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物建筑可改造度比較及中國文物法相關可修改內(nèi)容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06 08:44
文物建筑是不可再生的珍貴文化資源,是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根脈。近年來,我國文物建筑保護事業(yè)取得了顯著成就,全社會保護文物建筑的意識進一步增強,利用的廣度深度不斷拓展。然而與此同時,我國文物建筑保護及利用工作同樣面臨著一些新的問題和困難。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禁止對文物建筑進行任何形式的改造,法規(guī)的嚴格控制與許多文物建筑的現(xiàn)實使用及文物建筑的再利用存在極大的、難以調(diào)和的矛盾,給文物建筑保護與《文物法》的執(zhí)行帶來極大困惑。與我國內(nèi)地文物建筑保護相關法規(guī)不同,國外及我國港澳臺地區(qū)的相關法規(guī)則更具彈性,對不同類型與保護等級的文物建筑的可改造性具有不同的規(guī)定。針對這一問題,學術界相關的研究也十分匱乏。以法律、法規(guī)及實際案例為根據(jù),從實際國情出發(fā),借鑒海外典型國家與地區(qū)相關法律法規(guī)中關于文物建筑可改造的條件與規(guī)定,探索我國法規(guī)及實際操作可改進性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使用價值。為解決法規(guī)與文物建筑的現(xiàn)實使用存在這一極大的、難以調(diào)和的矛盾,本文就此問題探索性的對海外典型國家與地區(qū)的文物建筑改造相關的保護制度、法規(guī)、改造條件進行比較研究。梳理出海外代表性國家的不同文物建筑保護等級劃...
【文章來源】:武漢理工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研究基本框架圖
圖 2-3 東北烈士紀念館展廳 1 圖 2-4 東北烈士紀念館展廳 2(2)非國寶單位中的文物建筑改造現(xiàn)象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原“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展覽館舊址”(今浙江展覽館)為發(fā)揮展示利用功能也進行了局部的適當改造。自 1969 年 3 月建成開館以來,浙江展覽館進行過兩次大整修,一次是 1999 年對外立面、東西天井和內(nèi)部消防設施等進行局部修繕改造;另一次是 2012 年對建筑內(nèi)外進行全面修繕改造,在不影響文物建筑外觀的前提下,為更好地適應現(xiàn)代會展行業(yè)的發(fā)展需求,將原展廳空間進行了性能改造,增添智能化設備,提升其功能流線的合理性,并在展覽館原天井院部分擴建了一萬余平方米的備用展會空間(圖 2-5,圖 2-6)。
圖 2-3 東北烈士紀念館展廳 1 圖 2-4 東北烈士紀念館展廳 2(2)非國寶單位中的文物建筑改造現(xiàn)象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原“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展覽館舊址”(今浙江展覽館)為發(fā)揮展示利用功能也進行了局部的適當改造。自 1969 年 3 月建成開館以來,浙江展覽館進行過兩次大整修,一次是 1999 年對外立面、東西天井和內(nèi)部消防設施等進行局部修繕改造;另一次是 2012 年對建筑內(nèi)外進行全面修繕改造,在不影響文物建筑外觀的前提下,為更好地適應現(xiàn)代會展行業(yè)的發(fā)展需求,將原展廳空間進行了性能改造,增添智能化設備,提升其功能流線的合理性,并在展覽館原天井院部分擴建了一萬余平方米的備用展會空間(圖 2-5,圖 2-6)。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一國兩制”背景下香港文化遺產(chǎn)保育之觀察與思考[J]. 徐蘇斌,青木信夫. 住區(qū). 2017(04)
[2]英國建筑遺產(chǎn)保護政策研究及啟示[J]. 郎亮,王媛媛. 建筑與文化. 2017(05)
[3]習近平對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J]. 中國文物科學研究. 2016(01)
[4]日本文化遺產(chǎn)保護政策的兩次轉型[J]. 梁青,林夢婕. 大眾文藝. 2016(04)
[5]日本城市建筑遺產(chǎn)的保護與利用[J]. 佐藤禮華,過偉敏. 日本問題研究. 2015(05)
[6]英國城鄉(xiāng)規(guī)劃體系中的保護區(qū)評估與管理[J]. 張松,陳鵬. 城市建筑. 2015(10)
[7]建筑再生:臺灣建筑遺產(chǎn)保護與利用[J]. 歐陽云玉,歐陽國輝. 中外建筑. 2015(04)
[8]基于香港文物建筑的活化對中國內(nèi)地的啟示[J]. 齊一聰,張興國,吳悅. 中國園林. 2015(03)
[9]從保護法規(guī)看臺灣地區(qū)的建筑遺產(chǎn)保護[J]. 林源,孟玉. 建筑學報. 2015(01)
[10]淺析香港文物法[J]. 石可涵. 法制與經(jīng)濟. 2014(08)
博士論文
[1]日本文物建筑保護及維修方法研究[D]. 榮山慶二(Sakayama Keiji).清華大學 2013
[2]關于建筑改造之中西比較研究[D]. 鄭寧.天津大學 2007
[3]我國建筑遺產(chǎn)保護理論和方法研究[D]. 陳蔚.重慶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文物建筑保護與再利用研究[D]. 胡衡.重慶大學 2014
[2]解析英國現(xiàn)代建筑遺產(chǎn)保護實踐[D]. 劉婕.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4
[3]舊工業(yè)建筑改造與更新策略研究[D]. 李劍鋒.太原理工大學 2012
[4]古建筑改造和保護[D]. 朱明政.天津美術學院 2008
[5]我國文物法律保護存在的問題與思考[D]. 朱曉娟.蘇州大學 2006
[6]近代歷史建筑的修復技術研究[D]. 黃建濤.武漢理工大學 2006
[7]日本《文化財保護法》與我國相關法律法規(guī)比較研究[D]. 胡秀梅.浙江大學 2005
[8]意大利古舊建筑保護及改造再利用淺析[D]. 辛慧琴.天津大學 2005
[9]與文物建筑相關的建筑設計[D]. 付昕.清華大學 2002
本文編號:3572140
【文章來源】:武漢理工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研究基本框架圖
圖 2-3 東北烈士紀念館展廳 1 圖 2-4 東北烈士紀念館展廳 2(2)非國寶單位中的文物建筑改造現(xiàn)象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原“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展覽館舊址”(今浙江展覽館)為發(fā)揮展示利用功能也進行了局部的適當改造。自 1969 年 3 月建成開館以來,浙江展覽館進行過兩次大整修,一次是 1999 年對外立面、東西天井和內(nèi)部消防設施等進行局部修繕改造;另一次是 2012 年對建筑內(nèi)外進行全面修繕改造,在不影響文物建筑外觀的前提下,為更好地適應現(xiàn)代會展行業(yè)的發(fā)展需求,將原展廳空間進行了性能改造,增添智能化設備,提升其功能流線的合理性,并在展覽館原天井院部分擴建了一萬余平方米的備用展會空間(圖 2-5,圖 2-6)。
圖 2-3 東北烈士紀念館展廳 1 圖 2-4 東北烈士紀念館展廳 2(2)非國寶單位中的文物建筑改造現(xiàn)象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原“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展覽館舊址”(今浙江展覽館)為發(fā)揮展示利用功能也進行了局部的適當改造。自 1969 年 3 月建成開館以來,浙江展覽館進行過兩次大整修,一次是 1999 年對外立面、東西天井和內(nèi)部消防設施等進行局部修繕改造;另一次是 2012 年對建筑內(nèi)外進行全面修繕改造,在不影響文物建筑外觀的前提下,為更好地適應現(xiàn)代會展行業(yè)的發(fā)展需求,將原展廳空間進行了性能改造,增添智能化設備,提升其功能流線的合理性,并在展覽館原天井院部分擴建了一萬余平方米的備用展會空間(圖 2-5,圖 2-6)。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一國兩制”背景下香港文化遺產(chǎn)保育之觀察與思考[J]. 徐蘇斌,青木信夫. 住區(qū). 2017(04)
[2]英國建筑遺產(chǎn)保護政策研究及啟示[J]. 郎亮,王媛媛. 建筑與文化. 2017(05)
[3]習近平對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J]. 中國文物科學研究. 2016(01)
[4]日本文化遺產(chǎn)保護政策的兩次轉型[J]. 梁青,林夢婕. 大眾文藝. 2016(04)
[5]日本城市建筑遺產(chǎn)的保護與利用[J]. 佐藤禮華,過偉敏. 日本問題研究. 2015(05)
[6]英國城鄉(xiāng)規(guī)劃體系中的保護區(qū)評估與管理[J]. 張松,陳鵬. 城市建筑. 2015(10)
[7]建筑再生:臺灣建筑遺產(chǎn)保護與利用[J]. 歐陽云玉,歐陽國輝. 中外建筑. 2015(04)
[8]基于香港文物建筑的活化對中國內(nèi)地的啟示[J]. 齊一聰,張興國,吳悅. 中國園林. 2015(03)
[9]從保護法規(guī)看臺灣地區(qū)的建筑遺產(chǎn)保護[J]. 林源,孟玉. 建筑學報. 2015(01)
[10]淺析香港文物法[J]. 石可涵. 法制與經(jīng)濟. 2014(08)
博士論文
[1]日本文物建筑保護及維修方法研究[D]. 榮山慶二(Sakayama Keiji).清華大學 2013
[2]關于建筑改造之中西比較研究[D]. 鄭寧.天津大學 2007
[3]我國建筑遺產(chǎn)保護理論和方法研究[D]. 陳蔚.重慶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文物建筑保護與再利用研究[D]. 胡衡.重慶大學 2014
[2]解析英國現(xiàn)代建筑遺產(chǎn)保護實踐[D]. 劉婕.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4
[3]舊工業(yè)建筑改造與更新策略研究[D]. 李劍鋒.太原理工大學 2012
[4]古建筑改造和保護[D]. 朱明政.天津美術學院 2008
[5]我國文物法律保護存在的問題與思考[D]. 朱曉娟.蘇州大學 2006
[6]近代歷史建筑的修復技術研究[D]. 黃建濤.武漢理工大學 2006
[7]日本《文化財保護法》與我國相關法律法規(guī)比較研究[D]. 胡秀梅.浙江大學 2005
[8]意大利古舊建筑保護及改造再利用淺析[D]. 辛慧琴.天津大學 2005
[9]與文物建筑相關的建筑設計[D]. 付昕.清華大學 2002
本文編號:357214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357214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