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一種適合低連接度拓撲的集中式保護路由機制

發(fā)布時間:2019-02-21 16:42
【摘要】:在集中式路由中,由路由控制平臺統(tǒng)一計算路由表進行分發(fā),路由器不再具備決策能力,需要預先構建一種具備保護功能的路由機制,使得路由器的下游路徑失效后都有立即可用的備份路徑,確保報文的最小損失,已有的集中式保護路由機制在低連接度拓撲上保護效果不佳.為了解決該問題,提出了一種適合低連接度拓撲的集中式域內(nèi)保護路由機制,允許失效處的相鄰節(jié)點在沒有可用路徑時將報文返回至其上游節(jié)點,由有可用備份路徑的上游節(jié)點通過備份路徑發(fā)送,確保單個節(jié)點或連接失效后報文的最小損失.證明了為給定拓撲構建最優(yōu)保護路由的問題是一個NP-hard問題,并且提出了解決該問題的三階段啟發(fā)式算法.在各種類型的拓撲中驗證了啟發(fā)式算法的性能.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優(yōu)于已有保護路由方案.
[Abstract]:In centralized routing, the routing table is distributed by the routing control platform, so the router no longer has decision-making ability, so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 routing mechanism with protection function in advance. The backup path is available immediately after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router fails to ensure the minimum loss of packets. The existing centralized protection routing mechanism has poor protection effect on low connectivity topology. To solve this problem, a centralized intra-domain protection routing mechanism suitable for low connectivity topology is proposed, which allows adjacent nodes at failure points to return packets to their upstream nodes when there is no available path. The upstream node with available backup path is sent through the backup path to ensure the minimum loss of packets after the failure of a single node or connection. It is proved that the problem of constructing optimal protection routing for a given topology is a NP-hard problem, and a three-stage heuristic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performance of the heuristic algorithm is verified in various topologie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is superior to the existing protection routing scheme.
【作者單位】: 東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2010CB32810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0903161,60903162,61003257,61070158,61070161,61070210)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0BAI88B03,2011BAK21B02) 高等學校博士點學科專項科研基金(20110092130002)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BK2008030) 江蘇省網(wǎng)絡與信息安全重點實驗室資助項目(BM2003201) 教育部計算機網(wǎng)絡與信息集成重點實驗室(東南大學)資助項目(93K-9)
【分類號】:TP393.0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繆小亮;萬旺根;;P2P技術及其在網(wǎng)絡游戲中的應用[J];微計算機信息;2006年18期

2 朱凱旋;;網(wǎng)絡管理中的主動網(wǎng)絡技術探討[J];軟件導刊;2010年06期

3 鄭士貴;集中式信息網(wǎng)絡[J];管理科學文摘;1997年01期

4 李向東;微機集中式業(yè)務網(wǎng)絡[J];中國金融電腦;1997年02期

5 梁昊;神州數(shù)碼:集中式局域網(wǎng)帶來輕松接入[J];互聯(lián)網(wǎng)周刊;2001年33期

6 ;“集中式架構”織就安全金融網(wǎng)絡[J];計算機安全;2003年08期

7 陳揚寧;湯敏;;構造主動集中式服務保障體系 大集中后省行網(wǎng)管系統(tǒng)建設更重要[J];金融電子化;2004年06期

8 萬芳,方明;集中式應用共享中的模擬鍵盤操作的實現(xiàn)[J];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05年04期

9 夏楊,黃建,杜雄;集中式多隊列管理的VLSI實現(xiàn)[J];微電子學與計算機;2005年02期

10 石磊,吳海燕,李安寧;P2P技術及對互聯(lián)網(wǎng)的影響[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5年2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三奇;陳佳;張宏科;;新型平面標識域內(nèi)路由協(xié)議[A];2011全國無線及移動通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1年

2 嚴承華;徐建橋;;P2P網(wǎng)絡技術研究與分析[A];第二十一次全國計算機安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3 梁偉;畢經(jīng)平;;Internet路由關聯(lián)分析與監(jiān)測系統(tǒng)設計[A];第五屆中國測試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4 張涵;張建標;張濤;;基于資源的集中式P2P網(wǎng)絡節(jié)點測量研究[A];全國計算機安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第二十五卷[C];2010年

5 王新生;李彥輝;張穎;;基于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檢測系統(tǒng)模型的研究[A];2006年全國理論計算機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許鵬波;魚濱;;基于P2P環(huán)境的語義Web服務發(fā)現(xiàn)模型[A];2006年全國開放式分布與并行計算學術會議論文集(一)[C];2006年

7 趙桐;曹淑琴;;P2P網(wǎng)絡拓撲結構的研究[A];2007通信理論與技術新發(fā)展——第十二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7年

8 郭帆;葉繼華;余敏;;分布式IDS報警聚合研究與實現(xiàn)[A];2008'中國信息技術與應用學術論壇論文集(二)[C];2008年

9 楊麗;章勇;;P2P系統(tǒng)研究[A];2009全國計算機網(wǎng)絡與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10 任金強;李軍;;CA互聯(lián)互通示范工程建設中的目錄服務建設[A];第十九次全國計算機安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凱;CA eTrust SiteMinder 捍衛(wèi)Web安全[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6年

2 思杰(Citrix)大中華區(qū)市場總監(jiān) 陶欣;應用虛擬化打造集中式安全體系[N];中國計算機報;2008年

3 ;集中式數(shù)據(jù)備份[N];計算機世界;2002年

4 ;實現(xiàn)集中式安全管理[N];計算機世界;2002年

5 中科院計算所 羅杰文;P2P網(wǎng)絡的拓撲結構[N];計算機世界;2006年

6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 劉淑芬邋中國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西北分院 郭以東;網(wǎng)絡管理:分還是合?[N];計算機世界;2008年

7 山楓;賽門鐵克Gateway Security 5400系列集成防火墻、IDS/IDP、病毒防護、內(nèi)容過濾、反垃圾郵件、VPN技術[N];中國計算機報;2004年

8 記者 程鴻;在TCP/IP協(xié)議下共享集中存儲[N];計算機世界;2001年

9 薛華 何立群 李祥和;IDS的體系結構[N];計算機世界;2002年

10 清華大學 楊廣文/國防科技大學 黃大正 肖儂;P2P計算深入底層與邊緣[N];計算機世界;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江;虛擬網(wǎng)絡映射機制與算法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2年

2 王進;開放計算系統(tǒng)中基于DSmT的信任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9年

3 陳錫明;基于NOW的任務調(diào)度和負載平衡方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0年

4 榮霓;高速邊緣路由器IPSec體系結構及關鍵技術的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5年

5 于守健;基于Web服務組合的業(yè)務流程集成關鍵技術研究[D];東華大學;2005年

6 朱承;基于資源類型的非集中式網(wǎng)格資源發(fā)現(xiàn)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4年

7 潘恒;電子商務環(huán)境下基于PKI的信任問題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6年

8 左敏;P2P對等網(wǎng)系統(tǒng)軟安全若干關鍵問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9 張燕;網(wǎng)格資源發(fā)現(xiàn)關鍵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10 李丹;多可達路徑域間路由關鍵技術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袁寶;基于Web的集中式資產(chǎn)管理信息系統(tǒng)[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2 孟凡松;網(wǎng)格安全認證模型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3 陶莎;結合數(shù)字證書技術解決P2P網(wǎng)絡安全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南昌大學;2007年

4 譚翔宇;一種基于TLS的安全多播系統(tǒng)的分析與實現(xiàn)[D];北京郵電大學;2009年

5 劉鵬;Web Service資源管理與應用的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3年

6 徐建兵;基于SNMP協(xié)議的Alert Agent for Kill集中式報警管理平臺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4年

7 許云松;基于P2P的分布式工作流的設計與實現(xiàn)[D];浙江大學;2005年

8 孫寶軍;基于語義Web的協(xié)作性知識管理系統(tǒng)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9 周劍;基于軟件Agent技術的分布式網(wǎng)絡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10 馮立華;對集中式VPN通道管理的研究與應用[D];北京郵電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42768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ydhl/242768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3e8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