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技術價值的最大化
發(fā)布時間:2022-10-20 19:52
從技術的價值研究出發(fā),發(fā)現(xiàn)技術存在著異化現(xiàn)象,針對這種異化,本文旨在重點探討如何克服技術的負面影響,實現(xiàn)技術價值最大化的途徑。歷史而系統(tǒng)地考察技術,得出的結論是:在技術自身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和人的主觀能動的相互作用下,技術是始于簡單技術工具,并在發(fā)展過程中由各種要素復合而成的一個活動和能力體系,技術因而表現(xiàn)為生產力的本質特征。如果這種理解成立的話,那么,技術就是負載價值的,技術的價值不僅包括內在價值,而且包括諸如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外在價值。 然而,技術也會異化。技術價值的發(fā)揮并非如人們所期望的那樣最大化,相反,技術的發(fā)展帶來了技術價值的負面效應,如自然環(huán)境的破壞,人的異化以及社會的畸形發(fā)展。這一切主要源于人類對技術認知的有限,人類私利、私欲的膨脹以及人類非理性的無限擴張。 人類的目的是要實現(xiàn)技術價值最大化。為此,人類要克服私利、私欲的膨脹,繼續(xù)發(fā)揮理性的作用。既要發(fā)展和完善技術,提升技術的正價值,又要減少和控制技術的負面作用,使技術負價值最小化,從而達到技術總體價值的最大化。這是人類的重要使命之一。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引言
一、對技術的認識
1.技術的概念
2.技術的本質
二、技術價值觀
1.兩種對立的技術價值觀
2.我的技術價值觀
三、技術的異化
1.技術異化及其現(xiàn)象
2.技術異化的根源
四、技術價值最大化及實現(xiàn)途徑
1.西方學者的研究
2.實現(xiàn)技術價值最大化的途徑
五、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技術的本質到技術的價值[J]. 張鈴,傅暢梅. 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2)
[2]技術、理性與現(xiàn)代性批判[J]. 張成崗.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4(08)
[3]技術異化及思維方式變革——兼評海德格爾的技術拯救之道[J]. 宋文新.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4(07)
[4]海德格爾眼中的技術與藝術[J]. 畢麗靜. 邢臺學院學報. 2004(01)
[5]技術問題及其自然維度[J]. 張成崗. 南通紡織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3(01)
[6]論芒福德的技術哲學[J]. 黃欣榮.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3(02)
[7]雅克·埃呂爾的技術哲學[J]. 狄仁昆,曹觀法. 國外社會科學. 2002(04)
[8]論技術“價值分裂”的四大根源[J]. 邱惠麗,宋子良. 科學學研究. 2002(03)
[9]試論文化對技術創(chuàng)新的作用和影響[J]. 張明國. 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01)
[10]關于技術本質的哲學釋讀[J]. 管曉剛.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1(12)
本文編號:3695196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引言
一、對技術的認識
1.技術的概念
2.技術的本質
二、技術價值觀
1.兩種對立的技術價值觀
2.我的技術價值觀
三、技術的異化
1.技術異化及其現(xiàn)象
2.技術異化的根源
四、技術價值最大化及實現(xiàn)途徑
1.西方學者的研究
2.實現(xiàn)技術價值最大化的途徑
五、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技術的本質到技術的價值[J]. 張鈴,傅暢梅. 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2)
[2]技術、理性與現(xiàn)代性批判[J]. 張成崗.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4(08)
[3]技術異化及思維方式變革——兼評海德格爾的技術拯救之道[J]. 宋文新.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4(07)
[4]海德格爾眼中的技術與藝術[J]. 畢麗靜. 邢臺學院學報. 2004(01)
[5]技術問題及其自然維度[J]. 張成崗. 南通紡織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3(01)
[6]論芒福德的技術哲學[J]. 黃欣榮.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3(02)
[7]雅克·埃呂爾的技術哲學[J]. 狄仁昆,曹觀法. 國外社會科學. 2002(04)
[8]論技術“價值分裂”的四大根源[J]. 邱惠麗,宋子良. 科學學研究. 2002(03)
[9]試論文化對技術創(chuàng)新的作用和影響[J]. 張明國. 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01)
[10]關于技術本質的哲學釋讀[J]. 管曉剛.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1(12)
本文編號:369519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keyanlw/3695196.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