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預測的A公司供應鏈契約設計
發(fā)布時間:2021-10-21 23:09
從供應鏈角度來看,供應鏈上的所有成員企業(yè)都是有著不同經營側重的經濟實體。從企業(yè)自身運作角度來看,企業(yè)的行為必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供應鏈運行過程中,由于供應鏈信息共享程度不夠充分,以及企業(yè)行為的利己性,導致供應鏈存在著“牛鞭效應”和“雙重邊際效應”,引發(fā)了供應鏈庫存冗余或者交付不及時,降低了供應鏈整體收益和供應鏈節(jié)點企業(yè)的效率。本研究以供應鏈契約作為主要研究方向,對A公司需要預測現狀和供應鏈運行狀態(tài)進行了系統(tǒng)地梳理和總結,對A公司所在供應鏈的需求預測方法進行了優(yōu)化,提出了新的需求預測模型,提高了需求預測的準確度。同時,利用契約的優(yōu)化方式,對A公司和客戶所組成的二級供應鏈所產生的額外收益進行分配,使供應鏈節(jié)點企業(yè)提升對需求預測的積極性,降低“牛鞭效應”所帶來的不良影響,促進供應鏈運作的良性循環(huán)。
【文章來源】:中國礦業(yè)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
1.2 國內和國外研究現狀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2 相關理論
2.1 供應鏈及供應鏈管理理論
2.2 供應鏈契約理論
2.3 供應鏈需求預測理論
2.4 CPFR系統(tǒng)理論
3 A公司供應鏈管理現狀
3.1 A公司情況簡介(
3.2 A公司所在行業(yè)概況
3.3 A公司供應鏈管理問題表現
4 A公司供應鏈需求預測建立及優(yōu)化方法
4.1 A公司供應鏈需求預測對象和預測方法的選擇
4.2 A公司預測模型應用
4.3 A公司供應鏈需求預測方法評價
5 A公司供應鏈契約設計建議
5.1 針對客戶需求預測的契約優(yōu)化
5.2 供應鏈的協調方法優(yōu)化
6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作者簡歷
學位論文數據集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廣義模糊時間序列模型的動態(tài)顧客需求分析與預測[J]. 楊志輝. 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4)
[2]季節(jié)ARIMA模型在保費總收入預測中的應用[J]. 陳黎明,趙元元.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8(04)
[3]基于ARIMA誤差修正的混合預測方法[J]. 盛秀梅,張仲榮. 洛陽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4)
[4]供應鏈金融利益主體的多階段博弈研究[J]. 王叢,張在旭,孫燕芳. 財經理論與實踐. 2018(04)
[5]利益共享契約下農產品雙渠道供應鏈博弈分析[J]. 胡穎. 商業(yè)經濟研究. 2018(03)
[6]企業(yè)合作伙伴關系與供應鏈管理系統(tǒng)的關系研究[J]. 李珂. 現代商業(yè). 2017(34)
[7]風險波動下帶有努力水平的回饋與懲罰契約模型[J]. 孫怡川,楊志林,黃飛,萬家山. 系統(tǒng)管理學報. 2017(06)
[8]港口供應鏈利益共享契約的協調機制[J]. 陸永明. 上海海事大學學報. 2017(01)
[9]“一帶一路”與全球供應鏈[J]. 丁俊發(fā). 全球化. 2016(07)
[10]互聯網經濟前景及供應鏈技術對解決中國經濟當前問題的意義[J]. 馮科. 新經濟. 2016(19)
碩士論文
[1]B2C電子商務平臺退貨逆向物流服務能力研究[D]. 徐瀟.廈門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449899
【文章來源】:中國礦業(yè)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
1.2 國內和國外研究現狀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2 相關理論
2.1 供應鏈及供應鏈管理理論
2.2 供應鏈契約理論
2.3 供應鏈需求預測理論
2.4 CPFR系統(tǒng)理論
3 A公司供應鏈管理現狀
3.1 A公司情況簡介(
3.2 A公司所在行業(yè)概況
3.3 A公司供應鏈管理問題表現
4 A公司供應鏈需求預測建立及優(yōu)化方法
4.1 A公司供應鏈需求預測對象和預測方法的選擇
4.2 A公司預測模型應用
4.3 A公司供應鏈需求預測方法評價
5 A公司供應鏈契約設計建議
5.1 針對客戶需求預測的契約優(yōu)化
5.2 供應鏈的協調方法優(yōu)化
6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作者簡歷
學位論文數據集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廣義模糊時間序列模型的動態(tài)顧客需求分析與預測[J]. 楊志輝. 東華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4)
[2]季節(jié)ARIMA模型在保費總收入預測中的應用[J]. 陳黎明,趙元元.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8(04)
[3]基于ARIMA誤差修正的混合預測方法[J]. 盛秀梅,張仲榮. 洛陽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4)
[4]供應鏈金融利益主體的多階段博弈研究[J]. 王叢,張在旭,孫燕芳. 財經理論與實踐. 2018(04)
[5]利益共享契約下農產品雙渠道供應鏈博弈分析[J]. 胡穎. 商業(yè)經濟研究. 2018(03)
[6]企業(yè)合作伙伴關系與供應鏈管理系統(tǒng)的關系研究[J]. 李珂. 現代商業(yè). 2017(34)
[7]風險波動下帶有努力水平的回饋與懲罰契約模型[J]. 孫怡川,楊志林,黃飛,萬家山. 系統(tǒng)管理學報. 2017(06)
[8]港口供應鏈利益共享契約的協調機制[J]. 陸永明. 上海海事大學學報. 2017(01)
[9]“一帶一路”與全球供應鏈[J]. 丁俊發(fā). 全球化. 2016(07)
[10]互聯網經濟前景及供應鏈技術對解決中國經濟當前問題的意義[J]. 馮科. 新經濟. 2016(19)
碩士論文
[1]B2C電子商務平臺退貨逆向物流服務能力研究[D]. 徐瀟.廈門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44989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3449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