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社會哲學視閾下的和諧科技
發(fā)布時間:2021-04-14 00:31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的影響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手段之一。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關鍵是依靠科學技術的和諧發(fā)展。和諧科技的研究有利于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有利于人的全面發(fā)展,更有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所謂和諧科技,就是科學技術作為整體,其各個組成要素相互配合協調發(fā)展,使科技的整體的功能得到最佳發(fā)揮,處于健康良好的和諧的發(fā)展狀態(tài)。和諧科技包含兩個層次的含義,一是科學技術本身所包含的各個內在因素的和諧;二是科學技術作為社會發(fā)展的重要要素,在自身發(fā)展與促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fā)展之間的和諧。和諧科技的本質不在于維持和停滯,而在于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文章從社會哲學的角度,對和諧科技的問題進行了嘗試性研究。全文主要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科技主體的和諧性。科技主體是在科學技術的產生、發(fā)展、應用過程中,對科技發(fā)展起主導性作用的角色,它是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決定力量,如果科學技術主體不能正常發(fā)揮研究功能必定會影響科技進步。第二部分,科技秩序的和諧性。由于社會生活的復雜性,科技的應用對社會發(fā)展有雙刃劍、兩重性效應,為了能使科技活動朝著更加...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問題的提出
二、和諧科技的研究意義
第二章 科學技術與和諧科技
一、何謂科學技術
(一) 科學技術的涵義
(二) 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雙重后果
二、何謂和諧科技
(一) 和諧科技的界定
(二) 和諧科技的本質
(三) 和諧科技的主要特征
第三章 科技主體的和諧性
一、科技主體及其特點
(一) 主體的含義
(二) 科技主體
(三) 科技主體的主要屬性
二、科技主體中個體主體的和諧性
(一) 個體主體自身的和諧性
(二) 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和諧性
(三) 個體主體和諧性的實現
三、科技主體中群體主體的和諧性
(一) 目前群體主體存在的問題
(二) 群體主體和諧性的實現
第四章 科技秩序的和諧性
一、科技秩序的法制保障
(一) 科技發(fā)展中法制的作用
(二) 加強科技法制建設,完備科技法制體系
二、科技秩序的道德保障
(一) 科技發(fā)展中道德的作用
(二) 加強科技倫理道德建設
第五章 科技活動的和諧性
一、科技活動的性質
二、科技活動目的的和諧性
三、科技管理活動和諧性的實現途徑
第六章 科技成果的和諧性
一、科技成果
(一) 科技成果的概念及基本屬性
(二) 科技成果的價值分析
二、科技成果的和諧性的實現
(一) 影響科技成果轉化的因素
(二) 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三) 科技成果和諧實現的途徑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完善我國科技投入管理機制的對策選擇[J]. 韓霞. 國家行政學院學報. 2007(05)
[2]從科學發(fā)展觀視角審視科學技術的發(fā)展[J]. 陳作國,徐建平,丁國良. 湖北社會科學. 2006(09)
[3]淺議知識經濟時代的高等教育體制改革[J]. 韓立龍. 教育與職業(yè). 2005(32)
[4]論科技主體的教育環(huán)境[J]. 蔡紅梅. 江南論壇. 2004(04)
[5]科研機構改革任重道遠[J]. 孫淑英,石愛英. 中國科技論壇. 2003(04)
[6]科技主體的成長與中國現代化進程[J]. 張云霞,唐建榮. 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2(06)
本文編號:3136301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問題的提出
二、和諧科技的研究意義
第二章 科學技術與和諧科技
一、何謂科學技術
(一) 科學技術的涵義
(二) 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雙重后果
二、何謂和諧科技
(一) 和諧科技的界定
(二) 和諧科技的本質
(三) 和諧科技的主要特征
第三章 科技主體的和諧性
一、科技主體及其特點
(一) 主體的含義
(二) 科技主體
(三) 科技主體的主要屬性
二、科技主體中個體主體的和諧性
(一) 個體主體自身的和諧性
(二) 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和諧性
(三) 個體主體和諧性的實現
三、科技主體中群體主體的和諧性
(一) 目前群體主體存在的問題
(二) 群體主體和諧性的實現
第四章 科技秩序的和諧性
一、科技秩序的法制保障
(一) 科技發(fā)展中法制的作用
(二) 加強科技法制建設,完備科技法制體系
二、科技秩序的道德保障
(一) 科技發(fā)展中道德的作用
(二) 加強科技倫理道德建設
第五章 科技活動的和諧性
一、科技活動的性質
二、科技活動目的的和諧性
三、科技管理活動和諧性的實現途徑
第六章 科技成果的和諧性
一、科技成果
(一) 科技成果的概念及基本屬性
(二) 科技成果的價值分析
二、科技成果的和諧性的實現
(一) 影響科技成果轉化的因素
(二) 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三) 科技成果和諧實現的途徑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學術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完善我國科技投入管理機制的對策選擇[J]. 韓霞. 國家行政學院學報. 2007(05)
[2]從科學發(fā)展觀視角審視科學技術的發(fā)展[J]. 陳作國,徐建平,丁國良. 湖北社會科學. 2006(09)
[3]淺議知識經濟時代的高等教育體制改革[J]. 韓立龍. 教育與職業(yè). 2005(32)
[4]論科技主體的教育環(huán)境[J]. 蔡紅梅. 江南論壇. 2004(04)
[5]科研機構改革任重道遠[J]. 孫淑英,石愛英. 中國科技論壇. 2003(04)
[6]科技主體的成長與中國現代化進程[J]. 張云霞,唐建榮. 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2(06)
本文編號:313630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keyanlw/313630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