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比特產品分類的市場結構及形成機制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比特產品分類的市場結構及形成機制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比特經濟學 產品分類 市場結構 動態(tài)演化模型
【摘要】:比特產品是指由1,0字符串構成的比特或比特流形式存在的信息產品,這種產品以比特的形式存儲與流通,并在網絡等硬件媒介上以比特流的形式被傳輸。她們與傳統(tǒng)原子產品在特性、生產、交換、市場、定價等各方而都存在較大差別,本文研究的就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市場結構特征與形成機制。 為了探尋比特產品“勝者得全”和“長尾開花”現(xiàn)象共存背后的邏輯,文章首先對比特產品進行了分類研究,針對具有代表性的24種比特產品,從產品、用戶和市場層面選取了13個維度進行評價,并綜合運用主成分分析和聚類分析的方法抽取了2個主維度將產品分為4類。在此基礎上,對各類產品的市場結構特征進行了分析和總結。 為進一步揭示差異化的市場結構特征背后的形成原因,本文構建了一個新舊產品質量都不斷改進的動態(tài)競爭模型(包括概念模型和數(shù)學模型),重點考慮產品質量及用戶體驗、網絡效應及其引發(fā)的止反饋、人際互動程度、技術創(chuàng)新等對市場結構演化的影響。并借助Matlab進行仿真,刻畫上述主要因素對市場結構動態(tài)演化的作用方式。 最后,從市場組織關系方面也對比特產品市場結構的特征進行了總結。 基于比特產品的分類,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比特產品市場結構進行研究,回答其“是什么”和“為什么”兩大問題,之前鮮有研究,這是本文的創(chuàng)新所在,也是對比特產品世界的經濟規(guī)律進行探索的一次嘗試。
【關鍵詞】:比特經濟學 產品分類 市場結構 動態(tài)演化模型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郵電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F274;F49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緒論10-15
- 1.1 研究背景10-11
- 1.1.1 比特時代·信息爆炸改變經濟運行規(guī)律10
- 1.1.2 比特產口市場·新的結構特征和表現(xiàn)10-11
- 1.2 范圍定義11-12
- 1.2.1 比特產品11
- 1.2.2 市場結構11-12
- 1.3 研究目標與意義12
- 1.4 研究框架和方法12-15
- 1.4.1 研究框架12-14
- 1.4.2 研究方法14-15
- 第二章 文獻綜述15-39
- 2.1 市場結構相關理論15-18
- 2.1.1 市場結構的定義和主要內容15
- 2.1.2 市場結構的主要內容15-16
- 2.1.3 市場結構的決定因素16-18
- 2.2 比特產品的定義、特性和分類18-23
- 2.2.1 比特產品的定義和特性18-20
- 2.2.2 比特產品分類20-23
- 2.3 比特產品市場結構研究綜述23-36
- 2.3.1 分類產品的市場結構研究23-27
- 2.3.2 市場結構類與特征27-30
- 2.3.3 市場結構影響因素30-36
- 2.4 小結36-39
- 第三章 比特產品分類及市場結構特征39-48
- 3.1 比特產品的分類39-45
- 3.1.1 分類方法39-42
- 3.1.2 分類結果42-45
- 3.2 不同類別的比特產品市場結構分析45-48
- 第四章 比特產品市場結構形成機制48-63
- 4.1 模型建立48-52
- 4.1.1 模型基本假設49-50
- 4.1.2 變量定義50
- 4.1.3 數(shù)量模型50-52
- 4.2 仿真設計:市場結構的演化52-53
- 4.3 仿真結果分析53-60
- 4.3.1 產品體驗&創(chuàng)新速率的影響54-56
- 4.3.2 網絡效應強度的影響56-59
- 4.3.3 人際互動程度的影響59-60
- 4.4 管理啟示60-63
- 4.4.1 注重質量,體驗為王,加速創(chuàng)新60-61
- 4.4.2 學會借力,利用互補品的優(yōu)勢贏得競爭61
- 4.4.3 利用用戶之間的社交互動提升黏性61-63
- 第五章 比特產品市場中的新組織關系特征及發(fā)展趨勢63-71
- 5.1 賣方與賣方的關系63-66
- 5.2 買方與賣方的關系66-68
- 5.3 買方與買方的關系68-69
- 5.4 小結69-71
-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71-75
- 6.1 主要研究結論和啟示71-73
- 6.2 主要創(chuàng)新點73
- 6.3 研究的局限性與展望73-75
- 參考文獻75-79
- 致謝79-80
- 碩士期間發(fā)表論文8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8條
1 彭賡;趙天博;龍海泉;劉凡;;互聯(lián)網搜索市場競爭的均衡結構[J];工業(yè)技術經濟;2008年07期
2 曹寶明;辛馨;;從壟斷到競爭性壟斷:網絡經濟下市場結構演進的靜態(tài)博弈分析[J];江蘇社會科學;2009年05期
3 李懷,高良謀;新經濟的沖擊與競爭性壟斷市場結構的出現(xiàn)——觀察微軟案例的一個理論框架[J];經濟研究;2001年10期
4 顧元勛;石穎穎;肖忠東;;價值實現(xiàn)特征驅動的知識產品分類模型研究[J];科研管理;2011年04期
5 馮曉棠;;中國綜合門戶網站產業(yè)的市場結構分析[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10年02期
6 武文珍;陳啟杰;;價值共創(chuàng)理論形成路徑探析與未來研究展望[J];外國經濟與管理;2012年06期
7 趙良杰;武邦濤;陳忠;段文奇;;感知質量差異對網絡外部性市場結構演化的影響[J];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2011年01期
8 尚雨;郭新茹;;基于雙邊市場理論的網絡媒體平臺競爭行為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09年1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閆軍印;信息產業(yè)市場結構的理論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7年
2 王廣鳳;開源軟件與專有軟件的競爭[D];遼寧大學;2008年
3 李泉;雙邊市場價格理論及其產業(yè)應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4 劉舸;基于網絡效應的電信運營商IM市場競爭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9年
5 李儀凡;互聯(lián)網用戶體驗結構模型[D];復旦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9條
1 李琛;基于雙邊市場理論的互聯(lián)網企業(yè)基礎平臺加增值服務商業(yè)模式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李歡;軟件產業(yè)市場結構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7年
3 朱乾龍;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與市場結構的互動機制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07年
4 邢俊峰;開源軟件與專有軟件競爭分析[D];暨南大學;2009年
5 陳雷;我國第三方B2B電子商務平臺產業(yè)組織分析[D];浙江工商大學;2008年
6 馬秋楠;比特經濟學研究綜述[D];北京郵電大學;2009年
7 游閩;非對稱網絡效應下的網絡中介業(yè)市場結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8 錢昆鵬;比特產品市場形態(tài)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9 江舫;比特產品定價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8787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sjfx/878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