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行為金融學的角度透析我國證券市場的效率
發(fā)布時間:2020-03-22 16:19
【摘要】: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簡稱EMH)是現(xiàn)代證券市場理論體系的支柱之一,也是現(xiàn)代金融經(jīng)濟學的理論基石之一,但他在不斷獲得支持的同時也引起了各種爭論。行為金融理論是自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金融學說,,目前是西方國家金融研究和實踐的前沿領域,在我國,這方面的研究活動也相當活躍。該學說的重要意義在于,它突破了現(xiàn)代金融理論嚴格而偏離現(xiàn)實的假設條件,吸收了現(xiàn)代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使金融學研究建立在現(xiàn)實的假設條件上,從而開辟了金融學研究的新世紀。 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證券市場對我國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壯大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國的證券市場還依然是一個尚待完善與規(guī)范的發(fā)展中的市場。這一方面反映為過度投機、政策市、羊群效應等投資者的非理性行為;另一方面反映為股價高度波動、板塊效應等市場的非理性表現(xiàn)。而這些非理性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歸根結底是市場無效率的結果。這一些情況的存在已成為制約我國證券市場健康發(fā)展的障礙,因此,認識這些非理性和無效率的現(xiàn)象,揭示隱藏在其背后的原因,對于我國證券市場今后的發(fā)展與完善無疑極具迫切性和必要性。 本文以我國證券市場的效率作為論文的研究對象。并從行為金融學的角度進行分析,揭示造成證券市場無效率的原因和機理,從而為我國證券市場監(jiān)管部門提供相應的政策建議,同時也有利于廣大投資者,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規(guī)范投資行為。本文主要分為四部分,主要內容如下: 1.第一部分系統(tǒng)的評述了有效市場假說。有效市場假說是標準金融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標準金融學研究證券市場效率問題的理論基石。本部分對有效市場假說進行了闡述,并指出了其所面臨的一些爭論和缺陷。 2.第二部分論述了行為金融學的崛起及其對有效市場假說的挑戰(zhàn)。首先,闡述了從有效市場假說到行為金融學理論的演進。然后,分析了行為金融學對有效市場假說的批駁和質疑,主要是從理論和實證兩個方面指出了有效市場假說的缺陷。 3.第三部分研究了證券市場效率的行為金融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論。首先,論證了行為金融是一種證券市場效率研究的更適合方法。然后,闡述了證券市場效率的行為金融研究理論。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F832.51;F224
本文編號:2595298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F832.51;F224
【引證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喻淑春;基于滬深股市的行為資本資產(chǎn)定價模型實證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59529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259529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