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合”還是“附會”——大學治理視閾中的新公共管理批判
[Abstract]:The basic thought, theoretical basis and development background of modern university governance seem to have some coincidence with the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but there are differences and arguments in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fields. A reasonabl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two is very important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role of the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作者單位】: 蘇州科技學院人事處;
【分類號】:G64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李福華;;大學治理與大學管理:概念辨析與邊界確定[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2 藍志勇;陳國權(quán);;當代西方公共管理前沿理論述評[J];公共管理學報;2007年03期
3 劉暉;;地方大學治理:特征、理念與模式[J];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4 金太軍;西歐公共行政改革評述[J];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5 歐陽君君;“餡餅”還是“陷阱”——新公共管理批判[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芳;;芻議責任型政府的制度性責任——基于“企業(yè)家政府”原理的分析[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2 桂在泓;王平;;論當代中國政府能動性的發(fā)生與制約[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3 黃元龍;;我國政府社會管理的現(xiàn)狀及其完善[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4 項桂娥;;新農(nóng)村建設中公共物品治理模式選擇[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5 楊國棟;趙亮;沈榮華;;推進我國地方公共服務供給的基本思路[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6 梁華;;哲學視野下中國公共行政的理性思考——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的沖突與調(diào)適[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7 李楓;公共管理倫理建設芻議[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8 郜紹輝;;公共物品的市場供給之辨[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9 張映芹;;民生本位時代的財政公共性——基于公共福利價值目標視角的分析[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10 王海祥;;公共事業(yè)改革:中國走向民營化?[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干全;;當前中國政府改革的價值及模式選擇[A];政治改革與政府轉(zhuǎn)型[C];2003年
2 虞崇勝;鄭迎春;;政通才能人和——服務型政府是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選擇[A];服務型政府與和諧社會[C];2005年
3 胡寧生;;和諧社會建設中的地方政府治理——以南京市構(gòu)建公共服務型政府為例[A];服務型政府與和諧社會[C];2005年
4 唐卓;;政府再造的一個視角——改革高層管理者[A];公共管理研究(2)———“黨的十六大與中國政治發(fā)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5 董建新;;企業(yè)化經(jīng)營模式在公共管理中的適用性[A];“21世紀的公共管理:機遇與挑戰(zhàn)”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田湘波;;試比較中國行政管理學“十”字型學派與公共管理學派的特征[A];首屆青年中國公共行政學者論壇:反思中國公共行政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陳輝;;中國公共行政學的范式研究[A];首屆青年中國公共行政學者論壇:反思中國公共行政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高杰;;建設服務型政府 加快經(jīng)濟增長方式轉(zhuǎn)變[A];第五屆國有經(jīng)濟論壇“海峽兩岸企業(yè)改革與重組”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靳永翥;;“政府再造”理論及其對于中國地方政府改革的適用性探析[A];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區(qū)科學發(fā)展理論研究[C];2010年
10 吳開松;馬娜;;從政府能力看鄉(xiāng)鎮(zhèn)政府在構(gòu)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仉巍;我國司法機關人力資源績效管理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李霞;新疆農(nóng)村基本公共產(chǎn)品供給機制研究[D];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3 張映芹;制度理性與福利公正[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茜;公共物品供給機制與政府定位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林潔;轉(zhuǎn)型期我國縣域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6 高林玉;公用事業(yè)投資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7 金鈺;公共部門規(guī)模、技術效率的測算與分析[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8 郭滇華;博弈視角下的社區(qū)衛(wèi)生機構(gòu)政府投入績效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9 熊向?qū)?轉(zhuǎn)型期中國大城市邊緣區(qū)的規(guī)劃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10 梁碧;“發(fā)散的蛛網(wǎng)”及其遏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勇;青島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制度完善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周曉郁;論我國服務型政府的建構(gòu)[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3 汪德榮;北部灣港口產(chǎn)業(yè)集群發(fā)展中的政府治理問題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熊巍;我國民用機場管理體制與運營模式改革反思[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劉春萌;新時期農(nóng)村公共服務供給狀況的調(diào)查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6 鄧國風;大連海關通關作業(yè)流程再造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7 鄧國風;大連海關作業(yè)流程再造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8 袁絢;湘潭縣級共青團工作青年滿意度的測評與提升對策[D];湘潭大學;2009年
9 杜娟;論公務員的自我實現(xiàn)[D];湘潭大學;2010年
10 范思穎;縣級政務大廳服務公眾滿意度測評與提高途徑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風圣;制度高于技術[J];讀書;2005年04期
2 藍志勇;;公共管理是關于治理的實踐性極強的大學問[J];公共管理學報;2006年03期
3 格里·斯托克,華夏風;作為理論的治理:五個論點[J];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4 鮑勃·杰索普,漆卝;治理的興起及其失敗的風險:以經(jīng)濟發(fā)展為例的論述[J];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5 盧乃桂,羅云;西方高等教育的企業(yè)化進路[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6 李福華;;利益相關者理論與大學管理體制創(chuàng)新[J];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7 趙景來;“新公共管理”若干問題研究綜述[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1年05期
8 張定淮,曹曉明;全球化時代各國政府行政改革[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1999年01期
9 陳振明;走向一種“新公共管理”的實踐模式——當代西方政府改革趨勢透視[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10 張康之;限制政府規(guī)模的理念[J];行政論壇;2000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文;;新公共管理對英國高等教育的影響[J];教育評論;2006年03期
2 朱新卓;;中國的新公共管理與高校教師聘任制[J];教育科學;2007年05期
3 黃韻雪;;新公共管理下的中國高校聘任制[J];文教資料;2009年07期
4 徐銀燕;;高校治理結(jié)構(gòu)研究綜述[J];保定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5 王成東;;淺談我國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以新公共管理運動視角解析[J];綏化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6 周方舒;孔楠;;新公共管理范式對高校聘用制度的影響[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8年02期
7 杜秀梅;;新公共管理視野下的高校財務管理策略[J];管理觀察;2009年16期
8 劉新秀;;新公共管理與新公共服務理論視閾下的高校后勤改革[J];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9 金衛(wèi)斌;;論高校教學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10 賀智勇;;新公共管理運動對我國高校評估體系中主體和客體多元化的啟示[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李鵬;劉敏;;大學生就業(yè)培訓服務網(wǎng)絡中的政府責任邊界探析[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會暨“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楊克瑞;;從利益合謀到權(quán)力監(jiān)督:中國現(xiàn)代大學制度的變革分析[A];2010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MPA落地還需本土化[N];中華工商時報;2006年
2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博士后 郭卉;美國大學治理理論的演進對建設和諧校園的啟示[N];中國教育報;2007年
3 曲恒昌;構(gòu)建現(xiàn)代大學制度[N];光明日報;2008年
4 河北工業(yè)大學管理學院副研究員 魏進平;變大學管理為大學治理[N];中國教育報;2008年
5 安徽大學高教所 楊玉潔;政府在高教管理中角色定位[N];安徽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文全;大學的本質(zhì)[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6年
2 楊詠梅;從管治到善治[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劉暉;轉(zhuǎn)型期的地方大學治理[D];廈門大學;2007年
4 于楊;治理理論視域下現(xiàn)代美國大學共同治理理念與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陳昕;高等教育變革視角下的大學治理[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6 趙日剛;加強大學社會服務功能過程中政府職能研究[D];東北大學 ;2009年
7 潘武玲;我國研究生教育質(zhì)量評價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8 龍獻忠;從統(tǒng)治到治理[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9 敬然;政府分權(quán)下大學自主的實現(xiàn)[D];吉林大學;2011年
10 張圣祺;治理理論視域下我國政府與大學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秀芳;我國大學治理結(jié)構(gòu)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2 黃暢;新公共管理視野下的大學治理結(jié)構(gòu)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3 肖洋;大學治理結(jié)構(gòu)的緣起及構(gòu)建[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4 史彩霞;我國大學治理結(jié)構(gòu)變遷方式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5 劉瑩瑩;治理理論視角下政府與大學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王琦琦;公共治理視野下的大學生志愿者管理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7 李躍進;西方國家高等教育新管理主義改革模式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8 劉玉光;高等學?冃ьA算管理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9 張立林;大學生群體性事件的預防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8年
10 常明杰;治理理論下的政府與大學關系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46295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462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