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對外漢語教學碩士研究生的知識結構
[Abstract]:It is the quickest and most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serious shortage of teachers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o train the master students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but the training condition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is not satisfactory. Starting with the basic conditions that a qualified teacher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should posses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his own views on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graduate studen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pertinent opinions on the curriculum design and the principles of course selection for graduate students.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漢語文化學院
【分類號】:H19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呂必松;;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講義)(續(xù)三)[J];世界漢語教學;1993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沙宗元;;課外語言環(huán)境對留學生漢語習得的作用和影響[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2 徐福坤;;從漢字的應用看漢字的性質[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3期
3 時成偉;;第二語言習得中文化休克現(xiàn)象的文學闡釋及其對策[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9期
4 袁云;;“什么是A?”與“A是什么?”的區(qū)別及教學方法[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1期
5 蔣珠鑄;;“千萬”與“萬萬”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本體研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5期
6 喬麗;;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偏誤分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6期
7 劉華;;“身體”視域下的英語教學反思[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8期
8 王麗;;情境體驗——論對外漢語成語課堂教學[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8期
9 吳明亮;路艷梅;;關于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8期
10 馬牧原;;針對泰國中小學生適用的對外漢語教學方法探討[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烏鳳蘭;王磊;;初級漢語口語教學交際化的嘗試[A];北京高校來華留學生教育研究[C];2008年
2 張寶玲;;試論對外漢語教學質量評估的實效性[A];北京高校來華留學生教育研究[C];2008年
3 李嘉郁;;關于當前華語教材建設的幾個問題[A];第二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龍又珍;現(xiàn)代漢語寒暄系統(tǒng)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2 章石芳;族群文化認同視野下菲律賓華族移民母語教育發(fā)展及方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3 李菡幽;基于學習策略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語法偏誤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4 黃曉穎;對外漢語有效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ZIN YU MYINT(黃金英);緬甸小學本土化漢語教材建設探討[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6 甘瑞瑗;國別化“對外漢語教學用詞表”制定的研究:以韓國為例[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7 袁振華;香港南亞裔學生中文學習的困境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8 洪小熙;漢韓雙向語言教學解難[D];山東大學;2008年
9 劉吉艷;漢語新詞語詞群現(xiàn)象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10 芮茵;扶助式對外漢語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D];廈門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寶樂兒;初級階段蒙古學生漢語發(fā)音偏誤分析及相應的教學對策[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于瑩;母語和英語對法語語音習得的影響[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竇連芳;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多音字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楊立華;俄羅斯留學生初級口語課堂情境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鄧秀芬;印尼棉蘭華裔和非華裔學生普通話語音習得偏誤比較[D];暨南大學;2011年
6 梅那;同素近義單雙音節(jié)語氣副詞習得偏誤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7 郝曉麗;來華醫(yī)學留學生漢語學習動機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8 馬春霞;背誦在第二語言教學中的應用[D];山東大學;2010年
9 徐敏;泰國漢語課堂任務型教學模式設計[D];山東大學;2010年
10 劉順芬;泰國清邁大學漢語專業(yè)總體設計調查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美玲;;聲樂演唱與教學方向碩士研究生課程與教材研究綜述[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S1期
2 楊秀華;;學科確立時期的對外漢語課程設置綜述[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3 吳成年;;對外漢語教學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課規(guī)范化之研究[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6年03期
4 肖鐘;;燕東園內訪鄧懿[J];世界漢語教學;1987年01期
5 楊麗姣;;云南省語言學會舉行“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專題研討會[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6年01期
6 李泉;;分析縝密,總攬全局——讀趙金銘《漢語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J];世界漢語教學;1998年04期
7 紅印;;第二屆中青年學者漢語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大學召開[J];語言文字應用;2009年01期
8 鄭懿德;;對外漢語教學對語法研究的需求與推動[J];世界漢語教學;1991年04期
9 亓華;中國對外漢語教學界文化研究20年述評[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10 陳作宏;;書面表達訓練是有效避免聽說能力與讀寫能力脫節(jié)的關鍵[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盧亮球;孫世明;王靜波;;我國體育學碩士研究生課程與教學中的問題研究[A];第五屆全國青年體育科學學術會議、第二屆中國體育博士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8年
2 劉繼領;;對上海體院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的研究[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3 李守義;金巍;韓曉峰;張婷婷;楚穎;;校所共同培養(yǎng)海洋地質碩士生模式的探索與實踐[A];和諧社會與地質教育質量工程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韓艷;榮建;秦煥美;;交通運輸規(guī)劃與管理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初探[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C];2009年
5 莫美蘭;梁國明;林長春;;香港科學教育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A];第五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yè)與學科建設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劉燕平;黃岑漢;;中醫(yī)診斷學碩士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探索[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醫(yī)診斷學分會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李啟才;;研究型教學在碩士研究生課程中的應用[A];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yè)建設的研究與實踐——第九屆全國高校土木工程學院(系)院長(主任)工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趙興奎;;碩士研究生的心理壓力結構與調適[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胡錫琴;;對中藥碩士研究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思考[A];'2008臨床中藥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0 黃岑漢;劉燕平;;論碩士研究生自主選題與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醫(yī)診斷學分會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發(fā)揚“六敢”精神 扎根基層干事業(yè)[N];貴陽日報;2009年
2 記者 代曉明 歐陽敏;69名博士碩士研究生掛職鍛煉[N];自貢日報;2005年
3 記者 潘劍凱;獨立學院培養(yǎng)出首批碩士研究生[N];光明日報;2006年
4 本報評論員 任孟山;研究生復試權重擴大當有約束機制[N];華夏時報;2006年
5 通訊員 張艷兵 本報記者 張哲浩;城鄉(xiāng)辦學[N];科技日報;2006年
6 廖前鋒邋特約記者 馬勝偉;理工大學500名研究生瞄準戰(zhàn)場需要提升素質[N];解放軍報;2007年
7 特約記者 宗合;大學生教研進入“理性”時代[N];阿克蘇日報;2007年
8 特約記者 王握文 記者 曹瑞林;國防科大碩士研究生文學鋒重新申請加入黨組織[N];解放軍報;2001年
9 通訊員 汪盛顏;安工大學子以11項專利獲殊榮[N];安徽日報;2010年
10 周兆軍;研究生制度熬過尷尬一年[N];北方經(jīng)濟時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耀中;英國學校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袁長蓉;中美護理專業(yè)研究生課程設置的比較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6年
3 金捷;中國表現(xiàn)性油畫創(chuàng)作教學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4 吳勇毅;不同環(huán)境下的外國人漢語學習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5 孔艷;英語國家留學生漢語語篇銜接手段使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6 楊蓉蓉;學府內外[D];復旦大學;2006年
7 時花玲;教育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盧亮球;中美體育博士培養(yǎng)比較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5年
9 黃秋明;高職課程質量保證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李鐵;運動人體科學專業(yè)本科人才培養(yǎng)模式理性選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汪博;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yè)下體育管理(方向)教育發(fā)展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吳彩霞;基于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的工科碩士生課程設置探討[D];中南大學;2007年
3 張建鋒;甘肅省屬高校工科類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現(xiàn)狀調查[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郭敏娟;職業(yè)技術教育學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研究[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12年
5 林云;中美教育學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比較研究[D];中南大學;2003年
6 郝紅梅;我國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課程設置調查與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7 冉孟華;甘肅省高師體育教育本科專業(yè)課程設置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8 李波;科學教育專業(yè)課程設置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5年
9 吳玲;教育碩士專業(yè)學位課程設置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張海燕;我國普通高校創(chuàng)業(yè)教育課程設置探討[D];西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14397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143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