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網絡視角下高?鐚W科團隊知識互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20 22:10
本文關鍵詞:社會網絡視角下高?鐚W科團隊知識互動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社會網絡 高?鐚W科團隊 知識互動 社會網絡模型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代科學研究呈現(xiàn)出了研究目標宏達、投資強度大、多學科交叉的特征,要想在現(xiàn)代科研范疇內實現(xiàn)重大科研突破,不同學科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必不可少,而跨學科團隊是實現(xiàn)各學科深度合作的重要研究組織形式。如何促進跨學科團隊中不同學科背景的成員之間進行深度的知識互動,從而實現(xiàn)跨學科團隊的知識涌現(xiàn)和知識創(chuàng)新是目前學術研究者們值得重視的問題。本文首先介紹了課題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義,并對國內外的研究現(xiàn)狀進行了梳理,總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處。接著,本文對研究所涉及到的相關理論基礎進行了闡述,包括社會網絡相關理論,跨學科團隊相關理論以及知識管理的相關理論,結合前人的研究,準確界定了高?鐚W科團隊知識互動的概念以及其內涵,深入分析了高?鐚W科團隊知識互動的過程及特點。隨后,本文從社會網絡的視角系統(tǒng)地分析了社會網絡以及環(huán)境對跨學科團隊知識互動的影響,并對高?鐚W科團隊知識互動進行了社會網絡分析,結合相關理論,構建了高?鐚W科團隊知識互動的社會網絡模型并提出了相關假設,以H高校的三支研究型跨學科團隊為調查對象進行訪談,用得到的訪談信息驗證了模型的相關假設。最后,本文選取H高校的某典型跨學科團隊作為案例研究對象,從網絡密度、網絡中心性、結構洞、網絡小團隊等方面對其進行社會網絡分析,揭示了該團隊知識互動的網絡特征,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高?鐚W科團隊知識互動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社會網絡 高?鐚W科團隊 知識互動 社會網絡模型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647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緒論9-19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義10-11
-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及評述11-16
- 1.2.1 社會網絡的相關研究現(xiàn)狀11-12
- 1.2.2 高?鐚W科團隊的相關研究現(xiàn)狀12-14
- 1.2.3 知識管理的相關研究現(xiàn)狀14-15
- 1.2.4 相關研究評述15-16
- 1.3 本文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及技術路線16-19
- 1.3.1 研究內容16-17
- 1.3.2 研究方法17-18
- 1.3.3 技術路線18-19
- 第2章 本研究相關理論基礎和相關概念界定19-28
- 2.1 社會網絡相關理論19-21
- 2.1.1 強弱聯(lián)結理論19-20
- 2.1.2 結構洞理論20
- 2.1.3 社會資本理論20-21
- 2.2 跨學科團隊相關理論21-22
- 2.2.1 行為科學理論21-22
- 2.2.2 績效管理理論22
- 2.2.3 學習型組織理論22
- 2.3 知識管理相關理論22-24
- 2.3.1 知識交流理論22-23
- 2.3.2 知識共享理論23
- 2.3.3 知識整合理論23-24
- 2.4 高?鐚W科團隊知識互動概念的界定以及過程和特點24-27
- 2.4.1 高?鐚W科團隊知識互動概念的界定24
- 2.4.2 高?鐚W科團隊知識互動的過程及特點24-27
- 2.5 本章小結27-28
- 第3章 社會網絡及環(huán)境對跨學科團隊知識互動的影響28-38
- 3.1 社會網絡節(jié)點對跨學科團隊知識互動的影響28-31
- 3.1.1 節(jié)點主體---團隊成員對跨學科團隊知識互動的影響28-29
- 3.1.2 節(jié)點客體---知識對跨學科團隊知識互動的影響29-31
- 3.2 社會網絡關系對跨學科團隊知識互動的影響31-33
- 3.2.1 互惠關系對跨學科團隊知識互動的影響31
- 3.2.2 認知維度對跨學科團隊知識互動的影響31-32
- 3.2.3 信任對跨學科團隊知識互動的影響32-33
- 3.3 社會網絡結構對跨學科團隊知識互動的影響33-34
- 3.3.1 網絡密度對跨學科團隊知識互動的影響33
- 3.3.2 網絡中心性對跨學科團隊知識互動的影響33-34
- 3.3.3 網絡穩(wěn)定性對跨學科團隊知識互動的影響34
- 3.4 團隊環(huán)境對跨學科團隊知識互動的影響34-37
- 3.4.1 技術環(huán)境對跨學科團隊知識互動的影響34-36
- 3.4.2 組織環(huán)境對跨學科團隊知識互動的影響36-37
- 3.5 本章小結37-38
- 第4章 高?鐚W科團隊知識互動的社會網絡模型38-60
- 4.1 高?鐚W科團隊知識互動的社會網絡分析38-45
- 4.1.1 跨學科團隊知識互動的網絡特征38-39
- 4.1.2 跨學科團隊知識互動中的強弱聯(lián)接分析39-40
- 4.1.3 跨學科團隊知識互動中的結構洞分析40-43
- 4.1.4 跨學科團隊知識互動中的社會資本分析43-45
- 4.2 高?鐚W科團隊知識互動的社會網絡模型構建45-47
- 4.2.1 跨學科團隊知識互動社會網絡模型構建原則45
- 4.2.2 跨學科團隊知識互動社會網絡模型構建與解釋45-47
- 4.2.3 跨學科團隊知識互動社會網絡模型假設47
- 4.3 高?鐚W科團隊知識互動的社會網絡模型實證47-59
- 4.3.1 訪談團隊背景介紹47-49
- 4.3.2 社會網絡節(jié)點與高?鐚W科團隊知識互動實證49-52
- 4.3.3 社會網絡關系與高?鐚W科團隊知識互動實證52-54
- 4.3.4 社會網絡結構與高?鐚W科團隊知識互動實證54-57
- 4.3.5 團隊環(huán)境與高?鐚W科團隊知識互動實證57-59
- 4.4 本章小結59-60
- 第5章 案例分析及跨學科團隊知識互動改進策略60-77
- 5.1 案例團隊背景介紹60-61
- 5.2 研究方法及工具61
- 5.2.1 研究方法61
- 5.2.2 研究工具61
- 5.3 數(shù)據的收集過程及預處理61-62
- 5.4 結果分析62-73
- 5.4.1 網絡密度及網絡距離65-66
- 5.4.2 網絡中心性66-69
- 5.4.3 結構洞69-71
- 5.4.4 凝聚子群71-73
- 5.5 跨學科團隊知識互動改進策略73-76
- 5.6 本章小結76-77
- 結論77-78
- 參考文獻78-83
- 附錄 183-85
- 附錄 285-86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及獲獎情況86-88
- 致謝88
本文編號:89067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8906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