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護理論文 >

2008-2014年南昌某醫(yī)院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譜及變化趨勢

發(fā)布時間:2018-07-18 15:55
【摘要】:目的了解2008-2014年醫(yī)院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變化趨勢及MRSA感染下降的原因,為更加有效地控制及預防MRSA感染提供依據。方法利用院內監(jiān)測數據分析2008-2014年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耐藥狀況、科室來源、分離部位及重點科室MRSA感染率的變遷及原因。結果 (1)2008-2014年共計分離到2525株金黃色葡萄球菌,主要來源科室包括呼吸科、燒傷科、腦外科、骨科、ICU和急診科。(2)青霉素、苯唑西林、氨芐西林/舒巴坦、亞胺培南、四環(huán)素、紅霉素、利福平、林可霉素、慶大霉素、環(huán)丙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藥呈下降趨勢;復方新諾明耐藥小幅上升;而喹奴普汀/達福普汀、利奈唑烷、萬古霉素耐藥率維持2%以下。(3)燒傷科、ICU的MRSA感染率一直維持高水平;骨科和呼吸科呈明顯下降。結論 2008-2014年南昌某醫(yī)院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呈下降趨勢,但不同科室MRSA感染率改變趨勢不同。應保持目前的抗生素管理模式,對高水平MRSA感染科室制定更加有效的管理措施,切實降低MRSA感染率。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nd of drug resistance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hospital from 2008 to 2014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decrease of MRSA infection so as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more effectiv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MRSA infection. Methods the drug resistance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from 2008 to 2014 was analyzed with the in-hospital monitoring data. The changes and causes of MRSA infection rate in departments, isolated sites and key departmen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1) A total of 2525 strains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were isolated from 2008 to 2014, including respiratory department, burn department, brain surgery department, orthopedic ICU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2) penicillin, oxacillin, ampicillin / sulbactam, imipenem, tetracycline. Erythromycin, rifampicin, lincomycin, gentamicin, ciprofloxacin, moxifloxacin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compound sulfamine showed a slight increase in drug resistance; and quinoptin / dafoptin, linazolidine, The rate of vancomycin resistance remained below 2%. (3) MRSA infection rate in ICU of burn department maintained a high level, while orthopedic and respiratory departments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Conclusion the drug resistance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decreased in a hospital in Nanchang from 2008 to 2014, but the infection rate of MRSA wa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departments. The current antibiotic management mode should be maintained, and more effective management measures should be established for high level MRSA infection departments to reduce MRSA infection rate.
【作者單位】: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南昌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
【分類號】:R446.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春蓉,房榕,劉曉玲;對抑菌藥品中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檢查方法的探討[J];海峽藥學;2003年05期

2 闞方琦,李華,董非,潘躍順,郝偉,孫承梅;卵黃甘露醇高鹽瓊脂分離金黃色葡萄球菌效果觀察[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03年02期

3 張?zhí)m榮,王連秀,張文利;食品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狀況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食品衛(wèi)生雜志;2004年01期

4 鈕博,王敏;金黃色葡萄球菌抗體的檢測與臨床意義[J];淮海醫(yī)藥;2004年02期

5 李毅;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其腸毒素研究進展[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04年04期

6 崔俊昌,劉又寧,王睿,梁蓓蓓,鄭專杰;氟喹諾酮類藥物對臨床分離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防耐藥變異濃度[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5年06期

7 吳玉珍;金黃色葡萄球菌對抗生素的耐藥觀察[J];醫(yī)藥產業(yè)資訊;2005年18期

8 朱俊昌;;金黃色葡萄球菌L型誤認為真菌菌絲體1例[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06年01期

9 楊紅;劉桂華;龔云偉;黃鑫;辛生;;食品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狀況及檢測方法[J];中國衛(wèi)生工程學;2006年02期

10 杜玉萍;陳清;王雅賢;俞守義;;膠體金免疫層析法檢測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初步研究[J];熱帶醫(yī)學雜志;2006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邵東華;邱亞峰;沈陽;史子學;馬志永;;金黃色葡萄球菌快速檢測方法研究進展[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獸醫(yī)公共衛(wèi)生學分會第二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蔣藎芳;;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分離鑒定及耐藥性分析[A];第二十二屆航天醫(yī)學年會暨第五屆航天護理年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6年

3 朱戰(zhàn)波;任憲剛;崔玉東;樸范澤;;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分子生物學分型研究進展[A];第四屆第九次全國學術研討會暨飼料和動物源食品安全戰(zhàn)略論壇論文集(下冊)[C];2008年

4 章惠彬;葛主輝;;嬰兒下呼吸道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145例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兒科呼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5 劉陽;王雅玲;胡蓮花;孫力軍;;水產品中產毒金黃色葡萄球菌及檢測技術的研究進展[A];“亞運食品安全與廣東食品產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2009年廣東省食品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邸英如;;131株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監(jiān)測與分析[A];中華醫(yī)院管理學會第十屆全國醫(yī)院感染管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3年

7 趙若寒;;淺議78例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藥物敏感性[A];第6次全國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8 宋秀杰;劉又寧;鞠紅梅;;左氧氟沙星與磷霉素對30株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聯合藥敏研究[A];2009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九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09年

9 宋秀杰;劉又寧;鞠紅梅;;左氧氟沙星與磷霉素對30株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聯合藥敏研究[A];2010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0年

10 耿勇;單璐;王金鳳;;金黃色葡萄球菌核酸酶β亞結構域和α亞結構域的相互作用[A];中國科協2005年學術年會生物物理與重大疾病分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小龍;夏秋兩季易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N];科技日報;2011年

2 國家二級營養(yǎng)師 李純;警惕牛奶中的金黃色葡萄球菌[N];健康報;2012年

3 本報記者 閆巍;《速凍》新國標將實施專家稱已與世界接軌[N];糧油市場報;2011年

4 記者 桂運安;金黃色葡萄球菌入侵細胞新機制[N];安徽日報;2014年

5 記者 馬曉華;水餃新國標再起爭議 衛(wèi)生部稱不影響食品安全[N];第一財經日報;2011年

6 記者 白毅;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宿主“幫兇”被找到[N];中國醫(yī)藥報;2014年

7 侯震;金黃色葡萄球菌致中毒[N];大眾衛(wèi)生報;2000年

8 北京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 衛(wèi)生部全國細菌耐藥監(jiān)測網 王進;金黃色葡萄球菌在蔓延[N];健康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徐建華;“限量檢出”更符合實際[N];中國質量報;2011年

10 本報記者 郭朝飛;應對“細菌門”思念、三全業(yè)績表現迥異[N];中國經濟時報;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賈靜靜;金黃色葡萄球菌噬菌體的分離及其裂解性能的研究[D];江南大學;2012年

2 徐繼達;食源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其腸毒素基因分布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3年

3 劉洪貴;牛源金黃色葡萄球菌免疫膠體金試紙條的研制[D];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09年

4 駱旋;上海市鮮豬肉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定量風險評估[D];復旦大學;2010年

5 朱俊友;金黃色葡萄球菌B型腸毒素的分離純化及其單克隆抗體的制備[D];西華大學;2007年

6 張超楠;食品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檢測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7 柳敦江;養(yǎng)雞場舍環(huán)境攜帶耐藥基因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氣溶膠形成及傳播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2年

8 魏瓊;沙門氏菌、志賀氏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多重熒光定量PCR快速檢測方法的研究[D];吉林農業(yè)大學;2011年

9 鄭遠明;腹瀉病人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檢測[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8年

10 張曉艷;金黃色葡萄球菌候選疫苗組分的篩選與評價[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0年



本文編號:213240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huliyixuelunwen/213240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1d1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