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tǒng)元年(1436)折銀令出臺始末再探
發(fā)布時間:2021-05-26 19:42
正統(tǒng)元年明朝廷頒布折銀令,將北京武官俸糧折銀,并允許相應的稅糧折征上納,開啟明代財政收支永遠折銀的先例,更因此被后世視為"白銀財政"的開端。官員奏請折銀的表面原因是北京武官南下支取俸糧困難,但"北俸南支"帶給朝廷的困擾并非京軍武官的生計問題,而是利用俸糧支領的時間差進行的炒賣。炒賣者囤積俸帖以待米貴時集中支領俸糧,造成了倉場米糧進出的失序。英宗繼位后,朝廷在南京增設總督糧儲一職,以統(tǒng)合管理各倉場事務。在此過程中,總督周銓率先提出"劃一折銀"的方案,反映出明代財政管理權力集中化的趨勢。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史研究.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8 頁
【文章目錄】:
一、俸帖:從支糧憑證到“有價證券”
二、“待價占厫”:利用俸帖炒賣俸糧
三、折銀令推出的契機:周銓對南京倉場的整頓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明代白銀貨幣化研究20年——學術歷程的梳理[J]. 萬明. 中國經濟史研究. 2019(06)
[2]明清時代的“統(tǒng)計銀兩化”與“銀錢兼權”[J]. 陳鋒. 中國經濟史研究. 2019(06)
[3]元代勘合文書探析——以黑水城文獻為中心[J]. 杜立暉. 歷史研究. 2015(02)
[4]從“納糧當差”到“完納錢糧”——明清王朝國家轉型之一大關鍵[J]. 劉志偉. 史學月刊. 2014(07)
[5]俸米商業(yè)化與旗人身份的錯位——兼論商人與京城旗人的經濟關系[J]. 劉鳳云.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12(06)
[6]鹽引·公債·資本市場:以十五、十六世紀兩淮鹽政為中心[J]. 卜永堅. 歷史研究. 2010(04)
[7]明代白銀財政之濫觴[J]. 黃壯釗. 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社會科學版). 2009(04)
[8]明代白銀貨幣化與制度變遷[J]. 萬明. 暨南史學. 2003(00)
[9]明代白銀貨幣化的初步考察[J]. 萬明. 中國經濟史研究. 2003(02)
[10]明代京通二倉述略[J]. 高壽仙. 中國史研究. 2003(01)
本文編號:3206952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史研究.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8 頁
【文章目錄】:
一、俸帖:從支糧憑證到“有價證券”
二、“待價占厫”:利用俸帖炒賣俸糧
三、折銀令推出的契機:周銓對南京倉場的整頓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明代白銀貨幣化研究20年——學術歷程的梳理[J]. 萬明. 中國經濟史研究. 2019(06)
[2]明清時代的“統(tǒng)計銀兩化”與“銀錢兼權”[J]. 陳鋒. 中國經濟史研究. 2019(06)
[3]元代勘合文書探析——以黑水城文獻為中心[J]. 杜立暉. 歷史研究. 2015(02)
[4]從“納糧當差”到“完納錢糧”——明清王朝國家轉型之一大關鍵[J]. 劉志偉. 史學月刊. 2014(07)
[5]俸米商業(yè)化與旗人身份的錯位——兼論商人與京城旗人的經濟關系[J]. 劉鳳云.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12(06)
[6]鹽引·公債·資本市場:以十五、十六世紀兩淮鹽政為中心[J]. 卜永堅. 歷史研究. 2010(04)
[7]明代白銀財政之濫觴[J]. 黃壯釗. 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社會科學版). 2009(04)
[8]明代白銀貨幣化與制度變遷[J]. 萬明. 暨南史學. 2003(00)
[9]明代白銀貨幣化的初步考察[J]. 萬明. 中國經濟史研究. 2003(02)
[10]明代京通二倉述略[J]. 高壽仙. 中國史研究. 2003(01)
本文編號:320695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3206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