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制砂摻量對海工高性能混凝土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02 05:44
以青島歡樂濱海城項目的柵欄板構件所用C40F350混凝土為例,研究了青島本地機制砂替代部分或全部河砂后對海工高性能混凝土強度、毛細吸水及鹽凍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混合砂和機制砂混凝土強度比河砂混凝土略低;混合砂(河砂∶機制砂)比例為4∶6時,由于級配不連續(xù),毛細吸水量較高;機制砂替代量對摻加引氣劑的混凝土抗鹽凍性能影響不大;4組混凝土抗鹽凍等級均大于400次,預測其安全受用壽命大于96年,滿足柵欄板設計使用壽命年限。
【文章來源】:混凝土. 2020,(07)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3 頁
【部分圖文】:
混凝土28 d抗壓強度
從圖3可以看出,不同配合比同一凍融循環(huán)次數,鹽凍造成的試件質量損失都明顯大于凍融介質為淡水的。對于凍融循環(huán)達到400次時,4種配合比鹽凍試件的質量損失大約是淡水中凍融試件質量損失的1.8~2.9倍。主要是由于凍融介質為3.5%氯化鈉溶液時,混凝土表面飽水性明顯高于淡水中的,混凝土受凍時會產生更高的結冰壓力[8]。因此造成混凝土表面掉皮嚴重,有些位置已達3 mm左右,如圖4所示。但從表4中看出,鹽凍并沒有使混凝土相對彈性模量降低幅度大于淡水中凍融的試件。由于氯化鈉的存在,降低了溶液的冰點。這對凍融來說是有利的一面,鹽凍會帶來正負兩種效應。這兩種效應會隨著混凝土部位不同而不同[9]。氯鹽對表層以內的混凝土飽和度影響較小,這時鹽凍的正效應反而會起一定作用,因此一些鹽凍中的混凝土試件相對彈性模量反而大于淡水中凍融混凝土試件。4組混凝土中,400次凍融循環(huán)后配合比B的混凝土試件相對彈性模量下降較大,主要是由于B中的混合砂不是連續(xù)級配,導致密實度不如其他配合比。圖3 質量損失與凍融循環(huán)次數關系曲線
質量損失與凍融循環(huán)次數關系曲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機制砂混凝土強度和工作性的正交法試驗研究[J]. 王黎怡,許利惟. 山東建筑大學學報. 2014(04)
[2]混合砂對C60海工混凝土耐久性的影響及機理分析[J]. 柴瑞,黎鵬平,熊建波,王勝年. 中國港灣建設. 2013(05)
[3]機制砂特性及其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應用[J]. 蔣正武,黃青云,肖鑫,梅世龍,管桂平. 混凝土世界. 2013(01)
[4]惡劣環(huán)境下機制砂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能[J]. 陳正發(fā),劉桂鳳,秦彥龍,徐建民. 建筑材料學報. 2012(03)
[5]引氣混凝土在青島海灣大橋工程預應力橋梁中的應用研究[J]. 楊錢榮,郭保林,楊全兵. 公路. 2009(09)
[6]凍融循環(huán)條件下氯化鈉濃度對混凝土內部飽水度的影響[J]. 楊全兵. 硅酸鹽學報. 2007(01)
[7]礦物摻合料對機制砂砂漿性能的影響[J]. 蔣正武,孫振平,梅世龍,楊志剛. 粉煤灰綜合利用. 2006(05)
[8]人工砂與人工砂混凝土的研究現狀[J]. 徐健,蔡基偉,王稷良,周明凱. 國外建材科技. 2004(03)
[9]混凝土的除冰鹽剝落性能與機理研究[J]. 慕儒,繆昌文,劉加平,孫偉. 江蘇建材. 2001(03)
[10]混凝土抗凍性的定量化設計[J]. 李金玉,彭小平,鄧正剛,曹建國,關遇時,林莉,田軍濤,李芳,王愛勤,王志剛,彭濤,蔡梅珠,張秀梅. 混凝土. 2000(12)
本文編號:3378430
【文章來源】:混凝土. 2020,(07)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3 頁
【部分圖文】:
混凝土28 d抗壓強度
從圖3可以看出,不同配合比同一凍融循環(huán)次數,鹽凍造成的試件質量損失都明顯大于凍融介質為淡水的。對于凍融循環(huán)達到400次時,4種配合比鹽凍試件的質量損失大約是淡水中凍融試件質量損失的1.8~2.9倍。主要是由于凍融介質為3.5%氯化鈉溶液時,混凝土表面飽水性明顯高于淡水中的,混凝土受凍時會產生更高的結冰壓力[8]。因此造成混凝土表面掉皮嚴重,有些位置已達3 mm左右,如圖4所示。但從表4中看出,鹽凍并沒有使混凝土相對彈性模量降低幅度大于淡水中凍融的試件。由于氯化鈉的存在,降低了溶液的冰點。這對凍融來說是有利的一面,鹽凍會帶來正負兩種效應。這兩種效應會隨著混凝土部位不同而不同[9]。氯鹽對表層以內的混凝土飽和度影響較小,這時鹽凍的正效應反而會起一定作用,因此一些鹽凍中的混凝土試件相對彈性模量反而大于淡水中凍融混凝土試件。4組混凝土中,400次凍融循環(huán)后配合比B的混凝土試件相對彈性模量下降較大,主要是由于B中的混合砂不是連續(xù)級配,導致密實度不如其他配合比。圖3 質量損失與凍融循環(huán)次數關系曲線
質量損失與凍融循環(huán)次數關系曲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機制砂混凝土強度和工作性的正交法試驗研究[J]. 王黎怡,許利惟. 山東建筑大學學報. 2014(04)
[2]混合砂對C60海工混凝土耐久性的影響及機理分析[J]. 柴瑞,黎鵬平,熊建波,王勝年. 中國港灣建設. 2013(05)
[3]機制砂特性及其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應用[J]. 蔣正武,黃青云,肖鑫,梅世龍,管桂平. 混凝土世界. 2013(01)
[4]惡劣環(huán)境下機制砂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能[J]. 陳正發(fā),劉桂鳳,秦彥龍,徐建民. 建筑材料學報. 2012(03)
[5]引氣混凝土在青島海灣大橋工程預應力橋梁中的應用研究[J]. 楊錢榮,郭保林,楊全兵. 公路. 2009(09)
[6]凍融循環(huán)條件下氯化鈉濃度對混凝土內部飽水度的影響[J]. 楊全兵. 硅酸鹽學報. 2007(01)
[7]礦物摻合料對機制砂砂漿性能的影響[J]. 蔣正武,孫振平,梅世龍,楊志剛. 粉煤灰綜合利用. 2006(05)
[8]人工砂與人工砂混凝土的研究現狀[J]. 徐健,蔡基偉,王稷良,周明凱. 國外建材科技. 2004(03)
[9]混凝土的除冰鹽剝落性能與機理研究[J]. 慕儒,繆昌文,劉加平,孫偉. 江蘇建材. 2001(03)
[10]混凝土抗凍性的定量化設計[J]. 李金玉,彭小平,鄧正剛,曹建國,關遇時,林莉,田軍濤,李芳,王愛勤,王志剛,彭濤,蔡梅珠,張秀梅. 混凝土. 2000(12)
本文編號:337843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3378430.html