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院校史文化教育與展示的路徑探究
本文關鍵詞:美術學院校史文化教育與展示的路徑探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正一、引言大學校史是大學精神和傳統(tǒng)的承載、積淀,是大學文化的觀照,校史本身可以說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和文化存在,即“校史文化”。每一所大學都有其自身各具特點、獨一無二的建校歷史和文化,各大美術院校也有自己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悠久的歷史傳統(tǒng)。以中國美術學院為例,作為國內第一所國立高等美術院校,已有八十余年的歷史,擁有深厚的校史資源,挖掘校史文化、利用
【作者單位】: 中國美術學院;
【關鍵詞】: 校史;學院建設;建校歷史;中國美術學院;一所;精神文化建設;檔案建設;高等美術院校;編研工作;神和;
【正文快照】: 大學校史是大學精神和傳統(tǒng)的承載、積淀,是大學文化的觀照,校史本身可以說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和文化存在,即“校史文化”。每一所大學都有其自身各具特點、獨一無二的建校歷史和文化,各大美術院校也有自己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悠久的歷史傳統(tǒng)。以中國美術學院為例,作為國內第一所國立
【相似文獻】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朱大章;江鴻波;;基于高校學生德育的大學校史教育體系建設[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5)——中國學校史志[C];2009年
2 歐七斤;;老交大校史展覽文化述略[A];全國中外近現(xiàn)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朱小蔓;;提升校史研究質量,服務學校長遠發(fā)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5)——中國學校史志[C];2009年
4 陳寧寧;;發(fā)掘校史資源,開展育人活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5)——中國學校史志[C];2009年
5 宋艷;;利用百年校史 提高學生素質[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C];2005年
6 丘廣發(fā);;筆端游走夕陽紅[A];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首屆“老有所為”論壇論文集[C];2006年
7 林淳英;李存晰;;北京大學校史溯源問題略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5)——中國學校史志[C];2009年
8 龔誕申;;以上海交大為例試論大學文化的育人功能[A];《大學的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與文化育人》專家論壇論文集[C];2012年
9 貌昌輝;;校史的德育功能[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鵬邋馬紹森;校史:應大力開發(fā)的“校本課程”[N];中國教育報;2008年
2 馮茵;我校召開校史研究工作50年座談會[N];新清華;2009年
3 汪洪亮 四川師范大學;大學校史:一片亟待開墾的學術沃土[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4 本報記者 賴斌;校史誠可“貴” 誠信價更高[N];民營經(jīng)濟報;2012年
5 張翼星;百年北大 獨缺一部理想校史[N];中華讀書報;2013年
6 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周良書;校史研究不應讓史家“缺場”[N];光明日報;2013年
7 方倩琳;校史教育與大學精神[N];光明日報;2001年
8 通訊員 徐萍 吳萍;學院街小學建起校史長廊[N];三峽日報;2008年
9 記者 陳欣然 通訊員 孟兆熙;天大校史博物館開館[N];天津教育報;2010年
10 西南大學 鄧力;高校校史陳列館存在“文”“物”失衡現(xiàn)象[N];中國教育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曾梅;高校校史教育基地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2 邱艷;高校校史資源的開發(fā)及利用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3 孫永超;大學文化視域下的高校校史文化建設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4 柴松青;大學校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4年
5 金雁;以高校校史文化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9年
6 何伶;論高校校史工作中的檔案管理[D];山東大學;2008年
7 孫U
本文編號:50999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509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