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教師課堂話語研究
本文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師課堂話語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高中英語 教師課堂話語 話語量 提問 互動調(diào)整 反饋
【摘要】:教師話語是指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所使用的語言,對其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但是直到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它才開始成為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近幾十年來,教師課堂話語受到國內(nèi)外語言學家與教育學家的普遍關注。尤其是第二語言教師課堂話語對學習者語言學習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大家的重視。 在我國,第二語言課堂主要是英語課堂。學習者學習英語的環(huán)境集中于課堂,對課堂的依耐性很大。但是多年來,我國的英語教學課堂是以“學習為中心”的課堂,注重知識的獲得而忽視了學習過程與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對學習者本身的關注甚少。 近年來,在英語教學改革的推動下,許多英語教師開始嘗試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式。教師話語——這一教學過程中的重要部分理應受到足夠的重視。本研究以Roger, Krashen, Long和Swain的理論為基礎,以高中英語教師為對象,旨在發(fā)現(xiàn)當前高中英語教師課堂話語所表現(xiàn)的特征,以期能為高中英語教師改進課堂話語提供一些指導,為當前高中英語教學和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一些參考和建議。 本研究通過對重慶市第八中學高二年級五位英語老師的課堂進行課堂錄音,課堂觀察以及對其所在的班級的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對教師課堂話語所表現(xiàn)的在教師話語量、母語的使用量、教師課堂提問、師生互動調(diào)整方式,教師反饋方式等的方面語言特征進行了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 在話語數(shù)量方面,教師的課堂話語數(shù)量遠遠多于學生的課堂話語數(shù)量;目的語使用方面,英語使用量遠遠少于漢語使用量;提問方面,展示性問題的使用頻率大大高于參考性問題的使用頻率,提問后,候答時間普遍集中在一到三秒。教師在課堂上提問的分布具有傾向性;另外,老師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互動時,大多使用理解核實,,另外兩種互動調(diào)整方式使用較少;在反饋方式上,教師大多使用為積極反饋,對學生的錯誤回答的糾錯方式主要是直接改正。 在以上調(diào)查研究的基礎上,本文對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提出一些建議。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控制教師話語數(shù)量,轉(zhuǎn)變教師角色。第二、恰當使用母語。第三、優(yōu)化課堂提問。包括:1)多提參考性問題,學生參與課堂互動。2)把握候答時間,給予學生思考空間。3)給予同等機會,尊重個體差異性。第四、提高師生互動調(diào)整技巧。第五、采取適當?shù)姆答伈呗浴?br/> 【關鍵詞】:高中英語 教師課堂話語 話語量 提問 互動調(diào)整 反饋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G633.41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緒論11-14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目的及意義12
- 1.2.1 研究目的12
- 1.2.2 研究意義12
- 1.3 研究的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12-14
- 2 文獻綜述14-21
- 2.1 教師話語的定義14
- 2.2 教師話語的功能14-16
- 2.3 國外關于教師課堂話語的研究16-19
- 2.4 國內(nèi)關于教師課堂話語的研究19-20
- 2.5 對文獻的總體評價20-21
- 3 理論基礎21-24
- 3.1 羅杰斯的人本主義思想21
- 3.2 Krashen 輸入假設21-22
- 3.3 可理解輸出與交互假設22-24
- 4 研究設計24-27
- 4.1 研究的主要問題24
- 4.2 研究對象24-25
- 4.2.1 教師24-25
- 4.2.2 學生25
- 4.2.3 教學材料與課型25
- 4.3 研究方法25-26
- 4.4 數(shù)據(jù)收集26-27
- 5 數(shù)據(jù)的分析與討論27-39
- 5.1 研究問題一27-30
- 5.1.1 教師課堂話語數(shù)量27-28
- 5.1.2 英語量與漢語量28-30
- 5.2 研究問題二30-34
- 5.2.1 展示性問題與參考性問題30-31
- 5.2.2 教師提問指向31-33
- 5.2.3 教師提問候答時間33-34
- 5.3 研究問題三34-35
- 5.4 研究問題四35-39
- 5.4.1 教師反饋總數(shù)及類型36-37
- 5.4.2 糾錯37-39
- 6 結(jié)語39-46
- 6.1 主要發(fā)現(xiàn)39-41
- 6.2 可行性的建議41-45
- 6.3 研究局限性以及未來研究方向45-46
- 參考文獻46-49
- 附錄:高中英語教師課堂話語調(diào)查問卷49-51
- 致謝5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施光;;英語課堂中的教師糾錯與學生接納[J];外國語言文學;2005年04期
2 許峰;;大學英語課堂提問的調(diào)查與分析[J];國外外語教學;2003年03期
3 曹賽先,黃露;論大學英語課堂中的教師語言[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1期
4 劉雅雯;;大學英語教師的教學效能感與課堂提問行為關系研究[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5 婁惠茹;;英語教師課堂話語特征及其語用功能分析[J];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6 陸艷芳;;英語教師話語的功能及特征[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7 陳勤;教師話語、課堂角色與語言學習[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8 林瓊;教師話語與第二語言習得[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1年05期
9 王永林;卞永成;;非語言因素對高中生英語書面表達的影響[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9年01期
10 楊敏;外語課堂研究[J];外語教學;2001年06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侯艷芳;以學習者為中心的中學英語課堂教師話語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2 曾祥銀;論高中英語課堂話語模式[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3 卞貴海;初中優(yōu)秀英語教師課堂話語特征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4 葉玲玲;高中英語不同層次課堂教師話語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5 孫艷偉;高中英語課堂教師話語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88479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884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