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管理的人學基礎
發(fā)布時間:2017-03-22 00:08
本文關鍵詞:論管理的人學基礎,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人所獨有的活動方式——管理,是人的本質的體現(xiàn)。人的本質決定了管理的結構,同時也導致了管理的潛在危機。近代西方管理史上先后出現(xiàn)了四種(“經(jīng)濟人”、“社會人”、“自我實現(xiàn)人”、“復雜人”)主要的人性假設,成為近代西方管理的內(nèi)容、結構、形式變化的理論依據(jù)。但是以傳統(tǒng)人性預設為前提的管理理論還是無法擺脫管理的潛在危機。因其僅僅把人看成是某種抽象的東西,而不是通過對象化實踐活動的自我生成,即“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所以理論上必然導致把人與管理對立起來。而在馬克思主義哲學視域下,人——是在對象化實踐活動中的自我生成的存在物,以此為基礎構建的管理,使人在“共同活動方式”中獲得質的提升,展現(xiàn)人作為“類”存在物的普遍本質,從而使人通過“個人活動方式”而展現(xiàn)出現(xiàn)實的、自我實現(xiàn)的存在物的自由本質。最終使人在管理實踐的對象化活動中真正達到對自身本質力量的占有,從而確立了人在管理中的主體性地位。
【關鍵詞】:人學 管理 異化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C93
【目錄】:
- 前言6-7
- 一、人是管理形成的前提7-11
- (一) 人獨有的活動方式——管理7-8
- (二) 人的本質決定管理的結構8-11
- 二、傳統(tǒng)人性論假設基礎上的管理及其理論困境11-17
- (一) “經(jīng)濟人”假設與古典科學管理11-12
- (二) “社會人”假設與群體行為管理12-13
- (三) “自我實現(xiàn)人”假設與個體行為管理13-15
- (四) “復雜人”假設與權變管理15-17
- 三、馬克思主義關于管理人學的觀點17-22
- (一) 管理異化的原因17-18
- (二) 管理異化的實質18-19
- (三) 管理人學的可能性構想19-22
- 結語22-23
- 注釋23-25
- 參考文獻25-28
- 論文摘要(中文)28-30
- 論文摘要(英文)30-34
- 后記34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鵬;管理學中科學主義范式與人本主義范式的哲學分析[D];云南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論管理的人學基礎,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6052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605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