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財稅論文 >

房地產稅、土地財政是否有效增加了公共品供給——基于1999—2011年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8-02-22 16:31

  本文關鍵詞: 房地產稅 土地出讓收入 經濟性公共品 非經濟性公共品 出處:《江漢論壇》2015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選取1999-2011年中國省際動態(tài)面板數據,通過熵值法構建公共品供給綜合評價指數,運用兩步系統(tǒng)GMM估計法進行分析,研究發(fā)現房地產稅顯著提高了非經濟性公共品的供給,而土地出讓收入則更多地投入到了經濟性公共品領域。進一步研究發(fā)現,房地產稅和土地出讓收入對公共品供給的影響存在著明顯的區(qū)域差異:房地產稅顯著增加了東部的非經濟性公共品供給,但對西部影響有限;土地出讓收入對中部地區(qū)的經濟性公共品影響最大,對西部的影響則不顯著。我國地方公共品的供給主要依賴地方政府投入,去"土地財政"以及構建以房地產稅為主體的地方稅收體系是我國未來的改革方向,要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能,改革財政分配體制,提高政府公共服務供給能力。
[Abstract]:This paper selects the dynamic panel data from 1999 to 2011 in China, constructs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of public goods supply by entropy method, and analyzes it by using two-step system GMM estimation method. It is found that the real estate tax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supply of non-economic public goods. And the revenue from land sales is more invested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 public goods. Further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There are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real estate tax and land transfer income on the supply of public goods: real estate tax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supply of non-economic public goods in the east, but has a limited impact on the west; The income from land transfer has the greatest impact on economic public goods in the central region, but not on the west. The supply of local public goods in China mainly depends on local government input. To go "land finance" and to construct local tax system with real estate tax as the main body is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reform of our country.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function of government public service, reform the financial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improve the supply ability of government public service.
【作者單位】: 華中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土地收益分配問題研究”(項目編號:11BJY124) 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度國家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計劃項目“房地產稅、土地出讓收入對公共品供給的影響”(項目編號:A2014035)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F812.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杜雪君;黃忠華;吳次芳;;中國土地財政與經濟增長——基于省際面板數據的分析[J];財貿經濟;2009年01期

2 傅勇;張晏;;中國式分權與財政支出結構偏向:為增長而競爭的代價[J];管理世界;2007年03期

3 張軍;;分權與增長:中國的故事[J];經濟學(季刊);2008年01期

4 董再平;;地方政府“土地財政”的現狀、成因和治理[J];理論導刊;2008年12期

5 左翔;殷醒民;;土地一級市場壟斷與地方公共品供給[J];經濟學(季刊);2013年02期

6 陶然;袁飛;曹廣忠;;區(qū)域競爭、土地出讓與地方財政效應:基于1999~2003年中國地級城市面板數據的分析[J];世界經濟;2007年10期

7 陳釗;徐彤;;走向“為和諧而競爭”:晉升錦標賽下的中央和地方治理模式變遷[J];世界經濟;2011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杜方;朱軍;;地方政府間財政支出競爭與民生財政的主動性——基于公共教育支出的實證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2 陳春;馮長春;;城鎮(zhèn)用地增長的政府因素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28期

3 徐鍵;;強制性支出責任與地方財政自主權[J];北方法學;2011年02期

4 房志偉;;財政分權對地方公共支出結構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北方經濟;2011年10期

5 孫志軍;杜育紅;李婷婷;;義務教育財政改革:增量效果與分配效果[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0年01期

6 黃瀟;楊俊;;中國地區(qū)間教育不平等的分解及治理[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7 程永林;;財政分權、經濟增長與強制性制度變遷[J];商業(yè)研究;2011年02期

8 張晏;王永欽;章元;陳釗;陸銘;;China's Development Modeli: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the Decentralization Approach to Transition[J];China Economist;2007年04期

9 陳安平;;財政分權、城鄉(xiāng)收入差距與經濟增長[J];財經科學;2009年10期

10 鄭磊;;財政分權對教育服務提供效果的影響[J];財經科學;2010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謝欣;李建軍;;地方財政健康與財政分權——基于湖北省縣級數據的實證研究[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2 李尚蒲;羅必良;;中央與地方博弈:來自1999-2009年土地審批與違法用地的證據[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3 周杰;;中央控制與地方過渡供給:一類公共物品提供決定的政治經濟學分析[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4 尹恒;;中國縣級政府支出偏向研究[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5 孫柳媚;王爭;;轉型時期的稅收競爭、地方公共服務與經濟表現[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上)[C];2008年

6 萬江;;土地制度困境與工業(yè)用地價格管制失敗[A];2012年度(第十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2年

7 王箐;;財政分權,政府競爭與非經濟性公共物品提供:以人均政府衛(wèi)生支出為例[A];2012年度(第十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2年

8 魏建;王安;;地方政治結構與經濟增長方式的調整[A];2012年度(第十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2年

9 漆亮亮;;地方政府“土地財政”模式的危害、成因及其治理——以廈門市為例[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五輯2009)[C];2010年

10 魏建;王安;彭濤;;政府權力結構與中國經濟增長[A];2010年(第十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江依妮;中國式財政分權下的農村義務教育投入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倪子靖;轉型經濟中的分層俘獲[D];浙江大學;2011年

3 湯向俊;中國經濟增長過程中投資消費結構轉變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4 劉光俊;財政分權體制下農村公共服務供給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1年

5 李杰偉;中國地方政府治理中市場增強型行為及績效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姜文仙;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的動力機制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7 彭濤;轉軌中的中央控制者與制度變遷的理論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8 張軍超;發(fā)展戰(zhàn)略、要素收入分配與需求結構失衡[D];復旦大學;2011年

9 左翔;中國公共品供給失衡與地區(qū)差距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10 楊立春;公共利益論[D];復旦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冠鑫;“小產權房”合法化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尹燕飛;中國式財政分權體制下地方政府對基礎教育供給行為的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3 李露;土地出讓方式對地方財政影響的實證分析[D];浙江工商大學;2011年

4 董海忠;我國“土地財政”規(guī)模估算及其原因、風險研究[D];浙江財經學院;2011年

5 劉承毅;我國流域水污染問題的政府管制研究[D];浙江財經學院;2011年

6 張冰瑩;基于公共服務均等化理念的政府投資作用及問題研究[D];浙江財經學院;2010年

7 王滌平;我國地方政府土地財政問題研究[D];浙江財經學院;2011年

8 李苗清;中國財政資源向上聚集的自我實施機制[D];浙江大學;2011年

9 蘇暢;中國地方政府由“經營企業(yè)”轉向“經營轄區(qū)”的原因分析[D];浙江大學;2011年

10 文國慶;地方財政支出對地方經濟發(fā)展影響[D];浙江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毅夫,劉志強;中國的財政分權與經濟增長[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2 閻彬;正確處理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的關鍵——逐步實行分稅制[J];財經研究;1991年04期

3 董再平;凌榮安;;我國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均等化效應及其完善[J];當代經濟研究;2008年05期

4 張德元;;征地問題是什么問題[J];調研世界;2006年10期

5 曹廣忠;袁飛;陶然;;土地財政、產業(yè)結構演變與稅收超常規(guī)增長——中國“稅收增長之謎”的一個分析視角[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7年12期

6 周業(yè)安;縣鄉(xiāng)級財政支出管理體制改革的理論與對策[J];管理世界;2000年05期

7 傅勇;張晏;;中國式分權與財政支出結構偏向:為增長而競爭的代價[J];管理世界;2007年03期

8 陳碩;高琳;;央地關系:財政分權度量及作用機制再評估[J];管理世界;2012年06期

9 劉東;張良悅;;土地征用的過度激勵[J];江蘇社會科學;2007年01期

10 張恒龍;陳憲;;財政競爭對地方公共支出結構的影響——以中國的招商引資競爭為例[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6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傅勇;中國式分權、地方財政模式與公共物品供給:理論與實證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聞松;黃威;;加拿大房地產稅的征管機制[J];中國地產市場;2008年01期

2 杜雪君;吳次芳;黃忠華;;我國房地產稅與房價關系的實證研究[J];技術經濟;2008年09期

3 劉路;;對南京居民開征房地產稅的調查研究[J];揚州大學稅務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4 張青;;房地產稅稅率:比較與設計[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5 劉升;郭麗;;房地產稅的改革:功能、實踐經驗與因應范式[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13年02期

6 劉威;;房地產稅稅收限制的國際經驗及啟示[J];涉外稅務;2013年06期

7 劉佐;;厘清房地產稅[J];中國地產市場;2013年09期

8 ;發(fā)動企業(yè)自查房地產稅交納情況[J];財政;1963年23期

9 胡思源;美國是怎樣征收房地產稅的[J];浦東開發(fā);1997年01期

10 李博涵;;房地產稅的征收對我國經濟發(fā)展的影響[J];中外企業(yè)家;2013年3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湯貢亮;汪昊;;房地產稅改革的若干問題思考——從重慶、上海改革說起[A];激辯“新住房策論”[C];2011年

2 蘇敏;;淺談房地產稅與房地產估價[A];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王淼;;我國開征物業(yè)稅相關問題的思考[A];“基于京津高端產業(yè)環(huán)境的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與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研究——第七屆“環(huán)首都·沿渤海·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3年

4 王淼;;我國開征物業(yè)稅相關問題的思考[A];“基于京津高端產業(yè)環(huán)境的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與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研究——第七屆“環(huán)首都·沿渤!ぞ┙蚣絽f(xié)同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滿燕云 北京大學-林肯研究院城市發(fā)展與土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城市與環(huán)境學院教授;為什么房地產稅很重要?[N];第一財經日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史青暉 吳曉霞 收集整理;房地產稅即將開征 消費者如何應對?[N];白銀日報;2005年

3 丁成日;中國發(fā)展房地產稅困難重重[N];中國財經報;2005年

4 袁媛;開征房地產稅影響幾何?[N];中國建材報;2005年

5 鄭國中;房地產稅正在走近[N];中國審計報;2005年

6 成偉;對開征房地產稅的幾點認識[N];中國審計報;2005年

7 喬新生(作者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開征房地產稅:必要之舉與必要之思[N];第一財經日報;2005年

8 本報記者 張秀娟;房地產稅改迫在眉睫[N];河北經濟日報;2005年

9 實習生 張燕娟;房地產稅改革緊鑼密鼓待開幕[N];海峽財經導報;2005年

10 郭瑞;開征房地產稅的多重懸疑[N];江蘇經濟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何倩;我國居民房地產稅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3年

2 杜雪君;房地產稅對房價的影響機理與實證分析[D];浙江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翔;住宅房地產稅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2 陳海軍;我國城鎮(zhèn)化進程中房地產稅改革研究[D];河北經貿大學;2013年

3 覃順梅;關于我國開征房地產稅的難點及對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4 宋佳;我國房地產稅功能定位及制度設計[D];河北經貿大學;2011年

5 王金成;基于促進我國房地產業(yè)健康發(fā)展的房地產稅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1年

6 周宿峰;對我國開征房地產稅的現實思考及其政策建議[D];吉林財經大學;2011年

7 王倩倩;房地產稅職能分析及改革建議[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8 張偉;房地產稅對房價的影響[D];浙江大學;2012年

9 宋娜;我國房地產稅制體系的改革與設計[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10 鐘際平;我國開征房地產稅研究[D];河北經貿大學;2012年

,

本文編號:152480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52480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ffd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