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學校智力障礙學生分類活動研究
本文關鍵詞:培智學校智力障礙學生分類活動研究
【摘要】:分類是個體根據感知得到的信息對客體進行歸類的心理活動。在兒童認知發(fā)展扮演重要角色,是認知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分類活動是兒童對集合元素的同類性特征感知和理解的表現,是兒童思維形成的重要體現,也是兒童數概念形成以及正確計數的基礎。由于智力障礙學生在感知覺、記憶、學習速度、注意力、語言和思維等方面的缺陷,導致其認知形成相對困難,分類教育進展緩慢。目前國內外關于正常兒童分類活動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已經頗為豐富,但智力障礙學生分類能力研究未受到重視。研究培智學校智力障礙兒童分類活動,不僅有助于了解智力障礙學生分類水平發(fā)展概況,更能為智力障礙學生的認知發(fā)展和教育教學提供實踐依據,提高智力障礙學生分類教學效率。本研究采用測驗法和觀察法,使用自編《培智學校智力障礙學生“實物分類”小型游戲軟件》,選取111名培智學校智力障礙學生,利用平板電腦進行手指滑動操作,對其分類活動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特點進行研究,具體研究內容為培智學校智力障礙學生的分類水平、發(fā)展特點及其行為表現。分類水平從低到高概括為以下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按事物感知特征分類;第二階段,按事物所屬情境分類;第三階段,按事物的功用分類;第四階段,按事物的概念分類。發(fā)展特點包括以下兩個內容:低、中、高年級智力障礙學生的分類發(fā)展特點以及不同性別智力障礙學生的分類發(fā)展特點。行為表現包括情緒、語言、動作三個要素,其中情緒包括積極情緒、中性情緒、消極情緒;語言包括無語言、自言自語、輔助認知語言和輔助分類語言;動作包括無動作、無意義動作、輔助認知動作和輔助分類動作。通過研究得出以下結論:培智學校智力障礙學生分類水平隨著年級升高而逐漸提高,所用時間逐漸縮短,男女生分類水平發(fā)展相當;培智學校智力障礙學生從按感知特征分類,逐漸轉向按概念分類。低年級主要按物體的感知特征分類,其次按情境分類;中、高年級主要按概念分類,其次按功用分類;培智學校智力障礙學生在分類活動中,以積極情緒為主,多出現輔助認知和輔助分類語言,動作輔助不多。據研究結論,提出如下教育建議:重視培智學校智力障礙學生分類能力發(fā)展,結合其認知規(guī)律開展教學,促進學生發(fā)展;針對不同年級智力障礙學生發(fā)展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分類教育活動;培養(yǎng)積極情緒,加強語言表達,發(fā)展肢體動作,輔助培智學校智力障礙學生的教育教學。
【關鍵詞】:培智學校 智力障礙學生 分類活動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764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部分 問題的提出10-27
- 一、研究背景10-11
- 二、研究意義11-12
- (一)理論意義11
- (二)實踐意義11-12
- 三、理論基礎12-19
- (一)認知發(fā)展理論12-14
- (二)信息加工理論14-17
- (三)通用學習設計理論17-19
- 四、以往研究19-24
- (一)兒童分類活動研究19-23
- (二)智力障礙兒童分類活動研究23-24
- 五、概念界定24-27
- (一)培智學校24
- (二)智力障礙學生24-25
- (三)分類活動25-27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27-35
- 一、研究對象27
- 二、研究方法27-28
- (一)測驗法27
- (二)觀察法27-28
- 三、研究工具與程序28-33
- (一)培智學校智力障礙學生分類活動測驗材料28-29
- (二)培智學校智力障礙學生分類活動觀察記錄表29-32
- (三)智力障礙學生分類活動測驗程序32-33
- 四、研究過程33-35
- (一)收集文獻33
- (二)編制工具33-34
- (三)實施研究34
- (四)統計分析34-35
- 第三部分 研究結果與分析35-52
- 一、培智學校智力障礙學生分類水平分析35-39
- (一)培智學校智力障礙學生分類活動正確率分析35-36
- (二)培智學校智力障礙學生分類活動速度分析36-39
- 二、培智學校智力障礙學生分類活動發(fā)展特點分析39-46
- (一)低、中、高年級智力障礙學生分類標準分析39-41
- (二)培智學校智力障礙學生分類活動年級差異分析41-45
- (三)培智學校智力障礙學生分類性別差異分析45-46
- 三、培智學校智力障礙學生分類活動中行為表現分析46-52
- (一)不同年級智力障礙學生分類活動中情緒分析46-48
- (二)不同年級智力障礙學生分類活動中語言分析48-50
- (三)不同年級智力障礙學生分類活動中動作分析50-52
- 第四部分 研究結論與教育建議52-59
- 一、研究結論52
- 二、教育建議52-59
- 參考文獻59-63
- 附錄一63-64
- 附錄二64-67
- 附錄三67-68
- 致謝6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苗苗;;智力障礙兒童的本質特征及有效性教育[J];綏化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2 夏維;;奧爾夫音樂教學在智力障礙學生生活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3年11期
3 謝琴;;淺談智力障礙兒童注意力培養(yǎng)策略[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4年01期
4 凌鋒;;地理學習非智力障礙的分析與診治策略[J];地理教育;2008年04期
5 高婭娣;;論中度智力障礙學生體育課程的實施與改進[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09年12期
6 許家成;“智力障礙”定義的新演化——以“功能”、“支持”與“生活質量”為導向的新趨勢[J];中國特殊教育;2003年04期
7 密忠祥;智力障礙兒童的心理特點[J];中國殘疾人;2004年07期
8 沈立;智力障礙學生應用計算機學習數學的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5年09期
9 蔡林;;如何對智力障礙學生進行健康教育[J];安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綜合版);2006年03期
10 顧秀莉;;走進陽光 共享溫暖[J];思想理論教育;2007年1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謝明;;必須重視我國智力障礙兒童心理發(fā)展的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殘疾人心理衛(wèi)生分會第八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2 夏淑琴;;智力障礙患兒燒傷的護理體會[A];中華醫(yī)學會整形外科學分會第十一次全國會議、中國人民解放軍整形外科學專業(yè)委員會學術交流會、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醫(yī)學美容專業(yè)委員會全國會議論文集[C];2011年
3 何蘊毅;;任務分析法在信息技術課中的應用——重度智力障礙人士信息技術課的教學與評量[A];中國教育技術協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梁佩忠;;智力障礙學生情緒失調輔導的個案研究[A];第三屆全國兒童康復學術會第十屆全國小兒腦癱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5 李艷杰;;淺談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對智力障礙兒童的康復與教育[A];第三屆全國兒童康復學術會第十屆全國小兒腦癱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6 謝立瑤;;智力障礙兒童行為問題矯治的個案研究[A];第三屆全國兒童康復學術會第十屆全國小兒腦癱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7 季濤云;吳曄;王靜敏;肖靜;李潔;趙海娟;鄧艷華;王惠芳;楊艷玲;秦炯;吳希如;姜玉武;;不明原因腦發(fā)育遲緩/智力障礙患兒染色體亞端粒區(qū)拷貝數異常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兒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上冊)[C];2010年
8 劉灃;徐卡婭;李玉明;鄭鍇;鄒勝輝;龔春雪;;額葉損傷致智力障礙分析[A];2013年貴州省神經外科年會論文集[C];2013年
9 蔣黎;陸愛嬌;;門診智力障礙患者全身麻醉下牙病防治的護理[A];中華護理學會2009全國口腔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10 王苗苗;;智力障礙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探究及其解決對策[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殘疾人心理衛(wèi)生分會第十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qū)檢察院 賀同新邋王永剛;奸淫智障女性應視為“奸幼”[N];檢察日報;2008年
2 張夢然;診斷重度智力障礙可用全基因測序[N];科技日報;2014年
3 記者 耿挺;上?茖W家找到導致智力障礙基因[N];上海科技報;2012年
4 李陽和;2/3智殘者病因不明[N];健康報;2007年
5 記者 許琦敏;“向導”缺失造成智力障礙[N];文匯報;2012年
6 張慧麗;兒童心理干預不可忽視[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
7 記者 劉侃;治療精神障礙智力障礙的調序療法推出[N];科技日報;2005年
8 本報記者 韓潔;讓他們在愛中遠航[N];遵義日報;2009年
9 馬新耀;美國:IQ低于70者不適用死刑[N];人民法院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徐勝;智力障礙青少年自我決定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梁德生;一例智力障礙先癥者及其兒子的分子細胞遺傳學分析[D];中南大學;2006年
3 劉靜;373例不明原因智力障礙/生長發(fā)育遲緩,,多發(fā)畸形患者的全基因組拷貝數變異分析[D];中南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苗苗;智力障礙兒童家校合作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2 王琳琳;智力障礙學生課堂適應特點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3 尹艷;成都市智力障礙學生就業(yè)及其支持系統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4 韓玉亭;國際智力障礙研究的知識網絡結構分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5 張慧;培智學校智力障礙學生加減運算思維表現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5年
6 劉峰;基于智力障礙學生特點的信息技術課程開發(fā)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7 王愛君;智力障礙學生學校適應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5年
8 高會萍;48例不明原因智力障礙患兒致病基因的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9 楊曉平;31例不明原因智力障礙/發(fā)育遲緩患者全基因組拷貝數變異分析[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10 孫金鳳;6-18歲智力障礙學生平衡能力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09610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crjy/1096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