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T模型的上市公司信用風險度量和管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09 11:54
20世紀90年代以來,7次大型金融危機給世界經(jīng)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和損失,這引起了世界金融業(yè)對金融風險特別是信用風險管理的高度重視。事實上,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外學者就開發(fā)出了一系列度量和管理信用風險的模型,結構模型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信用風險量化模型。這些量化模型為金融機構防范信用風險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深入發(fā)展,金融機構亟待提高度量和管理信用風險的水平。本文研究的目的正是希望通過對結構模型尤其是LT模型的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為我國金融機構在度量和管理信用風險方面提供一點參考。本文對信用風險結構模型的建模方法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并將LT模型應用于我國的實證研究,主要研究內容包括:(1)對信用風險結構模型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進行了詳細的梳理;(2)全面系統(tǒng)的闡述了Merton模型、LS模型和LT模型這三個最具代表性的信用風險結構模型的構建思路,對這三個模型的區(qū)別和特點進行了深入的考察,并給出各模型計算預期違約率的數(shù)學公式和方法;(3)我國的學者目前對結構模型的實證研究大多局限于對Merton模型的實證研究,本文將LT模型應用于我國的上市公司,根據(jù)我國資本市場的具體情況...
【文章來源】: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黑龍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008年滬深300每日收盤點數(shù)資料來源:銳思金融研究數(shù)據(jù)庫及作者的計算
圖 3-6 樣本公司特別處理前 1 年內的各季度的平均預期違約率結果還表明:如果一個公司的理論違約概率連續(xù)三個季要關注公司的信用風險,因為這可能說明該公司的信用型計算出的理論違約概率對信用風險可以起到一定的預警
即 AAA、AA、AA-和 A+,因為數(shù)據(jù)序列太少而無法求取信用等級與 EDF 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本文使用它們之間的映射關系來反映二者之間的關系。期限為 0.25、0.5、0.75、1、2、3 年的公司的預期違約率(EDF)和信用等級之間的映射關系見下圖 3-7。映射圖中橫軸的樣本公司的信用等級按 AAA 級至 A+級向右排列,分別是 4 家 AAA 級公司、9 家 AA 級公司、9 家 AA-公司和 4 家 A+公司。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上市公司信用風險度量模型的實證比較研究[J]. 董乃全. 管理評論. 2010(01)
[2]銀行信用風險的結構模型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烏畫. 系統(tǒng)工程. 2009(11)
[3]基于結構模型的信用風險研究綜述[J]. 周子元,鄧雁. 金融發(fā)展研究. 2009(11)
[4]股權分置改革研究綜述[J]. 萬立全. 財會月刊. 2009(30)
[5]基于信用風險結構化模型的中期票據(jù)定價分析[J]. 湯慧. 經(jīng)營管理者. 2009(17)
[6]信用風險量化研究綜述[J]. 周子元. 金融教學與研究. 2009(04)
[7]基于評級模型的違約率估計[J]. 王國棟,詹原瑞.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3)
[8]中國上市公司信用風險度量模型的建立及其有效性驗證[J]. 劉笑萍,黃曉薇,郭紅玉.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2)
[9]上市公司信用風險傳導機制研究——來自2005~2006年度ST公司的新證據(jù)[J]. 沈友娣,謝春戀,宋冬梅. 財會通訊(學術版). 2008(09)
[10]我國信用風險結構模型研究綜述[J]. 顧乾屏,孫曉昆,徐軍,馮鐵,陳堅. 生產(chǎn)力研究. 2008(12)
博士論文
[1]現(xiàn)代信用風險管理模型的發(fā)展與比較研究[D]. 馮建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07
[2]信用風險理論、模型及應用研究[D]. 李興法.東北財經(jīng)大學 2007
[3]違約風險度量模型及在上市企業(yè)中的應用研究[D]. 李曉慶.河海大學 2007
[4]新巴塞爾協(xié)議視角的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研究[D]. 馮啟德.復旦大學 2006
[5]現(xiàn)代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技術研究[D]. 金正茂.復旦大學 2005
[6]開放經(jīng)濟條件下金融傳染微觀機理研究[D]. 吳忱.復旦大學 2003
[7]信用風險的度量與管理研究[D]. 張健.復旦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基于KMV的信用風險評價[D]. 梁彥軍.北方工業(yè)大學 2008
[2]美國次貸危機成因與我國住房和金融市場發(fā)展[D]. 喬翔.天津財經(jīng)大學 2008
[3]信用風險度量模型比較及KMV模型在我國的應用研究[D]. 高天寧.吉林大學 2007
[4]Credit Metrics與KMV模型的比較研究[D]. 劉婕.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 2007
[5]我國商業(yè)銀行基于KMV模型的上市公司信用風險度量[D]. 周恒.廈門大學 2006
[6]我國上市公司信用風險的實證研究[D]. 王瑩.吉林大學 2006
[7]信用風險結構模型的理論方法及實證研究[D]. 王小華.上海財經(jīng)大學 2005
[8]巴塞爾新資本協(xié)議下我國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內部評級研究[D]. 王濤.吉林大學 2005
[9]結構化模型下公司債券及信用衍生產(chǎn)品的定價研究[D]. 劉霞倩.華東師范大學 2005
[10]信用風險定價理論述評[D]. 李義鵬.武漢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273698
【文章來源】: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黑龍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008年滬深300每日收盤點數(shù)資料來源:銳思金融研究數(shù)據(jù)庫及作者的計算
圖 3-6 樣本公司特別處理前 1 年內的各季度的平均預期違約率結果還表明:如果一個公司的理論違約概率連續(xù)三個季要關注公司的信用風險,因為這可能說明該公司的信用型計算出的理論違約概率對信用風險可以起到一定的預警
即 AAA、AA、AA-和 A+,因為數(shù)據(jù)序列太少而無法求取信用等級與 EDF 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本文使用它們之間的映射關系來反映二者之間的關系。期限為 0.25、0.5、0.75、1、2、3 年的公司的預期違約率(EDF)和信用等級之間的映射關系見下圖 3-7。映射圖中橫軸的樣本公司的信用等級按 AAA 級至 A+級向右排列,分別是 4 家 AAA 級公司、9 家 AA 級公司、9 家 AA-公司和 4 家 A+公司。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上市公司信用風險度量模型的實證比較研究[J]. 董乃全. 管理評論. 2010(01)
[2]銀行信用風險的結構模型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烏畫. 系統(tǒng)工程. 2009(11)
[3]基于結構模型的信用風險研究綜述[J]. 周子元,鄧雁. 金融發(fā)展研究. 2009(11)
[4]股權分置改革研究綜述[J]. 萬立全. 財會月刊. 2009(30)
[5]基于信用風險結構化模型的中期票據(jù)定價分析[J]. 湯慧. 經(jīng)營管理者. 2009(17)
[6]信用風險量化研究綜述[J]. 周子元. 金融教學與研究. 2009(04)
[7]基于評級模型的違約率估計[J]. 王國棟,詹原瑞.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3)
[8]中國上市公司信用風險度量模型的建立及其有效性驗證[J]. 劉笑萍,黃曉薇,郭紅玉.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2)
[9]上市公司信用風險傳導機制研究——來自2005~2006年度ST公司的新證據(jù)[J]. 沈友娣,謝春戀,宋冬梅. 財會通訊(學術版). 2008(09)
[10]我國信用風險結構模型研究綜述[J]. 顧乾屏,孫曉昆,徐軍,馮鐵,陳堅. 生產(chǎn)力研究. 2008(12)
博士論文
[1]現(xiàn)代信用風險管理模型的發(fā)展與比較研究[D]. 馮建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07
[2]信用風險理論、模型及應用研究[D]. 李興法.東北財經(jīng)大學 2007
[3]違約風險度量模型及在上市企業(yè)中的應用研究[D]. 李曉慶.河海大學 2007
[4]新巴塞爾協(xié)議視角的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研究[D]. 馮啟德.復旦大學 2006
[5]現(xiàn)代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技術研究[D]. 金正茂.復旦大學 2005
[6]開放經(jīng)濟條件下金融傳染微觀機理研究[D]. 吳忱.復旦大學 2003
[7]信用風險的度量與管理研究[D]. 張健.復旦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基于KMV的信用風險評價[D]. 梁彥軍.北方工業(yè)大學 2008
[2]美國次貸危機成因與我國住房和金融市場發(fā)展[D]. 喬翔.天津財經(jīng)大學 2008
[3]信用風險度量模型比較及KMV模型在我國的應用研究[D]. 高天寧.吉林大學 2007
[4]Credit Metrics與KMV模型的比較研究[D]. 劉婕.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 2007
[5]我國商業(yè)銀行基于KMV模型的上市公司信用風險度量[D]. 周恒.廈門大學 2006
[6]我國上市公司信用風險的實證研究[D]. 王瑩.吉林大學 2006
[7]信用風險結構模型的理論方法及實證研究[D]. 王小華.上海財經(jīng)大學 2005
[8]巴塞爾新資本協(xié)議下我國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內部評級研究[D]. 王濤.吉林大學 2005
[9]結構化模型下公司債券及信用衍生產(chǎn)品的定價研究[D]. 劉霞倩.華東師范大學 2005
[10]信用風險定價理論述評[D]. 李義鵬.武漢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27369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327369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