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中的稱謂語教學
發(fā)布時間:2017-05-17 23:02
本文關鍵詞:對外漢語中的稱謂語教學,,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稱謂語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是以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在日常會話交際時的必備用語,而由于漢語稱謂語系統(tǒng)自身的復雜性,它在具體的對外漢語教學當中又是一個難點。因此,基于這一重要性和目前的教學現(xiàn)狀,本文希望通過所呈現(xiàn)的內容及嘗試性的探究,能對對外漢語稱謂語的教學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論文共分五個章節(jié),除引言和結語外,其余從三個方面展開論述: 其一,論文第二章從對外漢語教學的實用角度對稱謂語進行了重新歸類與劃分,力求對親屬稱謂語和社交稱謂語二者之間的交集做一解釋。從對外漢語教學的實際出發(fā),本文將漢語稱謂語簡單劃分為親屬稱謂語、社會交際稱謂語和擬親屬稱謂語三大類,便于對外漢語教師的教學和留學生的學習。稱謂語植根于其深厚廣袤的傳統(tǒng)文化,所以該部分詳細探討了影響漢語稱謂語發(fā)展與演變的兩大文化因素,其中宗法制度及其影響下的倫理道德是漢語稱謂語最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在上述兩點的基礎之上,對漢語稱謂語的語用功能及其原則的總結與剖析,也是本章節(jié)所要重點研究探討的內容。 其二,在相關理論研究的前提下,論文第三章對目前對外漢語稱謂語的教學現(xiàn)狀和留學生的學習與掌握情況進行性了考察。采取發(fā)放調查問卷的形式,通過對問卷所得數(shù)據(jù)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對外漢語稱謂語教學中有關稱謂文化及其文化規(guī)約以及跨文化交際部分的重視不夠。針對留學生經常出現(xiàn)的具體偏誤,深入剖析其原因,大致有母語負遷移、主觀回避困難、不了解漢語稱謂文化及其文化規(guī)約、教材編寫時的中英文互譯不當以及漢語大環(huán)境里詞義的變遷這五點原因。這為有針對性地研究對外漢語稱謂語教學的具體方法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也為第四章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其三,在對漢語稱謂語的教學現(xiàn)狀及留學生的學習和掌握情況進行了詳細考察的基礎上,論文第四章從教材和教學兩個大的角度,就對外漢語中稱謂語教學的教材編寫、詞匯教學、文化教學及口語教學提出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具體為在教材編寫時要根據(jù)語言大環(huán)境的變遷而適時調整教材中所出現(xiàn)的稱謂語詞匯,此外在翻譯、注釋等方面也需進一步加強。針對留學生在學習、內化與運用漢語稱謂語時所存在的偏誤與問題,本文另辟蹊徑,特別從容易被忽略的對外漢語文化教學和口語教學兩個方向,尋求新的教學思路,力求將文化課與文化導入?yún)^(qū)分開來,通過文化對比的方式提高留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課堂教學應以交際訓練為中心,分階段地引入文化內涵,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激發(fā)留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升其學習能力。 本文通過上述三個部分,在已有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著眼于實際,從對外漢語稱謂語教學的整體出發(fā),針對稱謂語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包括理論本體的內容、對外漢語稱謂語教學的現(xiàn)狀、留學生對稱謂語的學習和使用現(xiàn)狀、教材編寫時的中英文互譯情況以及教師教學的具體方法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考察研究,希望這些嘗試性的實踐探索能對今后的對外漢語稱謂語教學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并對日后更深入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啟發(fā)作用。
【關鍵詞】:對外漢語 稱謂語 教學 跨文化交際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195
【目錄】: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引言9-15
- 1.1 研究的緣起9-10
- 1.2 研究現(xiàn)狀10-13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13-14
- 1.3.1 研究的目的13
- 1.3.2 研究的意義13-14
- 1.4 研究思路與論文結構14-15
- 第二章 漢語稱謂語的分類、文化因素、語用功能及其原則15-24
- 2.1 漢語稱謂語的分類15-16
- 2.2 漢語稱謂語的文化因素16-18
- 2.2.1 宗法制度的影響16-17
- 2.2.2 倫理道德的影響17-18
- 2.3 漢語稱謂語的語用18-24
- 2.3.1 漢語稱謂語的語用功能18-21
- 2.3.2 漢語稱謂語的語用原則21-24
- 第三章 對外漢語稱謂語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及分析24-37
- 3.1 對留學生漢語稱謂語習得與使用情況的調查分析24-26
- 3.1.1 調查目的24
- 3.1.2 調查對象24
- 3.1.3 問卷設計24-25
- 3.1.4 調查方法25
- 3.1.5 調查過程25-26
- 3.2 調查結果及其分析26-33
- 3.2.1 教學和使用現(xiàn)狀26-30
- 3.2.1.1 教學和使用現(xiàn)狀的調查結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26-28
- 3.2.1.2 教學和使用現(xiàn)狀的分析28-30
- 3.2.2 習得與掌握現(xiàn)狀30-33
- 3.2.2.1 習得與掌握現(xiàn)狀的調查結果統(tǒng)計30-31
- 3.2.2.2 習得與掌握現(xiàn)狀的分析31-33
- 3.3 留學生習得和使用漢語稱謂語時出現(xiàn)的偏誤分析33-37
- 第四章 對外漢語中稱謂語教學的相關問題及其解決策略37-47
- 4.1 對外漢語教材中稱謂語的編寫策略37-39
- 4.1.1 根據(jù)語言大環(huán)境的改變適時調整教材中出現(xiàn)的稱謂語37-39
- 4.1.2 稱謂語翻譯、注釋方面的改進39
- 4.2 對外漢語稱謂語詞匯教學的問題及策略39-41
- 4.3 對外漢語稱謂語文化教學的問題及策略41-43
- 4.3.1 對外漢語稱謂語文化教學的問題41-42
- 4.3.2 對外漢語稱謂語文化教學的策略42-43
- 4.4 對外漢語稱謂語的口語教學的問題及策略43-47
- 4.4.1 對外漢語稱謂語的口語教學問題43-44
- 4.4.2 對外漢語稱謂語的口語教學策略44-47
- 結語47-48
- 附錄48-51
- 主要參考文獻51-53
-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53-54
- 致謝5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解偉莉;;從稱謂語的語用差別透視中國人的文化心理[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1期
2 范銀華;;從文化適應角度看二語習得[J];成功(教育);2008年12期
3 胡英;漢語稱謂語的使用及辨析[J];甘肅教育;2003年S2期
4 卞成林;民族心理與漢語親屬稱謂詞系統(tǒng)[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4期
5 梁佳;稱呼的語用研究[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S1期
6 黃俊英;稱謂詞的文化流變[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7 陳玲美;;論英漢稱謂語的差異及其文化因素[J];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素質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8 陳月明;現(xiàn)代漢語親屬稱謂系統(tǒng)以及文化印記[J];漢語學習;1990年05期
9 李婧;吳煥寶;;淺談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年06期
10 李倩;;漢語稱謂詞語與對外漢語教學[J];考試周刊;2009年12期
本文關鍵詞:對外漢語中的稱謂語教學,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7463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7463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