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法律風險和事務所規(guī)模對審計意見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04 10:43
本文關鍵詞:上市公司法律風險和事務所規(guī)模對審計意見的影響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上市公司法律風險 事務所規(guī)模 審計意見
【摘要】:法律風險是上市公司整體風險的風向標,也是影響上市公司質量的重要因素,它反映了公司治理水平的優(yōu)劣和經營管理能力的高低。在現(xiàn)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從微觀角度研究每一家上市公司的法律風險與審計意見的關系更能考察注冊會計師對上市公司風險因素的考慮,但目前在國內鮮有相關的實證研究。同時,大量的研究表明事務所規(guī)模是審計意見類型的重要影響因素。但是,已有研究多是單獨考慮事務所規(guī)模對審計意見的影響,即從整體上估計不同規(guī)模事務所在出具審計意見的決策上是否存在差異,缺乏針對不同特征的上市公司不同規(guī)模事務所出具審計意見類型差異的研究。 本文首先根據(jù)行為經濟學的“前景理論”,通過推導注冊會計師面對“有限理性”的投資者時,在出具審計意見時的機會主義傾向來得出上市公司法律風險與審計意見類型的關系。然后從“聲譽理論”和“深口袋理論”出發(fā),分析了事務所規(guī)模對審計意見類型的影響。緊接著,本文以2009-2010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實證檢驗上市公司法律風險、事務所規(guī)模與審計意見類型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上市公司法律風險與非標準審計意見呈顯著正相關關系;針對上市公司法律風險特征,“十大”對于法律風險高的上市公司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概率顯著高于“非十大”,但從整體上看,,“十大”與“非十大”在出具的審計意見類型上并沒有表現(xiàn)出顯著差異。本文認為這與我國資本市場上注冊會計師的法律風險較低、缺乏對高質量審計服務的自發(fā)需求、“大所”大而不強等有關。最后基于理論與實證的研究結果,提出了建立健全上市公司法律風險管理體系、優(yōu)化注冊會計師民事法律責任安排、培育審計市場中高質量審計的自發(fā)性需求、繼續(xù)推進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做大做強等建議。
【關鍵詞】:上市公司法律風險 事務所規(guī)模 審計意見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F239.4;F224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9
- 插圖索引9-10
- 附表索引10-11
- 第1章 緒論11-20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義12-13
- 1.2 文獻綜述13-18
- 1.2.1 國外文獻綜述13-16
- 1.2.2 國內文獻綜述16-18
- 1.2.3 文獻綜述總結及對本文的啟示18
- 1.3 研究框架和內容18-20
- 第2章 理論基礎與理論分析20-30
- 2.1 審計意見相關理論20-24
- 2.1.1 審計意見概述20-21
- 2.1.2 審計意見相關基礎理論21-24
- 2.2 上市公司法律風險與審計意見理論分析24-28
- 2.2.1 上市公司法律風險的內涵與構成24-26
- 2.2.2 上市公司法律風險與審計意見關系分析26-28
- 2.3 事務所規(guī)模與審計意見理論分析28-30
- 2.3.1 專業(yè)勝任能力角度28-29
- 2.3.2 獨立性角度29-30
- 第3章 研究設計30-34
- 3.1 研究假設30-31
- 3.2 數(shù)據(jù)來源于樣本選擇31
- 3.3 變量設計與模型構建31-34
- 3.3.1 被解釋變量31
- 3.3.2 解釋變量31-32
- 3.3.3 控制變量32-33
- 3.3.4 實證模型構建33-34
- 第4章 實證結果及分析34-42
- 4.1 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34-35
- 4.1.1 全樣本變量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34
- 4.1.2 上市公司法律風險統(tǒng)計分析34-35
- 4.2 獨立樣本均值檢驗35-36
- 4.3 變量相關性分析36-37
- 4.4 Logistic 回歸分析37-39
- 4.5 穩(wěn)健性檢驗39-42
- 4.5.1 分樣本檢驗39
- 4.5.2 控制事務所自選擇偏誤39-42
- 第5章 實證結論及政策建議42-47
- 5.1 實證結論42-43
- 5.2 政策建議43-47
- 5.2.1 建立健全上市公司法律風險管理體系43
- 5.2.2 優(yōu)化注冊會計師的民事法律責任安排43-45
- 5.2.3 培育審計市場中高質量審計的自發(fā)性需求45
- 5.2.4 繼續(xù)推進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做大做強45-47
- 結論47-50
- 參考文獻50-54
- 致謝5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玉蘭;田利軍;;公司治理與審計意見[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8年08期
2 吳水澎;李奇鳳;;國際四大、國內十大與國內非十大的審計質量——來自2003年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ù)[J];當代財經;2006年02期
3 陸建新;現(xiàn)代委托代理理論的考察與啟示[J];當代經濟研究;1995年02期
4 余玉苗,李琳;審計師任期與審計質量之間關系的理論分析[J];經濟評論;2003年05期
5 郝玉貴;審計治理:重塑財務取信于民的關鍵[J];中國審計;2003年16期
6 王廷良;韓玉;;上市公司法律風險構成與控制對策研究[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10年09期
7 李東平,黃德華,王振林;“不清潔”審計意見、盈余管理與會計師事務所變更[J];會計研究;2001年06期
8 劉峰,許菲;風險導向型審計·法律風險·審計質量──兼論“五大”在我國審計市場的行為[J];會計研究;2002年02期
9 劉立國,杜瑩;公司治理與會計信息質量關系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03年02期
10 王懷明;項敏;;公司內部治理機制對審計意見類型的影響——基于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J];會計之友(中旬刊);2009年02期
本文編號:61914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shenjigli/61914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