出版
2.裝幀設計助推館藏文化的時代轉碼
3.裝幀設計拓展文博與出版教育的邊界
三、博物館主題圖書裝幀設計的創(chuàng)新策略
1.國風插圖助力文化啟蒙與傳承
2.書法善本字體應用還原善本再版藝術高度
3.信息可視化版面編輯引導閱讀與認知的轉化
4.整體形態(tài)設計拓展閱讀體驗的維度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得到App的運營之道對出版企業(yè)轉型知識服務商的啟示[J]. 林麗萍. 傳播與版權. 2017(12)
[2]端硯文化資源可視化模型設計與實現(xiàn)[J]. 郭瑞芳. 情報探索. 2017(05)
[3]古籍整理出版中善本字庫建設的重要性研究[J]. 劉宇,周雅琴. 編輯之友. 2017(03)
[4]信息可視化分析工具的比較分析——以CiteSpace、HistCite和RefViz為例[J]. 田軍. 圖書館學研究. 2014(14)
[5]中國民族文化在現(xiàn)代書籍設計中的體現(xiàn)[J]. 高源,熊顯林. 編輯之友. 2011(11)
[6]從戰(zhàn)略高度推進兒童閱讀[J]. 朱淑華.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10(02)
[7]博物館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互動[J]. 趙冬菊. 廣西民族研究. 2006(02)
[8]數(shù)字圖書館可視化接口相關技術研究[J]. 周寧,程紅莉. 數(shù)字圖書館論壇. 2007 (02)
本文編號:3449437
【文章來源】:編輯之友. 2020,(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博物館主題圖書裝幀設計的現(xiàn)狀及問題
二、注重博物館主題圖書裝幀設計的現(xiàn)實價值
1.裝幀設計助力文博IP圖書出版
2.裝幀設計助推館藏文化的時代轉碼
3.裝幀設計拓展文博與出版教育的邊界
三、博物館主題圖書裝幀設計的創(chuàng)新策略
1.國風插圖助力文化啟蒙與傳承
2.書法善本字體應用還原善本再版藝術高度
3.信息可視化版面編輯引導閱讀與認知的轉化
4.整體形態(tài)設計拓展閱讀體驗的維度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得到App的運營之道對出版企業(yè)轉型知識服務商的啟示[J]. 林麗萍. 傳播與版權. 2017(12)
[2]端硯文化資源可視化模型設計與實現(xiàn)[J]. 郭瑞芳. 情報探索. 2017(05)
[3]古籍整理出版中善本字庫建設的重要性研究[J]. 劉宇,周雅琴. 編輯之友. 2017(03)
[4]信息可視化分析工具的比較分析——以CiteSpace、HistCite和RefViz為例[J]. 田軍. 圖書館學研究. 2014(14)
[5]中國民族文化在現(xiàn)代書籍設計中的體現(xiàn)[J]. 高源,熊顯林. 編輯之友. 2011(11)
[6]從戰(zhàn)略高度推進兒童閱讀[J]. 朱淑華.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10(02)
[7]博物館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互動[J]. 趙冬菊. 廣西民族研究. 2006(02)
[8]數(shù)字圖書館可視化接口相關技術研究[J]. 周寧,程紅莉. 數(shù)字圖書館論壇. 2007 (02)
本文編號:344943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44943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