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權、授權、放權和事權下移的概念辨析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韓博天;石磊;;中國經濟騰飛中的分級制政策試驗[J];開放時代;2008年05期
2 吳旭紅;;中央與地方政府的關系:放權和分權的思考[J];學理論;2011年17期
3 吳帥;;分權、代理與多層治理:公共服務職責劃分的反思與重構[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3年02期
4 程金華;;分權、政府間競爭與經濟發(fā)展——概念、邏輯及其批評[J];法學論壇;2012年04期
5 鄢超;淺析行政授權與行政委托之界分[J];行政與法;2003年04期
6 薛立強;;授權體制——當代中國中央地方關系的一種闡釋[J];云南社會科學;2007年05期
7 郭劍鳴;;相機授權體制下我國央地關系中的潛規(guī)則現象及其矯治——兼談分稅制后“駐京辦”問題的實質[J];浙江社會科學;2010年06期
8 張毅;鄭俊田;;地方善治及其分權化改革的制度設計模式[J];中國行政管理;2010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曉軍;劉毅華;;土地利用公平績效評價的主要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32期
2 郜紹輝;;公共物品的市場供給之辨[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3 魏建國;;西方自由與權利的合法性來源與存在樣態(tài)——從古典到現代的歷史考察[J];北方法學;2009年04期
4 魏建國;;“科學主義”對大陸法系影響的考察與反思[J];北方法學;2010年05期
5 葉軍;陳麗;管在高;;論SSP范式在環(huán)境保護結構績效分析中的應用——以體制轉型時期為例的研究[J];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2006年01期
6 路璐;吳磊;李先寧;朱光燦;呂錫武;;村鎮(zhèn)污水治理的市場化理論與模式[J];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2012年06期
7 吳瑕;顏吾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動力考察[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8 曾慶賀;馬書軍;陳元欣;王健;;大型體育場館市場化供給的可行性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9 劉慧珍;;落實高校法人制度 突破高教改革的瓶頸約束[J];北京教育(高教);2011年10期
10 張月英;;建立多體制圖書館體系的經濟學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曲振濤;陳彥麗;;食品安全多中心治理體制構建研究[A];2012年度(第十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2年
2 姜曉萍;;政府流程再造與績效政府建設[A];政府創(chuàng)新的理論與實踐[C];2006年
3 廖安;;高校(保衛(wèi)部門)行政執(zhí)法權委托行使的可行性研究[A];北京市高教學會保衛(wèi)學研究會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選集[C];2007年
4 Shaun Breslin;;國家主導型發(fā)展的歷史考察:從李斯特到中國治理模式(英文)[A];北京論壇(2009)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危機的挑戰(zhàn)、反思與和諧發(fā)展:“危機影響下世界格局的變化與調整”國際關系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9年
5 何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績效評價與實證分析[A];2010年“海右”全國博士生論壇(公共經濟學)“經濟社會發(fā)展轉型的公共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6 潘睿;;生態(tài)技術社會選擇的博弈論視角[A];首屆沂蒙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8年
7 周煉石;;中國地方分稅制的理論與實踐[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經濟·管理學科卷)[C];2007年
8 繆國書;羅重譜;;新農村建設中公共產品供需失衡成因及對策研究[A];“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林毓銘;;社會保障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政府績效評估指標體系[A];“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10 楊道田;鄒永松;;和諧社會構建中的行政發(fā)展價值選擇[A];“構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莉荔;塔里木河流域水資源市場配置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李丹;中國族際政治整合的制度變遷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于印輝;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4 曾婧婧;中國央地府際科技治理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蔣馨嵐;傳統(tǒng)與超越:師范生免費教育制度的價值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朱家德;權力的規(guī)制:大學章程的歷史流變與當代形態(tài)[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7 徐斯雄;民國大學學術評價制度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8 楊馥源;政府間關系與城市治理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9 吳帥;分權、制約與協(xié)調:我國縱向府際權力關系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10 孫建軍;我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供給政策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平平;農地城市流轉的交易成本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胡曉菲;環(huán)境法視野下的有機農業(yè)制度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3 張春芳;基于法與金融理論的中國投資者保護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4 陳果;業(yè)主委員會治理的困境與對策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5 李明;當前縣級政府績效評估機制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0年
6 吳劍峰;江西省農村公共服務體系構建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7 晏紅云;城鄉(xiāng)一體化養(yǎng)老保障制度建設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8 王偉偉;建筑節(jié)能稅收激勵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9 韓凌芬;流域生態(tài)補償的準市場機制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陳第華;公共政策的公平價值取向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光磊,張志紅;“職責同構”批判[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2 劉釗;萬松錢;黃戰(zhàn)鳳;;論公共管理實踐中的“試點”方法[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3 王滬寧;集分平衡:中央與地方的協(xié)同關系[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02期
4 潘熙寧;改革試點成敗辯[J];發(fā)展;1995年02期
5 沙安文;沙薩娜;劉亞平;;地方治理新視角和地方政府角色轉化[J];公共行政評論;2009年03期
6 馮樂坤;行政委托與行政授權關系之辯析[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1997年04期
7 李芝蘭;跨越零和:思考當代中國的中央地方關系[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8 陳繼輝;孫東民;;國內“駐京辦”探秘[J];決策與信息;2007年08期
9 王永欽;張晏;章元;陳釗;陸銘;;中國的大國發(fā)展道路——論分權式改革的得失[J];經濟研究;2007年01期
10 周黎安;;中國地方官員的晉升錦標賽模式研究[J];經濟研究;2007年07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海;;構建公共管理型民政初探[J];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2006年06期
2 江治強;;試析民政的公共性與構建公共管理型民政的思考[J];中國民政;2006年05期
3 李軍鵬;推進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戰(zhàn)略性思考[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2年04期
4 洪芳賓;周業(yè)柱;;降低行政成本切實可行的突破口[J];華東經濟管理;2007年08期
5 廖洪樂;;鄉(xiāng)鎮(zhèn)政府職能存廢及取向評估:自湖北個案觀察[J];改革;2009年01期
6 錢振明;論現代西方政府公共管理職能的變化:軌跡與特征[J];中國行政管理;1998年12期
7 李軍鵬;;加快建立社會主義公共行政體制[J];新視野;2007年02期
8 鄭若a;陳銘宇;胡黌;;通過市場機制實現政府公共管理職能問題研究——以深圳市西鄉(xiāng)街道為例[J];中國行政管理;2011年03期
9 唐志君;;論現代政府的活動邊界及其公共管理職能[J];滄桑;2007年01期
10 曾軍榮;;政策工具選擇與我國公共管理社會化[J];理論與改革;200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蔡世同;;履行政府職能、強化防雷減災管理[A];首屆中國防雷論壇論文摘編[C];2002年
2 吳漢軍;;貫徹科學發(fā)展觀,推進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A];科學發(fā)展觀與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莊學斌;;關于推進我市城市網格化管理的調研報告[A];2011廣東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地方政府職能與社會公共管理論文集[C];2011年
4 田華;;社會組織促進社會管理體制創(chuàng)新的幾個問題[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胡作華;從政府踐諾只有4%說起[N];新華每日電訊;2003年
2 ;公共服務[N];人民日報;2005年
3 胡春雷;無為三劑“良藥”狠治“機關病”[N];巢湖日報;2010年
4 宋西林;國資管理體制改革進入新階段[N];中國企業(yè)報;2003年
5 副教授 陳波;為什么要實行“政資分開”?[N];解放軍報;2004年
6 曉頌;國資委的設立解決了三大問題[N];中國企業(yè)報;2003年
7 夏慶軍;保險參與農村醫(yī)療體系建設產生新模式[N];金融時報;2005年
8 記者 胡馨婷 南湖區(qū)新聞信息中心 馮成;南湖區(qū)率先大范圍取消公務用車[N];嘉興日報;2009年
9 張雯;新鄉(xiāng):九成農民參加醫(yī)療保險[N];中國保險報;2005年
10 肖北庚 黃新宇;深化對法治政府的認識[N];光明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國輝;公務員政治素養(yǎng)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陳晶;行政倫理視角下我國公務員的角色沖突及其對策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2 宋星亮;行業(yè)組織權力分析及對其規(guī)制[D];重慶大學;2010年
3 陳媛媛;社會性突發(fā)公共事件中的基層政府公信力建設[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4 石冬;電子政府公眾論壇中政務議題差異性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5 顧叢叢;鄉(xiāng)鎮(zhèn)政府公共危機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6 李年生;探析突發(fā)自然災害事件應急救援軍地協(xié)同機制[D];南昌大學;2011年
7 劉思杭;80后公務員激勵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13年
8 黃鐸;重慶市大學生在基層公務員選拔過程中的公民監(jiān)督意識的特點與選拔任用干部公信度的關系研究[D];重慶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80182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80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