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廣州聯通組織流程再造研究
本文關鍵詞: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廣州聯通組織流程再造研究
【摘要】:移動互聯網時代,客戶對商品及其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而商品的生命周期則是越來越短。面對顧客的需求,企業(yè)必須做出快速決策,相較于競爭對手更加迅速的推出更好、更個性化的產品或服務。作為運營商的中國聯通,如何應對移動互聯網帶來的巨大機遇和挑戰(zhàn)。而廣州聯通作為最早的,面對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做出一系列變革舉措的一個本地網分公司,更是需要在經歷市場拓展創(chuàng)新轉型的同時,針對公司內部的組織流程方面進行重塑與創(chuàng)新,從根本上解決移動互聯網時代給傳統(tǒng)運營商帶來的沖擊,并將這樣的沖擊變?yōu)樽陨戆l(fā)展的機遇,從而成為移動互聯網洪流時代的贏家。本文的目的是研究“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廣州聯通組織流程再造”。本文主要采取“文獻研究法”和“對比研究法”兩種研究方法。本文研究分析研究的結果是將廣州聯通組織流程再造落腳點在于“組織結構優(yōu)化,業(yè)務流程創(chuàng)新”等方面,并在“組織流程支撐方面”,“市場管理類組織層級關系方面”,“組織流程運轉方面”等幾個方面提出具體的再造方案。本文的研究結論是: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廣州聯通從以下幾個方面著眼,對組織流程進行再造。1)打破傳統(tǒng),去電信化,建立適應移動互聯網發(fā)展的支撐體系:2)組建扁平化、垂直化、精簡靈活高效的組織結構;3)培養(yǎng)移動互聯網新時代人才,加速創(chuàng)新轉型步伐鑒于時間和篇幅的限制,本文的研究有限,后續(xù)研究可對其增加調研規(guī)模、調研方式等,對組織流程再造的衡量標準進行探索和擴展。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 組織流程再造 廣州聯通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626.11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一、緒論8-12
- (一) 研究背景及意義8-11
- (二) 研究方法11
- 1. 文獻研究法11
- 2. 對比研究法11
- (三) 研究內容11-12
- 二、研究的相關理論與文獻綜述12-22
- (一) 相關概念界定12-15
- 1. 組織12
- 2. 業(yè)務流程12-13
- 3. 組織結構13-14
- 4. 組織流程14-15
- (二) 組織結構創(chuàng)新理論15-17
- (三) 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綜述17-22
- 1. 國外文獻綜述17-19
- 2. 國內文獻綜述19-22
- 三、廣州聯通運營組織結構現狀22-25
- (一) 廣州聯通概述22
- (二) 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廣州聯通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22-23
- (三) 廣州聯通組織流程現狀23-25
- 1. 組織結構23-24
- 2. 組織職能24
- 3. 基于用戶接觸的組織層級關系24-25
- 4. 基于生產經營的組織責任25
- 5. 組織運行機制25
- 四、廣州聯通現有組織流程問題分析25-27
- (一) 組織流程支撐方面25-26
- (二) 市場類組織結構層級關系方面26
- (三) 組織流程運轉方面26-27
- 五、廣州聯通組織流程再造的對策建議27-44
- (一) 經典組織流程再造案例研究27-31
- 1. 海爾組織流程再造分析27-28
- 2. 華為組織流程再造分析28-30
- 3. 案例相似性比對分析30-31
- (二)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廣州聯通組織流程再造31-39
- 1. 廣州聯通組織流程再造目標31
- 2. 廣州聯通組織流程再造措施31-39
- (三) 廣州聯通組織結構流程再造實施步驟39-44
- 1. 預備階段39
- 2. 自檢階段39-40
- 3. 設計階段40-41
- 4. 推行、推廣階段41-42
- 5. 調校階段42-44
- 六、研究結論與展望44-46
- (一) 研究結論44-45
- 1. 打破傳統(tǒng),去電信化,建立適應移動互聯網發(fā)展的支撐體系44
- 2. 組建扁平化、垂直化、精簡靈活高效的組織結構44
- 3. 培養(yǎng)移動互聯網新時代人才,加速創(chuàng)新轉型步伐44-45
- (二) 研究展望45-46
- 參考文獻46-48
- 致謝48-4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互聯網究竟是什么[J];網絡與信息;2000年05期
2 羅序梅;潤迅涉足無線互聯網市場[J];移動通信;2000年05期
3 莊表偉;互聯網市場分析初探[J];互聯網周刊;2000年43期
4 ;網絡公司談——互聯網:機遇、挑戰(zhàn)與前景[J];通信世界;2001年13期
5 流浪;;移動互聯網——激情退卻之后[J];數字化用戶;2001年03期
6 ;三巨頭合資開拓美國無線互聯網市場[J];國際新聞界;2003年02期
7 張嵐;李昕;;互聯網進入下一個10年[J];每周電腦報;2004年19期
8 尹斌;埃及互聯網發(fā)展現狀與特點分析[J];中國穆斯林;2005年02期
9 陳益鋒;;宮玉國 “互聯網元老”要販賣信息[J];中國新時代;2006年01期
10 ;互聯網與傳統(tǒng)產業(yè)的碰撞[J];創(chuàng)造;2006年Z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谷城;;中國大陸互聯網開放前景初探[A];新經濟與兩岸四地經濟交流協(xié)作——第六屆“中華經濟協(xié)作系統(tǒng)”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2 張先祥;;中國互聯網市場發(fā)展展望[A];四川省通信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張志英;;移動互聯網時代,ISMP業(yè)務管理平臺“開放性”探索與研究[A];第十五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第10分會場:信息化與農業(yè)現代化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4 莫一心;;以CDMA移動互聯網推進移動信息化[A];2005年“數字安徽”博士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5年
5 陳穎星;曾勇;陳仕俊;;移動互聯網的黃金消費市場客戶群分析[A];OTT業(yè)務發(fā)展對通信業(yè)帶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中國通信學會通信管理委員會第31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6 鄭宏劍;鄭大永;;經營好移動互聯網 助運營商轉型——創(chuàng)新引領移動互聯網發(fā)展的舉措[A];四川省通信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史曉亮;;國外互聯網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方式分析[A];通信發(fā)展戰(zhàn)略與業(yè)務管理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胡春;;中國移動互聯網盈利模式分析[A];中國高等院校市場學研究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黃明科;王少杰;;移動互聯網發(fā)展研究[A];四川省通信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張知曉;陳光;張帆;;運營商在移動互聯網開放花園商業(yè)模式下的流量經營[A];2012全國無線及移動通信學術大會論文集(下)[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袁元;辱罵和恐嚇絕不應成為互聯網市場競爭的法器[N];證券日報;2010年
2 記者 商文;中外資本逐鹿中國互聯網業(yè)[N];上海證券報;2005年
3 商報記者 吳辰光;博納通成進軍移動互聯網[N];北京商報;2012年
4 經濟視點報記者 馬珂;電商抱團發(fā)展 河南互聯網在探索中成長[N];經濟視點報;2012年
5 記者 路平;培育移動互聯網新土壤[N];廣東科技報;2013年
6 張意軒 岳小喬 郭沙;中國發(fā)力移動互聯網[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3年
7 ;互聯網市場亟須重拳整治[N];人民郵電;2013年
8 北京商報記者 李立勛;移動互聯網教育商業(yè)模式待探索[N];北京商報;2013年
9 金亮;互聯網就是移動互聯網?[N];人民日報;2013年
10 早報記者 李雅琦;互聯網金融行業(yè)正處風險爆發(fā)期[N];東方早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朱敏;互聯網體系結構應用適應性評估方法研究[D];清華大學;2014年
2 任雅威;互聯網市場競爭的若干模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3 李儀凡;互聯網用戶體驗結構模型[D];復旦大學;2009年
4 朱銓;鐵路干線移動互聯網的異構網絡部署與流控關鍵技術研究[D];中南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浩;互聯網市場反壟斷法律問題研究[D];貴州民族大學;2015年
2 吳洲;基于互聯網信息挖掘的經營監(jiān)管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D];復旦大學;2014年
3 袁斌;A公司基于互聯網思維的戰(zhàn)略轉型的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4 方毓偈;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手機營業(yè)廳應用構架的設計與實現[D];蘭州大學;2015年
5 李鑫萍;互聯網金融創(chuàng)新之法律監(jiān)管[D];山東大學;2015年
6 靳潞茜;互聯網保險發(fā)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5年
7 趙晶晶;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商業(yè)銀行轉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5年
8 李燕魯;面向移動互聯網的SD移動公司營銷模式轉型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9 Leechinakul Techin(李燕東);面向泰國用戶的百度品牌形象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10 孫濤;中國互聯網金融的金融深化效應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08419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sjfx/1084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