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電器股權激勵效果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27 12:09
【摘要】:長期激勵機制——股權激勵能夠有效地激勵企業(yè)員工認真工作,避免其短視行為,注重企業(yè)長遠利益,優(yōu)化公司治理結構,提高公司績效。在19世紀末,股股權激勵在西方發(fā)達國家的企業(yè)得到了成熟的應用,并被上市公司廣泛使用。相較而言,股權激勵在中國萌芽較晚,沒有得到全面成熟的發(fā)展。直到我國于20世紀初頒布了《上市股權激勵方法》,標志著股權激勵在中國正式拉開帷幕。此后股權激勵在中國上市企業(yè)得到了普遍的應用。到2015年底,有800多余家的上市公司都相繼推行了股權激勵計劃。但是,不同激勵方案有不同的激勵效果,許多公司推出的股權激勵的效果與初衷不一致,所以一個公司推出股權激勵是否能提升公司自身業(yè)績是非常值得探討。本文以海信電器為例,首先闡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義,其次對股權激勵的相關概念和基本理論進行闡述,依據(jù)委托代理理論、人力資本理論以及信息不對稱理論,從海信電器股權實施的背景、具體方案、實施效果進行分析。接著根據(jù)海信電器2008年-2016年間的數(shù)據(jù),從盈利能力、運營能力、成長能力以及證券市場表現(xiàn)分析股權實施效果。從指標、人員以及內部控制等多方面對該方案進行評價。最終得出研究出結論:1.海信電器在2008年-2011年的盈利能力得到了提高。2.運營能力、成長能力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發(fā)展。3.公司人員離職情況方面,公司部分高管在股權激勵計劃期內放棄自己的權益選擇離職;中層人員也大量離職。綜上所述,海信電器的股權激勵結果與初衷背道而馳。其表現(xiàn)出來一些弊端,如簡單的業(yè)績考核指標,等待期短,授予對象集中,忽視了技術人員與銷售人員的重要性。對于股權激勵存在的一些問題,本文給出了一些改進建議,例如:設定合理的考核指標,長、短期股權激勵方案結合使用以及完善公司內部的治理結構等。股權激勵在我國上市企業(yè)運用越來越成熟,所以本文對于海信電器的股權激勵研究效果的結論可以為未來其他上市公司之后推出股權激勵計劃做出些許貢獻。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財經(jīng)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F426.6;F272.92
本文編號:2683513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財經(jīng)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F426.6;F272.9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姜子瑜;;股權激勵與企業(yè)價值相關性文獻綜述[J];經(jīng)濟師;2015年02期
2 盧邦貴;;我國上市公司股票期權激勵實踐效果分析[J];統(tǒng)計科學與實踐;2014年12期
3 王連彬;;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實證研究[J];海峽科學;2013年02期
,本文編號:268351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6835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