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證產品定價模型的實證研究 ——我國認購權證實例
發(fā)布時間:2021-06-12 21:57
我國權證的發(fā)展起步比較晚,在2005年下半年的股權分置改革中,我國證券市場才真正意義上引入了認股權證。而認股權證一經推出便受到了市場的追捧,使得其市場價格嚴重偏離了實際價值。因此,如何對我國的認股權證進行合理定價,從而引導市場正確認識其投資價值,便成了理論界爭相研究的課題。但由于認股權證引入我國的時間還不長,對認股權證定價的系統(tǒng)研究還不多,所以目前理論界對認股權證的研究大多數(shù)還集中在定性分析上,相應的定價理論指導十分缺乏。本文正是基于我國證券市場上的這種現(xiàn)實狀況,將國際上通用的Black-Scholes期權定價模型運用于探討我國認股權證的定價。文章對理論定價的結果和市場價格進行了比較,進而對B-S模型進行了修正和實證分析,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結論對于投資方的投資決策以及發(fā)行方的定價決策都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文章來源】:蘇州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
1.1.1 發(fā)展權證市場的意義
1.1.2 我國權證現(xiàn)狀及問題
1.2 研究目標
1.3 概念界定
1.3.1 權證的內涵
1.3.2 權證的構成要素
1.3.3 權證的分類
1.3.4 權證的特點
1.3.5 權證的風險
1.4 文獻綜述
1.5 本文研究的方法及研究框架
1.6 創(chuàng)新及不足
第二章 認購權證定價理論及B-S模型
2.1 早期認購權證定價理論的概述
2.2 B-S模型定價理論的基本內容
2.2.1 B-S模型概述
2.2.2 影響B(tài)-S模型權證定價的因素
2.2.3 基于B-S模型的分析指標
2.2.4 B-S模型評價
第三章 B-S模型的修正及分析
3.1 考慮支付交易費用的B-S權證定價模型修正
3.2 考慮分紅股息的B-S模型修正及實證分析
3.3 基于動態(tài)市盈率的修正
3.4 基于指數(shù)對比度修正
3.4.1 基于股票綜合指數(shù)對比度的修正
3.4.2 基于行業(yè)指數(shù)對比度的修正
3.5 綜合修正的B-S公式如下
第四章 修正的B-S模型的實證分析
4.1 考慮分紅姑息修正的B-S模型及實證分析
4.2 基于市盈率修正的B-S模型及實證分析
4.3 基于綜合指數(shù)對比度的B-S模型修正及實證分析
4.4 基于行業(yè)指數(shù)對比度修正的B-S模型實證分析
4.5 結論
第五章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后記
詳細摘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對歐式期權B-S模型的推廣[J]. 李秉祥. 西安理工大學學報. 2003(04)
[2]認股權證及其在國內證券市場的應用(下)[J]. 楊正洪. 證券市場導報. 2003(04)
[3]Black-Scholes期權定價模型的精確性及適用性分析[J]. 黃本堯. 財貿研究. 2002(06)
[4]中國金融衍生市場的戰(zhàn)略構想[J]. 孔曙東. 浙江金融. 2002(09)
[5]認股權證的定價因素[J]. 王志誠,何樹紅. 華東經濟管理. 2002(03)
[6]認股權證的發(fā)展及影響[J]. 高春濤,王慶仁. 證券市場導報. 2002(05)
[7]認股權證的定價模型及其應用[J]. 周延. 預測. 1998(05)
[8]金融市場中的認股權證[J]. 李明昌,王毅. 經濟導刊. 1998(03)
碩士論文
[1]我國認股權證定價的研究與應用[D]. 李艷.江西財經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226357
【文章來源】:蘇州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
1.1.1 發(fā)展權證市場的意義
1.1.2 我國權證現(xiàn)狀及問題
1.2 研究目標
1.3 概念界定
1.3.1 權證的內涵
1.3.2 權證的構成要素
1.3.3 權證的分類
1.3.4 權證的特點
1.3.5 權證的風險
1.4 文獻綜述
1.5 本文研究的方法及研究框架
1.6 創(chuàng)新及不足
第二章 認購權證定價理論及B-S模型
2.1 早期認購權證定價理論的概述
2.2 B-S模型定價理論的基本內容
2.2.1 B-S模型概述
2.2.2 影響B(tài)-S模型權證定價的因素
2.2.3 基于B-S模型的分析指標
2.2.4 B-S模型評價
第三章 B-S模型的修正及分析
3.1 考慮支付交易費用的B-S權證定價模型修正
3.2 考慮分紅股息的B-S模型修正及實證分析
3.3 基于動態(tài)市盈率的修正
3.4 基于指數(shù)對比度修正
3.4.1 基于股票綜合指數(shù)對比度的修正
3.4.2 基于行業(yè)指數(shù)對比度的修正
3.5 綜合修正的B-S公式如下
第四章 修正的B-S模型的實證分析
4.1 考慮分紅姑息修正的B-S模型及實證分析
4.2 基于市盈率修正的B-S模型及實證分析
4.3 基于綜合指數(shù)對比度的B-S模型修正及實證分析
4.4 基于行業(yè)指數(shù)對比度修正的B-S模型實證分析
4.5 結論
第五章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后記
詳細摘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對歐式期權B-S模型的推廣[J]. 李秉祥. 西安理工大學學報. 2003(04)
[2]認股權證及其在國內證券市場的應用(下)[J]. 楊正洪. 證券市場導報. 2003(04)
[3]Black-Scholes期權定價模型的精確性及適用性分析[J]. 黃本堯. 財貿研究. 2002(06)
[4]中國金融衍生市場的戰(zhàn)略構想[J]. 孔曙東. 浙江金融. 2002(09)
[5]認股權證的定價因素[J]. 王志誠,何樹紅. 華東經濟管理. 2002(03)
[6]認股權證的發(fā)展及影響[J]. 高春濤,王慶仁. 證券市場導報. 2002(05)
[7]認股權證的定價模型及其應用[J]. 周延. 預測. 1998(05)
[8]金融市場中的認股權證[J]. 李明昌,王毅. 經濟導刊. 1998(03)
碩士論文
[1]我國認股權證定價的研究與應用[D]. 李艷.江西財經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22635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322635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