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銀行體系的順周期性:事實、原理及應對策略
本文關鍵詞: 影子銀行 順周期性 反饋環(huán) 出處:《財貿經(jīng)濟》2013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學術界對商業(yè)銀行順周期性機制的研究較為成熟,但卻沒能清晰回答金融市場中的影子銀行體系的順周期原理。故此,本文嘗試探討影子銀行體系順周期性運行的相關機理。全文首先回顧了金融體系順周期性以及考慮金融市場因素的順周期性研究的經(jīng)典文獻,在列舉了金融危機期間影子銀行體系順周期性的描述性事實之后,深入分析了該體系的反饋環(huán)機制及其順周期性原理。最后,本文評析了國際社會對影子銀行體系順周期性的應對策略。
[Abstract]:The academic research on the procyclicality mechanism of commercial banks is more mature, but it fails to answer the principle of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in the financial market clearly. In this paper, we try to discuss the mechanism of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s procyclicality. Firstly, we review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s of the financial system's procyclicality and the study of the procyclicality considering the factors of the financial market. After enumerating the descriptive facts of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s procyclicality dur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feedback loop mechanism and its procyclicality principle of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are analyzed in dept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ational response to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pro-cyclical strategy.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利率市場化改革與利率調控政策研究”(12&ZD086) 中國濱海金融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資助
【分類號】:F83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何德旭;張捷;;經(jīng)濟周期與金融危機:金融加速器理論的現(xiàn)實解釋[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09年10期
2 黃溪;周暉;;中國保險業(yè)順周期性的實證分析[J];財貿經(jīng)濟;2012年03期
3 周莉萍;;影子銀行體系的信用創(chuàng)造:機制、效應和應對思路[J];金融評論;2011年04期
4 周小川;;關于改變宏觀和微觀順周期性的進一步探討[J];中國金融;2009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超;劉志威;;保險業(yè)順周期性與逆周期監(jiān)管:理論述評、形成機制與應對策略[J];保險研究;2010年08期
2 燕文斌;;金融衍生工具風險管理研究[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3 陳華;劉寧;;銀行業(yè)順周期形成機理與逆周期監(jiān)管工具研究[J];創(chuàng)新;2011年01期
4 陸維新;;通貨膨脹與股票價格波動[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10年12期
5 周華;劉俊海;戴德明;;質疑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先進性[J];財貿經(jīng)濟;2010年01期
6 陳元;;開發(fā)性金融與逆經(jīng)濟周期調節(jié)[J];財貿經(jīng)濟;2010年12期
7 張宗新;徐冰玉;;監(jiān)管政策能否抑制商業(yè)銀行親周期行為——基于中國上市銀行面板數(shù)據(jù)的經(jīng)驗證據(jù)[J];財貿經(jīng)濟;2011年02期
8 張金城;李成;;銀行信貸、資本監(jiān)管雙重順周期性與逆周期金融監(jiān)管[J];金融論壇;2011年02期
9 姜洪濤;牛曉帆;;我國房地產信用風險形成機制問題研究——兼析信貸政策的選擇[J];當代經(jīng)濟;2010年11期
10 李政;孟蔣軻;;中美兩國金融業(yè)的比較分析[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許新霞;;非活躍市場條件下的公允價值周期效應:理論解釋與中美相關數(shù)據(jù)估計[A];中國會計學會第八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黃靜如;黃世忠;;公允價值會計對資產負債表波動性的影響[A];第四屆海峽兩岸會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3 宋國良;高超;宋成;;中國式影子銀行興起的原因及其宏觀效應分析[A];第九屆中國軟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13年
4 徐寶林;陳澍;;中國影子銀行對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影響——基于2005-2012年季度數(shù)據(jù)的實證分析[A];第八屆(2013)中國管理學年會——金融分會場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鵬;臺灣經(jīng)濟波動沖擊效應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喬方亮;次貸危機后巴塞爾協(xié)議的演進及在中國的推進路徑選擇[D];南開大學;2010年
3 王書斌;銀行系統(tǒng)性風險傳染的機制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4 劉澤云;巴塞爾協(xié)議Ⅲ、宏觀審慎監(jiān)管與政府財政角色安排[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1年
5 王靖國;順周期行為機制下的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理論與實證分析[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1年
6 聶鵬;中國經(jīng)濟持續(xù)增長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7 朱莉莉;基于銀行脆弱性的金融加速器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8 呂志華;基于宏觀經(jīng)濟波動的CreditRisk+模型的重構及其在商業(yè)銀行的應用[D];湖南大學;2011年
9 侯坤;我國金融加速器傳導機制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10 朱元倩;順周期性下的銀行風險管理與監(jiān)管[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京;中國銀行體系親周期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高賓;中國貨幣政策與金融監(jiān)管協(xié)調性研究[D];外交學院;2011年
3 雷建花;商業(yè)銀行順周期性與監(jiān)管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4 周國松;我國商業(yè)銀行的親周期效應分析[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5 黃華盈;保險業(yè)順周期的機理與緩釋措施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6 湯倩倩;弱化我國商業(yè)銀行順周期效應的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7 李良岳;交通銀行岳陽分行發(fā)展面臨的挑戰(zhàn)及對策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8 張娟;經(jīng)濟周期下我國商業(yè)銀行經(jīng)營對策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9 姜洪濤;我國房地產金融風險防范問題研究[D];云南大學;2010年
10 張磊;影子銀行發(fā)展對我國貨幣政策的挑戰(zhàn)[D];安徽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卓志;吳洪;宋清;;保險業(yè)風險管理框架:基于經(jīng)濟周期的擴展建構[J];保險研究;2010年07期
2 劉超;劉志威;;保險業(yè)順周期性與逆周期監(jiān)管:理論述評、形成機制與應對策略[J];保險研究;2010年08期
3 李立松;;基于Cuminms-Outrellvie模型的中國產險業(yè)保險周期實證研究[J];保險研究;2011年02期
4 熊海帆;卓志;王威明;;保險周期存在性的協(xié)整模型檢驗:基于中國市場的分析[J];保險研究;2011年06期
5 王國剛;;經(jīng)紀人機制與多層次股票市場[J];財貿經(jīng)濟;2006年10期
6 易憲容;;美國次貸危機的信用擴張過度的金融分析[J];國際金融研究;2009年12期
7 巴曙松;王t熲,
本文編號:151209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512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