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壽命費用的建筑物抗震性能評估
本文關鍵詞:基于全壽命費用的建筑物抗震性能評估
更多相關文章: 抗震性能 建筑物 全壽命費用 神經(jīng)網(wǎng)絡
【摘要】:文中提出一種基于全壽命費用的建筑物抗震性能指標,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表示為震后預期損失與建筑物全壽命費用的函數(shù),用抗震性能系數(shù)和建筑遭遇地震烈度,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劃分為4個等級。為簡化震后損失的計算,建立震害預測的BP神經(jīng)網(wǎng)絡模型,將求解結構的條件失效概率問題轉化為給定地震下的破壞狀態(tài)判定,再根據(jù)震后損失的歷史資料,得到結構的全壽命費用和震后預期損失。分別選取一棟磚混結構和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進行抗震性能評估。結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評估結果比較準確,便于業(yè)主直接進行建筑物加固和維修決策。
【作者單位】: 蘭州理工大學;
【關鍵詞】: 抗震性能 建筑物 全壽命費用 神經(jīng)網(wǎng)絡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262016) 蘭州理工大學博士基金
【分類號】:TU352.11
【正文快照】: 引言建筑的抗震性能是指建筑在預期地震強度時結構和構件的反應,可用力、變形、能量和損傷等指標來評定。例如,我國抗震設計規(guī)范[1]、FEMA[2]等都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指標定為層間位移,這些抗震性能指標只是單一地考慮結構特性,未考慮建筑物的功能、造價等因素。同時,實際工程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卜良桃;陳軍;黎紅兵;;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房屋震害特征、加固及抗震措施[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1年02期
2 高小旺,鮑靄斌;地震作用的概率模型及其統(tǒng)計參數(shù)[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985年01期
3 孫柏濤;周強;楊玉成;;鄉(xiāng)鎮(zhèn)中小學校舍抗震抗倒安居安學設防目標——汶川地震北川擂鼓鎮(zhèn)中小學校舍震害原因探究[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11年02期
4 霍林生;李宏男;肖詩云;王東升;;汶川地震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震害調查與啟示[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09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俊鋒;霍達;王東煒;;基于位移的RC整體剪力墻在小震作用下失效相關性分析[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2 ;Aseismic Reliability Analysis Approach for Offshore Jacket Platform Structures[J];China Ocean Engineering;1998年04期
3 安旭文;張明強;朱暾;;地震作用下渡槽槽架結構位移控制的可靠度研究[J];長江科學院院報;2010年02期
4 齊懷恩,王光遠;公路橋梁抗震設防標準的研究[J];東北公路;1999年04期
5 高小旺,鮑靄斌;抗震設防標準及各類建筑物抗震設計中“小震”與“大震”的取值[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989年01期
6 歐進萍,劉會儀;基于隨機地震動模型的結構隨機地震反應譜及其應用[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994年01期
7 歐進萍,段宇博;高層建筑結構的抗震可靠度分析與優(yōu)化設計[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995年01期
8 劉伯權,賴明,白紹良;地震作用下剪切型結構的可靠性分析[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996年01期
9 歐進萍,何政,吳斌,邱法維;鋼筋混凝土結構基于地震損傷性能的設計[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999年01期
10 余建星,陳質楓,彭麗平,王仁林,劉文彥,孫家孔,溫德超;大型塔式容器抗震可靠性設計的實用方法[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歐進萍;段宇博;;高層建筑結構的可靠度分析與優(yōu)化設計[A];第四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1995年
2 陳朝暉;盧有杰;劉西拉;;大地震發(fā)生概率的半馬爾可夫模型[A];第四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下)[C];1995年
3 莊一舟;謝狄敏;傅軍;;砌體結構抗震可靠度分析方法[A];第八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卷)[C];1999年
4 高小旺;魏璉;;結構抗震可靠度的分析方法[A];工程結構可靠性——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梁及結構工程學會第七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1987年
5 ;結構可靠性研究的十年[A];工程結構可靠性——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梁及結構工程學會結構可靠度委員會全國第三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C];1992年
6 李大華;;地震動峰值統(tǒng)計結果在抗震結構可靠性分析中的應用[A];工程結構可靠性——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梁及結構工程學會結構可靠度委員會全國第三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C];1992年
7 張社榮;李振富;郭懷志;;地震作用下重力壩可靠度分析[A];工程結構可靠性——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梁及結構工程學會結構可靠度委員會全國第三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C];1992年
8 李振富;張社榮;郭懷志;;水平地震系數(shù)的概率特性估計及應用[A];工程結構可靠性——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梁及結構工程學會結構可靠度委員會全國第三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C];1992年
9 馮清海;袁萬城;;基于ANN-MC-IDA的橋梁隨機地震易損性分析方法研究[A];第十八屆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8年
10 高小旺;劉佳;高煒;;不同重要性建筑抗震設防目標和標準的探討[A];建筑結構(2009·增刊)——第二屆全國建筑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猛;框架—密肋復合墻結構抗震性能與設計計算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2 吳小勇;鋼筋鋼絲網(wǎng)砂漿加固混凝土柱的軸壓、偏壓及抗震滯回性能試驗研究[D];汕頭大學;2011年
3 吳巧云;基于性能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性能評估[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尹犟;混凝土結構地震需求估計方法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5 馬宏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可靠度分析與設計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1年
6 鄭忠雙;極端環(huán)境下海洋結構物隨機響應分析及動力可靠性研究[D];浙江大學;2001年
7 嚴松宏;地下結構隨機地震響應分析及其動力可靠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3年
8 袁泉;密肋璧板輕框結構非線性地震反應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3年
9 李秋義;高速鐵路無縫線路動力穩(wěn)定性概率分析理論研究[D];中南大學;2003年
10 沈照偉;基于可靠度的海洋工程隨機荷載組合及設計方法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唐修慧;中小學建筑抗震性能分析與優(yōu)化設計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2 王娜;混凝土框架結構破壞機制研究分析[D];河北工程大學;2011年
3 龍慎久;考慮框—墻相互作用的填充墻框架結構力學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4 常濤;結構改造梁、柱節(jié)點的連接方法及受力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1年
5 馮婧;考慮地震扭轉分量時鋼筋混凝土框架構件的時程分析[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6 趙鵬;框架結構震害特征簡析及三維災害場景實現(xiàn)初步[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0年
7 耿繼芳;利用耗能填充墻提高框架結構減震作用的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0年
8 徐慧君;混凝土框架結構中樓梯的內力計算及抗震性能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9 羅凱;多維地震對結構動力響應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13年
10 段明圣;配箍率對RC梁滯回能量衰變規(guī)律的影響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柏濤;孫得璋;;建筑物單體震害預測新方法[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08年07期
2 劉貞榮;關于地震烈度與地面加速度峰值的模糊關系的研究[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982年03期
3 楊玉成,楊柳,高云學,楊亞玲,陸錫蕾,楊桂珍;現(xiàn)有多層磚房震害預測的方法及其可靠度[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982年03期
4 劉錫薈,王孟玫,汪培莊;模糊烈度[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983年03期
5 孫柏濤;胡少卿;;基于已有震害矩陣模擬的群體震害預測方法研究[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5年06期
6 楊玉成;孫柏濤;;論多層磚砌體住宅樓的抗倒設計——汶川地震映秀鎮(zhèn)漩口中學宿舍樓震害探究[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10年06期
7 鮑靄斌;董偉民;;地震危險分析[J];地震工程動態(tài);1982年02期
8 李宏男,劉志剛;伊朗 Ardekul 地震震害考察[J];工程抗震;1998年03期
9 葉列平;曲哲;馬千里;林旭川;陸新征;潘鵬;;從汶川地震框架結構震害談“強柱弱梁”屈服機制的實現(xiàn)[J];建筑結構;2008年11期
10 尚守平,曾令宏,彭暉,方萍;復合砂漿鋼絲網(wǎng)加固RC受彎構件的試驗研究[J];建筑結構學報;2003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猛;沈祖炎;;鋼框架結構基于概率抗震性能評估[J];建筑結構;2012年03期
2 袁波,郭子雄;基于位移的抗震性能評估方法評述[J];工業(yè)建筑;2004年09期
3 林藝勇;王建強;朱佳寧;;規(guī)則結構抗震性能評估的改進能力譜方法[J];工業(yè)建筑;2006年07期
4 肖明葵;馬占杰;;結構抗震性能評估的改進模態(tài)能力譜法[J];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2期
5 李碧雄;甘立剛;王清遠;;基于震害和數(shù)值分析的加固建筑結構抗震性能評估[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10年05期
6 張小云;框架結構安全性鑒定及抗震性能評估[J];福建工程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7 袁泉;楊年祥;;混凝土本構關系對抗震性能評估影響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1年18期
8 孫彬;牛荻濤;;在役損傷結構基于能力譜方法的抗震性能評估[J];世界地震工程;2006年01期
9 李永貴;焦雙健;姜春國;;多層結構抗風和抗震性能評估[J];中國水運(下半月);2008年02期
10 徐嗣華;;汽輪機及基礎整體抗震性能評估方法[J];熱力透平;201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孟東;;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砌體結構抗震性能評估[A];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20周年慶典會議研究短文集[C];2009年
2 羅永峰;楊木旺;;大跨剛性空間結構豎向靜力彈塑性抗震性能評估新方法[A];第七屆全國現(xiàn)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閆熙臣;高小旺;;某鋼筋混凝土框架廠房的抗震鑒定[A];首屆全國既有結構加固改造設計與施工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4 支旭東;范峰;齊春玲;;大跨度倒三角型懸臂桁架抗震性能評估[A];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Ⅰ)[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劉迪;輕型消能搖擺結構體系抗震性能評估與動力可靠度分析[D];蘭州理工大學;2013年
2 孫彬;在役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性能退化與抗震性能評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年
3 周小龍;震損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性能評估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承昊;基于全壽命費用的中小學校舍抗震性能評估[D];蘭州理工大學;2013年
2 張鳳鑫;基于構件損傷因子的高層框筒結構抗震性能評估方法[D];天津大學;2010年
3 李星軍;基于概率的單跨外廊式學校建筑抗震性能評估[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4 徐斌;在役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抗震性能評估[D];蘭州交通大學;2013年
5 劉智星;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抗震性能評估[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8年
6 章少華;靜力彈塑性法在既有建筑結構抗震性能評估中的應用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7 張仁龍;基于推倒分析的橋梁抗震性能評估[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8 張培培;平面不規(guī)則框架結構的設計及其抗震性能評估[D];湖南大學;2012年
9 蔣才元;古磚塔的抗震性能評估及加固研究[D];西華大學;2013年
10 黃義龍;既有損傷結構地震反應分析與抗震性能評估[D];同濟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84819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848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