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濟發(fā)展轉(zhuǎn)型期我國證券市場監(jiān)管的博弈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F832.51;F224.3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富強,王恕立;證券市場尋租行為的博弈分析及其對策[J];金融教學與研究;2001年02期
2 吳笳寧;譚長明;;證券投資中的博弈現(xiàn)象分析[J];理論界;2006年12期
3 趙虹;;會計信息失真的經(jīng)濟學研究[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4 申慧慧;;上市公司會計造假的博弈分析[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5 黃天柱;;上市公司雙重要約收購中的博弈分析[J];陜西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6期
6 王德祿;劉銘源;;中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問題及其治理對策[J];天津商業(yè)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7 徐韜;博弈論與期間效應[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8 陸建;博弈與“出老千”[J];新財經(jīng);2005年07期
9 袁泉;;中國證券市場監(jiān)管博弈問題研究[J];哈爾濱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3期
10 鐘立燦;;對股市泡沫成因的博弈分析[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健;吳楠;林大謙;;股票市場可持續(xù)發(fā)展中信息不對稱條件下博弈論的應用研究[A];2011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2011年?ǘC];2011年
2 王德智;應益榮;;對價博弈:中小投資者的納什均衡分析[A];第八屆中國青年運籌信息管理學者大會論文集[C];2006年
3 滿青珊;張金隆;毛弘毅;;基于博弈論的移動服務雙渠道結(jié)構(gòu)模型[A];信息化、工業(yè)化融合與服務創(chuàng)新——第十三屆計算機模擬與信息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4 鐘衛(wèi);徐友云;蔡躍明;;多用戶MIMO系統(tǒng)中的一種基于博弈論的資源優(yōu)化[A];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新進展——2005年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5 萬家思;;博弈論在煤礦精細化管理中的運用[A];全國煤炭企業(yè)精細化管理優(yōu)秀論文集[C];2008年
6 耿昕;石金濤;;博弈論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綜述[A];區(qū)域人才開發(fā)的理論與實踐——港澳臺大陸人才論壇暨2008年中華人力資源研究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姚杰;李好好;;對外直接投資與競爭優(yōu)勢:一種博弈論解釋[A];2001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8 蔡博峰;;中國北方土地沙漠化的制度分析及案例研究[A];“全國第五屆青年植物生態(tài)學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植物生理生態(tài)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9 張捍東;嚴鐘;;企業(yè)動態(tài)聯(lián)盟利益分配問題的研究進展[A];現(xiàn)代工業(yè)工程與管理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10 張捍東;嚴鐘;王健;;對企業(yè)動態(tài)聯(lián)盟利益分配問題的思考[A];第八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梁小民;企業(yè)家也要了解博弈論[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4年
2 程凱;不可不學博弈論[N];中華工商時報;2005年
3 王英;團購與博弈論[N];中國證券報;2003年
4 指南針教研室;股市博弈論[N];信息時報;2000年
5 倪維斗;《博弈論與電力企業(yè)管理》為企管提供改進思路[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6年
6 楊紅衛(wèi);教材招標博弈論[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4年
7 聶輝華;博弈之道在于理性地融入社會[N];中國證券報;2008年
8 輝華;博弈之道在于理性地融入社會[N];中國保險報;2007年
9 張劍;趙勇:從博弈論看電力企業(yè)管理[N];華中電力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程慧;諾貝爾獎為何頒給博弈論大師[N];國際金融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屈國俊;中國證券市場監(jiān)管:基于博弈論視角的分析[D];西北大學;2005年
2 丁玲華;基于金融效率的金融監(jiān)管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3 楊曉蘭;證券市場泡沫問題的實驗經(jīng)濟學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4 宗兆昌;強制性制度變遷背景下的中國資本市場經(jīng)濟效率[D];河海大學;2005年
5 張永鵬;我國證券市場操縱行為及防范機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6 張希虹;我國上市公司會計規(guī)范體系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6年
7 儀垂林;中國證券市場價格波動[D];河海大學;2006年
8 宋偉巖;論證券市場法治化中的誠信原則[D];吉林大學;2007年
9 章融;證券市場中的羊群行為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10 尹慶民;基于博弈論的中國轉(zhuǎn)軌時期銀企關系研究[D];河海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崔超;中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經(jīng)濟學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2 馬蓉;會計信息失真及其治理的經(jīng)濟學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3 麻季文;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經(jīng)濟學分析及治理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4 李亞云;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規(guī)范問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年
5 王芳;機構(gòu)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6 劉宏亮;我國證券投資基金利益輸送行為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7 徐光;基于行為金融理論的中國股票市場投資策略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8 蘇文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管制的博弈分析及優(yōu)化策略[D];大慶石油學院;2009年
9 徐琳;基于博弈論的證券市場信用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10 徐志群;中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機制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66602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2666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