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面板數據的中期票據信用利差研究
本文選題:中期票據 切入點:信用利差 出處:《證券市場導報》2010年08期
【摘要】:基于2008年4月至2009年11月的月數據,本文實證結果表明,中期票據信用利差的變化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中期票據月成交頻率、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PMI以及M2與M1同比增速之差的變化負相關,且回歸系數大多顯著。然而,模型解釋力不足30%,與國外實證結論一致。同時,模型解釋力隨財務杠桿的上升和信用資質的降低而提高,隨剩余期限的縮短和股東背景的增強而提高。后者與現有研究相悖,主要原因可能是中期票據發(fā)行利率及收益率存在頂板效應。
[Abstract]:Based on the monthly data from April 2008 to November 2009,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nge of credit spreads and the yield of 10-year Treasury bonds, the monthly transaction frequency of medium-term notes, The change of PMI, M2 and M1 growth rate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and the regression coefficient is significant. However,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the model is less than 30%,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mpirical results of foreign countries.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the model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financial leverage and the decrease of credit qualification, and with the shortening of remaining period and the enhancement of shareholder background. The main reason may be that the interest rate and yield of mid-term paper issue have roof effect.
【作者單位】: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南開大學國際商務研究所;
【分類號】:F832.51
【共引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曉慶;違約風險度量模型及在上市企業(yè)中的應用研究[D];河海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于海濱;關于公司負債定價的研究[D];北方工業(yè)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王小華,邵斌;基于Leland-Toft模型的我國上市公司信用風險研究[J];財經研究;2005年08期
2 王春峰,萬海暉,張維;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評估及其實證研究[J];管理科學學報;1998年01期
3 李志輝,李萌;我國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識別模型及其實證研究[J];經濟科學;2005年05期
4 趙宇齡;中國國債收益率曲線構造的比較分析[J];上海金融;2003年09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尹志鋒;耿叢;;我國中期票據發(fā)行利率的影響因素與實證分析[J];河南社會科學;2010年01期
2 李嵐;;中國短期融資券信用利差的實證研究[J];開放導報;2010年01期
3 項小軍;;一類信用違約互換定價模型研究[J];企業(yè)導報;2010年01期
4 王曉楠;;網游企業(yè)融資的新途徑——中期票據[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年05期
5 張穎熙;張寧;;金融危機與我國信用環(huán)境的構建[J];銀行家;2010年04期
6 翟晨曦;盧硯坡;盧曉慧;楊志超;;關于2009年中國信用市場發(fā)展策略的思考[J];中國貨幣市場;2009年01期
7 漆文華;;淺談中期票據在企業(yè)融資中的利弊[J];財政監(jiān)督;2009年02期
8 李佳偉;;論信用衍生工具風險的種類及對我國經濟的影響[J];中國科技財富;2009年02期
9 劉建華;高萬江;楊彩卿;柴永華;劉雅琴;;以Shibor為基準的農村信用社貸款定價模型設計——以包頭市興勝信用社為例的實證研究[J];華北金融;2009年03期
10 張興勝;馮曉兵;;2009年第一季度人民幣貨幣市場利率變化及走勢分析[J];中國金融;2009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陳曉紅;張琦;;具不可預料違約風險的中小企業(yè)集合債券定價[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主持人 中國證券報記者 周文淵;楊永光:經濟非復蘇乃反彈 2010年債市機會多于09年[N];中國證券報;2010年
2 富達基金提供;震蕩加大 著重選股與成長題材[N];第一財經日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王輝;債市超預期上漲透支未來[N];中國證券報;2010年
4 廣發(fā)期貨發(fā)展研究中心 許江山 曹曉軍;信用風險衍生品及其定價[N];期貨日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李雪艷;股市萎靡 保險資金運用壓力加大[N];中國保險報;2010年
6 平安證券 祁潔萍;長債對于機構來說風險較大[N];中國證券報;2009年
7 蘇文;亞洲債券發(fā)行創(chuàng)下10年高點[N];第一財經日報;2009年
8 郭茹;短融市場“警報”解除[N];第一財經日報;2009年
9 申萬證券研究所 屈慶 張磊 張睿;3月債市:迎接收益率向下突破[N];中國證券報;2009年
10 ;合理預期把握牛年債基[N];上海金融報;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馬龍;面向交易型投資者的債券評級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2 黃靜;信用利差期權及其Monte Carlo模擬定價[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70004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700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